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贵州零申报】贵州一水电站80年前用美国发电机,现在还能发电!美公司想要回?

时间:2023-03-28 15:45:5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当人们来到这座地下岩溶洞里修建的水电站时,不禁被那两台黑皴皴的发电机吸引了,80年过去了,还能运转发电,确实少见!周边还刻有清华、浙大、工大、东北、西北的字样,这后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有人仔细看设备铭牌,标着GENERAL ELECTRIC的字样和商标,专业人员应该熟悉,那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标识,难道发电机是美国造的?为什么80年前会来到这里?又为什么非要在地下费力造一座水电站呢?几十年后,美国人真的想把它要回去?

张学良曾被幽禁于此

先说个题外话,这座水电站还与少帅张学良跟赵四小姐赵一荻有些联系。意不意外?

当年水电站建成以后,就在上游1里地的位置拦河筑坝,造了一座人工湖,占地20亩,能蓄水30多万立方米用于发电。建设这座水电站时,杭州已经沦陷,由于这座水库的湖光山色形似杭州西湖,建设者就按杭州西湖的景致,在水库中央修建了“三潭印月”,在库周边和湖心岛上种植桃树柳树打造“柳浪闻莺”......于是得名“小西湖”。张学良和赵一荻就曾在这里“被客居”两年。

原来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被幽禁起来,地点也是多次变换,从江苏南京转到浙江奉化,随后辗转安徽黄山、湖南萍乡、郴州、沅陵,又到了贵州贵阳附近的开阳刘育乡。随着日本逐渐侵略我国大部分地区,贵阳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只能继续转移。戴笠两次来这里寻址踏勘,他觉得这里环境清幽、四面环山的险要地形利于警戒,而且离陪都重庆也不远,还有公路对外连接,假如情况紧急便于快速转移,另外附近还有四十一兵工厂及现有的生活、住房等设施。张赵二人在这里度过了2年零3个月的幽禁生活。

美国产发电机的来历

咱们回归正题。这座水电站就是位于贵州省桐梓县城东4公里的天门河水电站。要是没人提醒,很多人到了天门河北岸绿树掩映下的坡地上,都不会想到这里地下竟然藏着一座水电站,而且它并不普通,而是一座极具重要历史地位和多种文化价值的水电站,让它显得非同寻常。

因为这座水电站是为抗战而建的。这话一说就到了1937年七七事变那会了,形势严峻,当时很多中央机关都内撤大西南了,到了1938年春,生产武器的四十一兵工厂由河南巩县迁到广西融县,后来又搬到贵州桐梓。兵工厂自然离不开动力,一同跟着迁来的还有两台柴油发电机,这可是宝贝,不过油耗太大。当时战况紧急,柴油紧俏奇缺,价格飞涨,这两台发电机就不得不停用了。

由于不能适应武器生产的电力需求,军政部兵工署决定在兵工厂附近修建一座水力发电站,并向美国订购了两台水力发电机。其中发电机由美国奇异公司(估计是GE的音译,现在称之为通用电气)在1942年生产制造的最新产品,为封闭型伞式三项交流发电机,额定电压6600伏,最大电力35安,额定转速500转/分钟。

天门河发电站的来历

当然,发电机是后来才采购的,前面先是修建天门河水电站。这座我国最早的溶岩地下电站,也是贵州省历史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

那时贵州全省电力奇缺,电力工业极其落后。为了建设这座水电站,满足兵工厂生产需要,四十一厂的厂长钟道昌专门聘请了中国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员陈祖东、四十一厂5所主任郭维藩和工程师孟觉等人来负责整个工程,同时聘请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工业大学等5所名牌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负责完成设计,工程土建部分由万记、上海、金城等8个营建公司承建,机电安装部分由组建的水电工程处和四十一厂第5所负责。

天门河水电厂隐蔽的入口

因为是水力发电,既要考虑高度落差,还要兼顾防止日军轰炸,所以整个机房工程必须深入地下,在当地招收民工挖土凿石,再用石料砌筑才行,只有配电室可以建在地面上。发电机房分为两层,上层屋顶是石砖拱券,建筑精美;上层是发电机房,面积56平方米,安装着美国通用的两台发动机;下层是水轮机房,面积30平方米。五所大学的校徽就镌刻在水轮机房石门的上端,颇具特色。

水电站上层发电机层(5所大学校徽在图中左下角)

颇为曲折的发电机来中国之路

发电站从1939年3月开工建设,1941年2月土建工程完工,1944年4月渠坝、机房、机器等各项工程先后完工,1945年4月15日一号发电机投产发电,同年6月2号机也投产,整个工程历时6年之久。之后发电站由水电工程处移交给四十一厂第5所(动力车间)管理使用,并正式命名天门河水电厂。但是其中最为曲折的还是要说发电设备从美国来中国之路,实在是太过崎岖。

当时还处于战争时期,发电设备根本无法从美国直接运到我国港口,再转运到贵州,因此只能曲线救国。这两台机组部件总重一百余吨,先是从美国运到印度。货到印度后,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等出力,协助陈祖东总工程师两次飞往印度,与驻印美军空运部协商,调用巨型军机运输。由于机组重量过大,不能一次性装运,只能分拆开,其中机芯就重达3吨。机组被美空军散装,经驼峰航线,跨越喜马拉雅山,平安运到我国昆明,破了当时中印空运重件的最高记录。之后我们再从昆明用重载汽车运到桐梓天门河发电站机房。这一过程竟然历时2年之多,可见是多么的不容易。

命运多舛的美国产发电机

我们都知道发电机这样的设备,攒成整机后再拆开分运,之后再重装,必然影响机器设备的性能。加之当时困难的交通运输条件,这两台美国产的发电机还是出问题了。

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曾经长时间露天存放,风吹雨淋日晒,又缺乏人员管护,等到安装时发现多处仪表受损,其中最严重的是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受损,因为货到桐梓后露天放置没有有效遮盖。

在后来的安装调试、试运转发电直至新中国成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规章制度缺乏,这两台机组又曾发生过数度受损的情况,比如曾有铁板掉进1号机内破坏了线圈绝缘、2台发电机不同步并车、1号机飞车、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烧毁发电机线圈等事故。这一阶段,发电站的主辅设备仅能维持发电,很少进行维护和保养。

工人在操作发电机组

天门河水电站的变迁

水电站刚刚交由四十一厂管理运行不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到了1946年春天,四十一厂迁到重庆,电站也宣布停产,全部的机组设备就由十几名职工保管。

桂德明,从1945年来到天门河水电厂工作,退休前陪伴这两台发电机组整整39年。他回忆到:抗战胜利后,水电站移交给地方,他就在那时进厂,当时白天不发电,晚上开一台机就能够桐梓城照明,城里也没有用电的工厂。大约过了2年,从四川来人在这办了电石厂,投产没几天,一号机烧坏了,二号机还能正常使用。

1947年1月,这些设备全部移交给贵州当地。1948年,贵州省把水电站继续下放给桐梓县成立的电企业管理委员会经营管理。由于兵工厂解散,当地有没有什么工业消纳,只用一台机器发电,就能供县城部分照明用电,后来兴办的一些工厂,发电机组才充分利用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7月,移交给遵义锰铁厂85分厂705车间管理使用。

这时,锰铁厂对天门河水电站重视起来,对机组的受损部件进行维护、更换和改进,再梳理原始记录,制定了操作规程、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了这两台美国产的发电机组一直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有数据显示,到1995年时,天门河水电站的两台机组设备完好,运行正常,而且在1985~1994年的十年间,就累计发电2139万度,如今它们还在工作着。

1995年4月15日,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贵州水利学会、遵义地区水电局,还在这里召开了“贵州省第一座水电站——桐梓天门河水电站发电50周年纪念会”,肯定了这座水电站的历史地位和多重文化价值。这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精神寄托、富涵太多民族感情的水电站,在2006年6月成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12日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名单之中,2020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美国人想要回发电机?

在贵州人大官网有段记载显示:由于贵州多次申报“天门河水电厂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未能如愿,趁着这个空档,有两个工程师模样的美国人从美国西雅图辗转来到贵州桐梓县,执行一项他们认为“水到渠成”的任务:用美国最新产品,换回半个世纪前安装在天门河水电厂的两台发电机组。

当然,对于这么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我们怎么能轻易交给美国人呢,最终当地婉拒了美国客人的提议,这两个发电机组还在继续贡献着它们的力量。

她既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抗战的历史见证,又是世界人民团结抗日的历史丰碑,足以令世人敬仰。

本文参考以下文献,特此致敬!

《一座非同寻常的水力发电站》余永贵

《贵州省第一座水电站——天门河水电站》崔燕

《天门河水电站古董设备收藏室》唐福敬

《天门河寻踪》蒙泽敏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