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申报灌溉材料】深厚而丰富的灌溉历史文化

时间:2023-03-27 02:25: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区,有意识地利用河流泥沙来控制土壤的盐碱化,将泥沙蕴含的有机物作为农作物肥料,变沙害为沙利。《史记·河渠书》记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代关中地区民谣“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广泛流传,可见当时人们就对多沙河流引水淤灌有了系统认识。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是目前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拱形堰坝,坝上还专门留有放排通船的“船缺”。进水闸下游300米处干渠上,始建于宋代的“石函引水桥”沿用至今,渠水在函下自西向东流,一条山溪在函上自北而南行,互不干扰。它的建成避免了山洪泥石流对引水干渠的频繁淤积,大大节省了疏浚维护成本,这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水系立交工程。

东南地区滨海平原土地广阔,唐宋之后成为农业开发的重点拓展区域,众多拒咸潮、蓄淡水的灌溉工程都是在唐宋时期建成。如福建莆田的木兰陂,历经三次选址才建造成功。木兰陂所在之处,来自下游的涌潮力量与来自上游的洪水力量能够相对平衡。陂高超过此处的最高涌潮水位,使咸水无法内灌,上半部设为闸门,汛期可开闸增加泄洪能力。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桔槔”俗称“吊杆”,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原始汲水工具。这里地处山间小盆地,地下水量丰富、埋深浅,村民打一口当地称作“拗井”的井,用桔槔从井里汲水,通过小渠流入田中进行灌溉。据记载,200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已对地下水循环有了科学的认识,并能通过人为干预增加井灌的可用水量。在诸暨市泉畈村的遗产核心区,至今仍有100多口拗井在发挥作用。

灌溉不仅指供水,也包括农田排水,兼有特殊环境条件下灌排区域土地的整治与改良,包括圩(围)田、梯田、垛田等。江苏兴化地处黄河夺淮之后的洪水走廊,俗称“锅底洼”,由水系、圩垸、垛田构成的灌溉排水系统,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也塑造了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灌溉工程遗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以最少的工程量和管理成本实现最大效益。优秀的传统灌溉系统,取水方式和工程型式都相对温和。最典型的就是无坝引水形式,有坝引水往往也只采用低坝。工程常用的材料和构件,与生态环境有良好融合度。如都江堰的竹笼、杩槎,南方灌渠广泛使用的干砌石衬砌,北方灌渠广泛采用的植柳护岸,使渠水与土壤水之间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水量交换,长期运行也很少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古代人工渠系逐渐融合为自然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并塑造出优美的水利景观,其理念和实践,对现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仍有借鉴意义。

至今仍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它们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效益。

以目前中国的26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例,灌溉面积合计约230万公顷,相当于100多个大型灌区。维护好这些传统灌区,比新建灌区投入的成本要低得多。很多古代灌溉工程还兼有其他重要的水利功能。如广东佛山的桑园围,至今仍是围内顺德、南海两区的防洪保障。浙江龙游的姜席堰、山西洪洞的霍泉等,兼有水能利用、城乡供水之效。一些灌溉工程遗产对灌区生态环境的维系功能同样不可或缺。在新疆,一条坎儿井就能在戈壁滩塑造一片绿洲,堪称生态命脉。

灌溉工程遗产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都江堰、灵渠等早已是著名景区,近年来,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湖州太湖溇港等遗产地的水利特色文化旅游也在快速发展,湖北襄阳的长渠等成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一些灌溉工程遗产还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为灌区农产品赋能增值。依托灌溉工程遗产灌区,一些集生态农业、采摘体验、研学观光、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农庄开发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探索出一些宝贵经验。较突出的即研究支撑与制度保障。伴随着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关于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也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发展起来,进而指导实践。目前,绝大部分灌溉工程遗产已编制并颁布实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有的还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增加了法律保障。

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中国深厚而丰富的灌溉历史文化,形成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合力,让这些宝贵遗产更好地融入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版式设计:赵偲汝《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03日 07 版)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