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矿产绩效目标申报】以“矿业发展”精神引领矿业人才培养

时间:2023-03-23 20:39: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量监督评价模式,并根据反馈情况持续改进,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闭环机制。

改革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育人质量获得广泛认可。改革涵盖千余名矿业类本科生,近3年,100%的本科毕业设计选题来自矿山企业实际工程问题;平均一次就业率为98.7%,65%的毕业生选择到艰苦的矿山企业就业;本科生主持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得50余项奖励,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授权20余项专利;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教学满意度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一致认可。育人成效显著,涌现出了一批新冠肺炎“抗疫”服务志愿者,在家乡参与防疫宣传、登记信息、消毒保洁等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专业建设成果丰硕。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分别通过了4次和3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认证),教师普遍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在教学中。采矿工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近3年,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2人;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聘请高水平兼职教师开展理论及实践教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教师共主持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改项目;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获省部级奖励5人次、校级特等奖2人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了以“云南省师德标兵”刘殿文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江学者”吴顺川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童雄教授分别受邀开展公益讲座,万余人在线观看交流;矿业学科教师通过无偿献血、捐款捐物、防疫宣传等不同方式参与抗疫工作。

改革示范效应良好、辐射面广。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碎矿与磨矿”,出版《碎矿与磨矿》《边坡工程》《地矿英汉词典》等6部国家级教材,被百余所高校选用;在《中国矿业》等期刊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教师多次受邀在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学术年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协同合作联盟会议等作交流报告。近年来,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20余所矿业类高校与学院开展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讨论交流,并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经费投入紧张、生源质量一般的条件下取得的好成绩表示肯定。

改革再出发

2020年,学院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教育部高校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共获得了5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的好成绩,凸显出“11345”模式的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目前,学院以新获批的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实施为契机,正在全面推进矿业类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为服务区域新经济的新工科专业,努力培养面向云南省矿业产业、国家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高质量创新型矿业人才。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