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日,13名教师在东阳市教育局主办的东阳市第五届“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中,以各自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获得了“东阳市最美教师”的称号。
他们中有浙江省优秀教师、金华市“事业家庭兼区”先进女教职工、东方市“满足学生心灵的教师”。执教几十年,一身教育之宝,有的人刚参加工作不久,充满青春活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以自己深厚的学识、诚实的精神、高尚的品德、积极阳光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和感染自己的学生,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赵小春:接地气的高中教师
职务:东方中学数学教师
生活中,他每天对学生微笑,像家人一样细心地照顾学生,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在课堂上,他总是相信“数学美丽,数学简单”,带领学生进入数学广阔的海洋,创造了良好的数学氛围。赵小春从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东方中学后,一直以人格和教学魅力征服着第一届学生。
“高中生在学生时代处于压力比较大的阶段,这时他们很强,很脆弱。”为此,担任第二届班主任的赵小春总是说:“要竭尽全力关心学生。”学生心态不好时,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帮助学生摆脱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尊。学生犯错时,我不仅仅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是改变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困难的时候第一次找赵老师已经成为班上学生的统一共识。
采访中,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赵老师的班级管理是民主开放的,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这使班级始终保持积极的气氛。“在班级管理中,我更像是你们的队长。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进步,同时实现自我发展。”说。每天早晨跑步,赵小春都会和学生一起跑步,在他看来,只有和学生在一起,学生的心才能稳定下来。
通过10多年的教学生活,赵小春总结出了注重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特色班级管理。在2012年高考中,他带的39名班级重点排在年级前列。2018年,高三(15)班、学校军训、演讲比赛、辩论赛、话剧比赛、春节晚会、运动会等各种比赛中都充满荣誉,被评为先进班和先进班支部,高考班的学生都排在第一线,其中21人进入C9名校,37人被评为985或211人。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育上,赵小春不断指导学生热爱数学,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在课堂上,他精选例句,鼓励学生们自己思考、上台讲解、相互讨论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后,他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耐心回答。
“对于要解释的每道题,赵老师都会想出各种可能的不同方法,将这道题中使用的数学方法与相应的考点结合起来,以最简洁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201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尔烈同学回忆说,几乎每次去办公室,赵老师都会在桌子前做题,挑选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题目给学生讲解。任何时候学生问他问题,他都会耐心地回答,直到学生完全理解,然后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退回来。
赵小春在2012年教职学校带班和课外数学比赛后几乎没有周末和假期。学习竞争是痛苦和快乐的。赵小春经常自掏腰包请学生吃饭,和他们一起奋斗,和同学们建立深厚的友谊。"你真的把学生当成你的兄弟或孩子。"一位家长这样对赵小春说。一瞬间赵小春认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吃苦自然有回报。第二届学生下来,共有8人获得省京畿区二等奖,13人获得省京畿区三等奖,2018届学生参加了高校的三位一体和自主招生,取得了清华入学2人、北京大学入学2人、复旦大学入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入学13人的好成绩。
刘正:我会勤奋努力,乐意奉献
职务:东方市中天国际中学校长助理、研究处主任。
"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倾注热血。"在27年的教学经历中,刘正始终用行动实践自己的诺言,从早年青涩的无知到现在的优雅,
增长和丰富的是专业水平和人生阅历,不变的是那颗勤于耕耘、甘于奉献的初心。1991年初秋,俞婷从中师毕业后成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辗转于几所农村初中之间。面对简陋的校园,艰苦的生活条件、参差不齐的学生,她没有抱怨和气馁。“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向善的种子。”她说,只要去发现,去呵护,这颗种子终究会开出美丽的花。因此,从教路上,她倾注了全部的爱,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点滴,去发现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在巍山镇中时,俞婷发现班里有个男生在作文中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暗恋女孩的喜爱,她并没有因此生气反而惊喜于男生的写作天赋,当即通过作文评语鼓励他努力向上,告诉他唯有优秀的人才有能力维护这份青涩的爱,还用心修改他的作文发表到校刊上,也许是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关心,男生从此改掉了从前学习上的坏毛病,重新树立信心,变得勤奋刻苦,对写作也愈发热爱。
为了让农村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教学之余俞婷不忘自己的专业成长,她利用课余时间自我加压,订阅教学杂志、阅读名家作品,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和力量使她一路成长,先后被评为金华市教坛新秀,金华市行业青年标兵,在东阳和金华市教案、论文、技能大比武和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10年,她被确定为金华市“521工程”名师培养对象——成为一个实打实的名优教师。
进入中天后,未届不惑的俞婷发现,自己几乎已经成了学校最年长的老师,于是她这颗奉献的心又给了学校里年轻的教师团队。为了助力年轻教师成长,她和另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一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师傅的责任,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研模式,用各种形式帮助年轻老师备课、磨课、赛课,坦诚交流,热忱地进行指点。
“我不是巨人,虽不能让年轻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但我愿意做一位默默守望的提灯人,携手青年教师一起前行,一起向优秀挺进。”俞婷说,团队之间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更多的还是双向的互动,她将丰富的经验无私奉献给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同样教会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短短几年,年轻老师们在下水作文、教师技能、优质课等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五年下来,整个学校也凝聚成一个敬业奉献好学上进的团队,获得社会的赞誉。
回望过去,她常常说,自己不曾刻意去追求什么荣誉,也没有想过什么回报,只是凭着这颗奉献地初心,努力做一个让学生、同事、家长认可的普通语文教师。
王美庭:“80”后教师拥有一群“90”后孩子
职务:东阳三中校团委书记、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从2010年踏入东阳三中校园,成为一名“80”后年轻英语教师的那一刻起,王美庭就深感自己肩上从此有了沉甸甸的责任,走过九个年头,她将这份责任化为对学生的关爱,从一个被父母关怀着的孩子,到如今拥有一群“90后”的孩子,成了学生们口中亲切的“庭姐”。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王美庭说,她始终坚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这句话,因此她喜欢把学生称为孩子,也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课堂中,她化身为这群孩子们的姐姐,以同辈人的视角与她们对话,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生活中,她以一个母亲的心态,付出耐心与爱心,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生病时,她曾为家长跑前忙后;学生情绪波动时,她会成为一个最好的倾听者,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走出低谷。
在工作第二年当班主任期间,王美庭注意到班里有个女生不太合群,又经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回家。她邀请这个女生到操场上散步聊天,温和亲切的交谈使女生敞开了心扉,她告诉王美庭自己生活在重组家庭,家里又多了个弟弟,因此她没有安全感,总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看着这个女生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王美庭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给了她一个鼓励的拥抱。“那种状态下的孩子心灵十分脆弱,说什么都不合适。”王美庭解释说,这一个拥抱便已抵过千言万语。之后,王美庭及时与女生家长沟通交流,陪着女生走出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王美庭常说,情感是需要维系和付出的,她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双方之间的互相付出让她觉得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她曾熬夜给两个班近100个学生写过卡片,给每个学生写上满满新年的寄语和期望。在得知课代表父亲去世的消息后,她抱着那孩子一起落泪。有有一次,王美庭因病住院,在医生的允许下她提早出院,提前到学校销假,出院的当天她就回到了教室,她说一直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们。
回报她的,是在上课喉咙沙哑时,办公桌上“神秘人”悄悄送的润喉糖;在学生毕业离去时,转身与她紧紧拥抱的瞬间;在逢年过节时,盛满整个手机的祝福短信。在这个岗位上,王美庭付出了爱心,收获了感动。
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王美庭将继续用爱灌溉花蕾,用责任守候希望,用平凡的人生续写教育人的幸福。王美庭说,她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多“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
冯建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职务:东阳市外国语学校教改中心主任、数学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他的教育准则;“育人先做人”是他的教育理念。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冯建伟一直坚持“用一颗真心与学生交流”,也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一等奖、浙江省微课程一等奖、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东阳市优秀班主任、东阳市中小学教坛新秀……在2018年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中,他所带的班级交出92.1%一段上线率的漂亮答卷。
“数学蕴含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许多学生都难免心生枯燥之心。”为了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书育人方式,冯建伟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力,每一堂课他都能做到“有备而来”“无备不上”。正是这样的孜孜不倦,他收获了同行教师与学生的点赞。
“每次轮到上公开课,第一个找的指导老师就是冯老师,每次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帮助。此外,每次有各类比赛时,冯建伟都会带着我们或鼓励我们去参赛,让我们在实践中收获良多,这也潜移默化地‘催’着我们进步。”外国语学校教师徐双奇说。
提起恩师,2015级学生傅裕卿至今还印象深刻。“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冯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上课时严谨认真,很乐意同学们给他提出意见和错误。”据傅裕卿回忆,冯建伟有着平易近人的性格,能很好地跟同学打成一片。“老冯真是一个回忆起来让人会笑,会感动,会感激的好老师。”傅裕卿感慨道。
在学校,冯建伟身兼数职,除了担任学校教改中心主任,他还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及年级主任,同时还担任着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从教十余年,冯建伟坚持作业全批全改。“没有差同学,只有差老师。”这是冯建伟一直挂在嘴边的话,“踏上教育事业,意味着不能有一天的松懈,潜心教学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与编题能力,只有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才能跟着发展。”
一个人的美,始终有限,他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批像他一样“美”的学子;他倾囊相授,引领一位位教师走向“美”的世界,让更多的学子享受到“美”的哺育。这就是我们的最美教师——冯建伟!他用一言一行诠释“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价值。
包晨晓: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职务:东阳市画水初级中学数学老师
她是学生眼里的“严师”,也是学生眼里的“良友”。从教八年来,不忘初心,一腔赤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早已是学生心中的“最美”,她就是画水镇中的包晨晓老师。
2010年,大学刚毕业的包晨晓进入了画水镇中任教,八年来一直担任数学老师与班主任。
在教师的岗位上,包晨晓勤勤恳恳,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以工匠精神打磨着每一堂课,并用心去记录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在备课上认真细致,力求让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要花至少两节课的时间准备。在数学教学上,她也是心细如尘,力求化繁为简,追求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由于数学容易枯燥,因此会在课堂上与学生玩互动小游戏,提升学生兴趣,当发现有学生在走神时,会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点名批评。
包晨晓现在负责两个班的数学教学,总人数近一百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将每4至5名学生分为一组,以每组中成绩最优异的学生为组长,组内实行学习上的互帮互助,组长帮助组员一起订正作业。另外每周会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仍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全班讲解,加强了学生自我思考与自学的能力。她的课堂,活泼有趣而又不失严谨,轻松自如的风格,让讲台熠熠生辉,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赞许。
作为一个教师,心怀学生是一种美德。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更是在生活上。包晨晓说,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付出要多一些,不能仅仅看重学习,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并及时给予帮助。
在班主任工作上,她耐心去引导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也特别照顾学生的感受,为了尽可能的了解班级状况,每周包晨晓都会找几名学生谈话,通过学生了解班级近况。一旦发现班上的某个学生情绪出现了问题,她会特别关注,先从同学家长那了解情况,再找适当的时间和出现问题的孩子谈心。
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学生,拒绝和任何人交流,上下课都一言不发,包晨晓为此忧心忡忡,十分焦虑。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以极大的耐心去引导,教育这个学生,甚至对家长的不配合态度,包晨晓也是收拾好内心的委屈坚持不懈。任课老师打趣地说:“你这是把他当儿子了啊。”包晨晓也笑着说“在我班里的,都是我孩子,我就是他们的妈妈。”再坚固的心,也会被暖化,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关心,让学生慢慢接受了她,也慢慢接受了学校和同学,家长也是一脸愧疚地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太少了,也谢谢老师为他孩子做的努力。
课堂之内为严师,课堂之外是良友,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晓姐姐”。在包晨晓心目中,学生与教师最好的状态就是亦师亦友,共同成长。
包燕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职务:东阳市南马初级中学初三备课组组长
“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第一要务,我要尽自己所能,努力培育这些孩子。”今年34岁的包燕燕已扎根教育岗位12个春秋。包燕燕大学毕业以后,就扎根南马,奉献教育,她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为乡村教育无怨无悔。
2007年,大学刚毕业的包燕燕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在南马镇中任教,她用毕生所学,尽心浇灌乡村教育之花。
包燕燕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要跟学生良好相处,做到互相信任。因此,包燕燕在日常对待学生中坚持公平,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每次接手一个班级,首先都会制定一套规章制度,并且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后面让学生了解,此后就按规定处理,不偏不倚。当学生犯错误时,罚他们为班级服务,擦黑板,倒垃圾等,都是一视同仁,由于公平公正,学生都自觉遵守没有怨言。
在班主任教育中她一直坚持“温暖、温情”的教育,尊重爱护学生,她总是能在不经意之间,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常被忽略的,就像春雨一般,滋润祖国的花朵。
当有学生做错事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从不对学生冷嘲热讽,总是会做各种努力让学生明白:如果他们想成功,就一定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些不经意间的举动给了学生自信。她总能协调好科任老师、家长的关系,能认真搞好班级各项活动,在她的带领和领导的关怀下,她的班常常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优秀班集体。她也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班主任”。
在教学工作中,她刻苦钻研。在课堂的有效性方面不断探究,从教以来教学成绩优秀,她总是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他们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现在教两个班共96人,由于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听不懂课程导致差距拉大,包燕燕根据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分为四组,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吸收,并在每组内让两名水平接近的学生结对,互相帮助并互相赶超。
在学校,作为班主任的包燕燕每天晚上都要去查寝,在查寝过程中会跟学生了解情况。一个下雪的晚上由于地面湿滑,她不小心滑倒,但是她仍然坚持去每个寝室核对人数,等回到房间她的脸已经肿得很大,第二天她一瘸一拐去上课时,学生们发现了她的情况,一下课所有的学生都涌到讲台,都要求搀扶着她到办公室,每一届学生和她永远是友好亲密的关系。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工作之余,她还订阅大量的教学刊物,做到随时充电,每年她都参加暑期网络培训,以增长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充实自己,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张莹:这个老师特有料
职务:东阳职教中心东技校区数学教研组组长
提到张莹,东阳职教中心东技校区的老师和学生都会忍不住竖个大拇指,并夸赞其“基础知识扎实,教学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对于赞美,张莹显得很谦虚,她认为这些都是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做的事。
在张莹眼里,职高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教学得法”。这些年,针对职高生特点,张莹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摸索,致力于研究并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上,她善于捕捉每个“意外”,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中职数学的精彩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是张莹从教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在金华市级、东阳市级多次开设示范课与观摩课,张莹从不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藏着掖着,始终致力于为同行研究教法、学法提供参考。“张老师的课堂有趣、有料,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听过课的老师一致认为,师生互动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据悉,张莹所任教班级会考合格率均为100%,平均成绩优秀,位居平行班前茅。在浙江省高职考中,所任教的班级高考数学平均分均在全市同等专业中名列前茅,曾有4名学生高考数学得满分。所带的2010级财会高考上线率为78.7%,比浙江省财会专业上线率高出23%。2015级预建一班高考上线率为100%,其中50%的同学考上了建筑专业的龙头学校——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校。
作为数学组的领头羊,她还积极参加教学业务能力的各项比赛。“比赛是促进成长最好的方法。”张莹的这一想法,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获得验证。东阳市中职学校首届创新试题设计比赛一等奖、文化课教师说课一等奖、擂台赛一等奖,金华市中职学校文化课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浙江省教坛新秀……一系列成绩和荣誉背后,是她长年累月的努力坚持与常教常新。
除了专业课优秀,张莹还是一名出色的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勇于创新,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凝聚力强、班风正、学风浓,她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胜班级和文明班级。“班主任是老师,更应该是朋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张莹说,自己一直努力扮演知心姐姐的角色,与学生打成一片。
说起学生,张莹笑了起来,两眼眯成弯弯的月牙,显得十分开心。“2010级财会班的厉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浙江省‘三好学生’;许如意获东阳市第二届‘希望之星’中的‘技能之星’;2015级预建一班的胡晓璐获东阳市‘文明之星’和金华市‘三好学生’,孔名锋高考成绩在浙江省建筑专业中排名20……”
谈到最让她感到骄傲的学生,还是那个励志男孩——郑利祥。“这个孩子中考成绩385分,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只考了15分,但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考上建筑专业的本科。”知道此事后,张莹经常给他鼓励与支持,最终郑利祥成功逆袭,以数学高考150分、省排名第60的成绩被本科院校录取。提起恩师,郑利祥再次回忆起那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在我喉咙沙哑时,是张老师送上了那一杯甜甜的金橘润喉茶;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她鼓励我要勇于挑战不可能;在下着冬雨的深夜,也是她来教室看望奋战的我……!”
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美。从教22年来,张莹一直怀揣着一颗匠心,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的含义。
王菁菁:乐做孩子王 菁菁校园情
职务: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副校长
浙江省骨干校长培训优秀学员、省普通话测试员;金华市名师培养人选、金华市关心小记者工作优秀辅导员;东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市首届后备干部,市语文教坛新秀……金灿灿的称号以及红艳艳的奖状,无不诉说着王菁菁23载尽心耕耘、执着行走的生命故事。她以良好的师德修养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书写着教育的“真善美”。
1995年8月,王菁菁以“全优生”“预备党员”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金华师范学校。当初,本可以留在金华工作的她,在思虑后决定响应东阳市教育局的号召,回到佐村山区,成了一名佐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师。
针对山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注过少的情况,王菁菁将孩子们看成自己的弟弟妹妹,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凭着灵气、才气和努力,仅一年时间,王菁菁就在佐村“发光”了:在东阳市师生普通话比赛、文艺汇演、学生独唱比赛等赛事中,其个人和学生共获得了13个奖项,一时成了佐村区域的名人。
尽管如此,王菁菁还是安心从教,静静绽放。“许多美好的记忆,都是有关佐村学校的。”她说,至今她仍忘不了每个周末宿舍门口孩子们亲手采撷的美丽山花,忘不了孩子奶奶颤颤巍巍地拎着鸡蛋、抹着眼泪上门感谢的场面。
2001年,王菁菁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新办的学校——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学环境变了,她爱岗敬业的精神没有变。她带领教师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全面开展“先学后导,构建高效课堂”,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开展了高效模式教研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说起教师这个职业,王菁菁笑道,“从小就有了当老师的梦想”。儿时的梦想如今终于圆梦,“我就是为三尺讲堂而生”。课前,她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上,她会用幽默风趣的方法,引领孩子积极思考。20多年来,她的教学业绩突出:省级课题立项,金华市级、东阳市级课题获奖多次;论文发表、获奖二十余篇;多篇论文、案例收录在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的管理、教学用书中……
如今,王菁菁已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吴宁第一小学副校长。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王菁菁都脚踏实地,尽心尽责,甘为人梯,倾情奉献。也正是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的工作状态一直很忙碌。吴宁第一小学的保洁员见她几乎每晚都八九点才回家,忍不住赞叹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敬业的老师。
“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学以致用,老师必须率先垂范,才能当好孩子王。”王菁菁说,“教诲是条漫长的路,榜样是条捷径。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个生命的叙事。”王菁菁一路走,一路学,在菁菁校园中散发生命的芬芳!
俞丹丹:激情与守望同在,生命与使命同在
职务:东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从教20余年,从19岁参加工作的青涩懵懂,到不惑之年的淡定从容。一路走来,让俞丹丹觉得最庆幸的事,便是选择了教育这份无比美好的事业。随着年岁增长,这份职业的荣耀感和使命感在她心中愈发浓烈,历久弥香。
时至今日,踏上从教历程时的经历仍会一幕幕浮现在俞丹丹面前。“97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最渴望的便是迅速提升自己。”俞丹丹告诉记者,当时,她总是自费外出听课,在互联网和学习平台尚不发达的时代,她总能千方百计抓住一切资源学习,一张张光盘和整摞整摞的书籍便是最好的印证。“那时候拼搏的念想很简单,自己多努力一点,孩子学习就能轻松一点。”
凡是接触过俞丹丹的人,都会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子劲,总有使不完的力。正是这股劲,让俞丹丹的教育人生有了追求的目标;正是这股劲,让俞丹丹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到教研大组长到大队辅导员到学校教导主任,她只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新入职老师到骨干老师的华丽蜕变。
回想往昔“激情岁月”,俞丹丹用“拼命三郎”来形容自己。“记得有段时间我教毕业班,那时家校工作开展得特别好,10年来我坚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挨家挨户上门家访,为每位孩子整理好《家访日志》。”这是俞丹丹永生难忘的经历。在那期间,她还要常常奔波于辖区各校,听课评课,为各校教育教学把脉,为提升区域教师执教水平献计献策。
俞丹丹认为,教育是润物人心、育人无声的事业,发生的所有细微之事都足以触人心弦。在采访中,她谈起了当年所任教的一名学生。“他的名字叫吕小(化名),眼睛特别大,非常可爱,那时我教四年级,开学两周他一直发烧,后来就没再回过班级。”后来俞丹丹得知吕小生了病,为此,她一次次自发自费跑到浙一医院探望鼓励,一次次陪着他的父亲跑到报社、电台请求募捐。最终,孩子还是没挺过去。听到噩耗后,她万分悲痛,以至于至今回响耳畔,每每想起总能为之黯然神伤。
“走心德育”是俞丹丹到实验小学一直追求的教育理念;特殊孩子(多指心理有偏差的学生)是俞丹丹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些年,在不断摸索中,俞丹丹开发出了一套品性德育课程研究以及开辟了馆校合作的模式。“前不久,实验小学成立了家教院,它的成立旨在搭起家校合作的心灵之桥,搭建家长学习成长平台,让教育入脑入心,关注孩子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成长和心灵的转向。“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内心最坚定的执念!”
任新萍:躬耕体育教育二十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职务:东阳市巍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巍山校区教导主任
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这是任新萍一直信奉的原则。“身为一名体育老师,搞好学校的体育教育,不放弃任何学生,引导他们掌握体育技能、享受体育快乐便是职责所在。”二十年的体教生涯,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06年9月,任新萍调任至巍山小学,校长委以重任,令其带训校田径队,临危受命的她没有一句抱怨,顶着各方压力,孤身抗起了大旗。
在她的带领下,田径队训练科学系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训练,仅一个月的时间,田径队就在当年的比赛中创造了从全市三十多名冲到十二名的奇迹,2007、2009年更是获东阳市田径运动会总分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田径队有个女孩体型偏胖,一直练铅球,集训初期,成绩处于吊车尾位置,铅球水平原地踏步。渐渐地,孩子失去了信心,开始抵触训练,甚至找借口逃掉训练。她注意到孩子的变化后,多次与孩子私下谈心,鼓励其坚持下去,孩子的状态明显好转。
在一次训练中,她偶然发现这孩子在中长跑方面的天赋,毅然让其改练200米、400米,并针对其体形特点,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正是这份坚持给了我惊喜。”任新萍说,在2009年的市体育运动会中,女孩一举斩获200米、400米的第一名,并打破了纪录,一跃成为团队的领头羊。
让孩子从体育中找到快乐和自信。长久以来,体育都是一门被边缘化的副课,不受重视,有时甚至连体育老师自身都随便敷衍了事。但在任新萍看来,体育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样也能带给学生欢乐与自信。
一周三节的体育课,任新萍保证每节课都安排得充实有节奏,让学生有丰富的体育运动体验。
“学生若不爱运动,其实是缺乏引导和体验。”任新萍说,拿篮球课来说,通常女生对篮球兴趣缺缺,她却不会放任自流,而是组织循序渐进的体验项目,从拍球到运球到投篮一步步引导女生去接触、感受这项运动,学生体验到其中魅力之后自然会爱上并享受篮球。
“老师,我太笨了,可能永远也学不会跳绳了。”当一个男孩带着深深的自卑对任新萍说出这样一句话时,任新萍心酸至极,同时她知道这个男孩对成功的渴望。
为了让男孩找回自信,任新萍在每天课间操后时段对他进行单独辅导,她的坚持和耐心终于使得男孩学会了跳绳,昔日阳光的模样又回来了。
提起自己获评的最美教师称号,任新萍将其归功于学校领导、家长及家人的信任和支持,如今的她忧记得从教初心,一如既往地恪尽职守,将汗水和心血倾注于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蒋跃君:心怀责任,三尺讲台绽华彩
职务:东阳市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后勤中心副主任
人们常常这样形容教师的生活:“紧张的早晨,繁忙的白天,再加上充实的周末。”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南上湖校区的蒋跃君老师就是这样忙碌又普通的一员。自2003年踏上教师岗位以来,他兢兢业业育人,勤勤恳恳教书,以高度的责任心、朴实的言行,在三尺讲台书写无悔人生。
工作15年,学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蒋跃君的身影。班主任、网管员、科技辅导师、创客辅导师、科学教研组长、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后勤中心副主任等岗位,他总是欣然接受学校的安排,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刚毕业时,学校安排他当一年级班主任,语数包班,他成了全校课务最重的老师,也成了全镇唯一的一年级男老师。工作之余他虚心向前辈学习班级管理,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第二年因工作需要,蒋跃君承担了科技辅导员任务,每周又多出10节训练课,每天早上和放学后各一小时组织学生训练,甚至牺牲周末时间,但他无怨无悔,一晃就是十余年。他指导的学生参加省、市级比赛,获奖达四百多人次,也因此两次被评为金华市优秀辅导员。
潜心教学的他。多年以来,蒋老师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名师的指点,他从一名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东阳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小学组二等奖、浙江省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大赛第一名、第三届两岸智慧课堂小学科学组二等奖、浙江省中小学实验室教学优秀课例评选一等奖、金华市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比武一等奖……努力,让他赢得了一系列荣誉。
近几年,蒋跃君四次承担市级及以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经验介绍、科学示范课等教研任务。对该校的青年老师更是给予无私帮助。在他的指导下,这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多次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面对同事的感谢,他总是自谦:“我是师傅,更是徒弟,学海生涯应有学无止境的态度!”
无私奉献的他。身为集团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除了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还有许多琐碎的后勤工作需要他处理,如基建工程、财务管理、食堂管理等。日常工作中,他总是全心全意地照管着全校师生的“吃喝拉撒”,负责学校的“存、管、修、废”。在校园里总能看到他来来去去忙碌的身影。
去年暑期期间,为了学校的二期迁建工程,整个7月份他都在学校和各部门之间来回跑。然而他总是微笑着说:“来东阳办事,就当是一次旅游吧。”7月中旬,他连儿子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现场制作和答辩都无法陪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对多方的赞誉,他朴实地说:“教书育人是我的责任,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无悔地付出,我觉得很幸福。”这是他一路前行的动力,更是终其一生的追求。
李丹芬:一片丹心遍地芬芳
职务: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公室主任
时间回转20年,在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分岔路上,中师毕业的李丹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特殊教育。“当时想的很简单,当个特殊的老师,教特殊的学生。”李丹芬认真地说。这一干就是20年。
“许多人都会觉得特殊教育是‘教无所成’,但它恰恰相反,是‘教有所成’。”李丹芬告诉记者,特殊学生不比普通学生,他们的成长并非天为单位,而是以月、年为单位。为此,学校在制定课程及活动时,都会尽量拉长活动时间,并针对各生生情细化各类方案。
知心姐姐,这是学生给李丹芬取的外号。“其实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是孩子们‘爸妈’般的存在。”李丹芬说,一次,一名孩子忽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因为学过急救知识,李丹芬很快就反应过来:是癫痫发作了。只见她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孩子窒息、摔伤、咬舌。类似这样的暖心故事,基本天天都会在李丹芬身上上演。
“特殊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同时特教老师的幸福感获取也十分简单,它可能是学生的一声问好,也可以是孩子的一个微笑。”谈起学生,李丹芬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在她眼里,牵住孩子的手,陪伴他们成长何尝不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
刚参加工作那会,李丹芬曾与另外一名同事骑着摩托车,前往横店、巍山、歌山等地募捐。如今,政府对特教事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社会力量逐渐涌入;以前,特殊教育学校隔几年才能招到一名教师,这两年,每年都会有许多专业素养高的教师进入学校,为特教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这些变化,李丹芬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特教事业的第一个20年已过,更多的20年再等待着李丹芬。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她乐于跋涉,甘苦自知。“这个世界永远有缺陷,但缺陷不等于卑微。”她希望,能用自己的爱心与执着,把因为缺陷引起的“不完美”,转化为“缺憾美”,让每个残障孩子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自信、更阳光。她也相信,她的热情,她的辛勤耕耘,可以让这些特殊的“桃李”更加芬芳,尽她的所能,把所有的爱和关怀都献给他们,让他们享受温暖与幸福。
王钱旦:热情如火的“女汉子”教师
职务:东阳市江北实验幼教集团工会主席、总务主任
在同事们眼中,王钱旦是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一人身兼数职从无怨言,总务、财务、工会等工作多手齐抓,在孩子们和家长眼中,她是个值得信懒的好老师,和蔼可亲、矜矜业业。她总是热情如火,精神饱满,以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自信强大,是因为历经风雨。2017年暑假,江北实验幼教集团接手了王峰园区,作为总务主任的王钱旦放弃了休息时间,扛下了改造园区的重任。那两个月,她每天起早贪黑在幼儿园内外来回奔波,为了设备采购,她多方求助,一天的电话起码四五十个,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错过了太多和家人相守的时光……甚至连体重也轻了七八斤。
去年暑假,王峰和唐表两所园区全面装修,教室一律腾空,所有物品都堆放在操场上。一天早上,天气阴沉,“我很担心下雨会淋坏操场上的物品,于是一起床,便马不停蹄地跑到南坞岭购买雨布。”王钱旦回忆道。
但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遮盖雨布时,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当时无助、委屈涌上心头,但她没有退缩,孤身一人与暴雨奋战,直至将所有物品盖上雨布。浑身湿透的她百感交集,脸上却还洋溢着她招牌式的笑容,用行动证明了财产比个人更重要。
“风雨的洗涤,让我真正领悟到工作的不易与艰辛,内心也变得更为坚毅。”王钱旦说,看着王峰园区在自己手中从一个空壳渐渐丰富,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般成就感满满,她已做好准备向今年暑假的最后冲刺发起挑战。
诸多认可,是因为心系幼教。2015年,王钱旦既是财务,又是班主任,不论财务工作多少的繁杂,在她的心中,老师的角色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再忙她也绝对不会耽误对孩子的教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孩子的状态和课堂的氛围。”王钱旦说,自己的教育秘诀在于感染和融于,课堂上她激情四射,用热情的教学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生活游戏中她蹲下身子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中,用平等的方式与之交流。
每天给孩子的睡前故事、面对调皮捣蛋孩子时的循循善诱、对孩子们生活上的细心呵护……点点滴滴的汇聚,让家长们在她平凡的工作中发现了她的闪光点。
2016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家长们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的工作瞬间制作成一段视频,在教室里循环播放,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还有一位特殊的家长,让王钱旦十分感动,“他是一个毕业学生的爷爷,每个学期他都会用微信和我汇报孩子取得的成绩。”她说,聊天记录中能看到孩子毕业两年的成长,更能感受到家长对她的信任和感激。
提起这两年,王钱旦说,唯一的遗憾是碍于职务原因,在一线教学的时间太少,她依然希望回归幼教根本,将至诚之心奉献给可爱的孩子们。
东阳日报 记者 李磊 蒋昊非 王倩玫 通讯员 吴国平 孔亮 单巧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