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0月21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张伟迪宋维平陈宇强)上海静安区有一条路叫“泰州路”。江苏省泰州市有一条路叫“静安路”。
秋天的时候,上海泰州两边的银杏树叶都是金黄色的,沙沙作响。泰州是中国银杏之乡,此时整个城堡也是金黄色的,就像和上海一起演奏两地的“同居长江三角洲,一起喝河水”的华美乐章。
江苏泰州,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一直是胜南桂北的水陆辽津、十里盛河和文昌高粱。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泰州升级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作为小众门户,泰州是上海都市圈、宁镇扬都市圈、苏州上城区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乘着“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的东风,泰州在城市圈层交汇,走向经济地理中心,成为上海辐射江苏全境和长江三角洲腹地的“中转站”和“放大器”。
今天,泰州有6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合作,4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给上海,每年接待上海游客500万人。
聚集几个大城市圈发展红利,泰州正在努力建设跨江联动模式区、绿色生态宜居区、技术创新转型基地、长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
从交通到产业,从教育到科创,泰州压下了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快进键”。
今年7月1日,上海太东车正式开通,太子可以在2小时内直通上海。今后,随着北江高速铁路的开通,泰州将正式融入上海1小时城市圈。
不仅是交通,泰州的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级装备和高科技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强势出海规模均达到千亿级。
进入泰州医药高新区(又称“中国医药城市”),可以看到高楼大厦林立,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战时交易区、健康医疗区、综合配套区交错。约领域国际庆典——第十一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刚刚举行,该活动达成了20多个产业合作协议,项目签约金额接近200亿韩元。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市以长江药业为龙头,聚集了雀巢、阿斯利康、布林格恩格汉等1200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成为世界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方热土。
医药城市的资本化大幕也逐渐公开。石世生物等3家企业于2019年登陆资本市场,近20家企业进入上市准备阶梯库。其中,亿滕京昂药业预计年底将登陆科学革新版。江淮、世纪、夜鸿药、西科生物等企业也在用工密北推进股份制改造。
泰州确立的产业强市目标是:到2022年,三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形成“双核领先、一带一路联动、多点支持”的产业集群,努力使泰州成为长江三角洲先进制造业基地。
据最新统计,今年1月至8月,泰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809.27亿韩元,同比增长2.1%。实际注册外资8.74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从泰州人的角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流出和虹吸的“双重效应”。如何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最近泰州市副市长张育林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的采访。
上海证券报:随着“轨道上的长江三角洲”加速发展,泰州与上海、南京、苏州等都市圈城市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作为小众门户网站,泰州将如何借此首都圈的红利实现“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张育林: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地区关系中传统的邻里关系上升为队友关系。从时空关系来看,“异地关系”升级为“同性关系”。泰州将唱好“双城记”,建设连接连宁的战略支点。
一方面,我们以友好的市内合作为重点,全面融入上海城市圈。
泰州和上海的关系,不管是经济还是人文,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7月1日,泰州市党政代表团访问上海市静安区,在8个方面签署了深化友好城市合作体制协议。泰州市政府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泰州市专门针对上海旅游市场推出了1000万韩元的旅游消费券。
下一步,泰州市将主动服务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坚持对接上海、服务上海的道路。
泰州将依托重点产业园区,主动承接长江、临港等重点地区高端制造项目。大力引进上海高校、科室、机关等创新资源,企业研发ampd中心,新型研发amp共同建立D机构等创新手段,在上海建立“科创飞地”,在泰州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上海R & amp积极引进d设计、金融商务、旅游文昌等现代服务项目。
同时,泰州将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快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伙食。深化与上海的农超对接。推进上海太医联合体建设。积极开展异地养老合作,建设为上海服务的疗养基地。
另一方面,我们突破了杨(州)、泰(州)的合作,推进向南京都市圈的整合。
今年开展泰州市两泰合作发展课题研究,打造泰州扬州共同市场。加快毗邻地区道路对接、公交线路相互交流,进一步完善阳泰机场集水运输体系。建设生态走廊,携手治理边境水道,建设里河生态湿地公园。以“两泰一家亲迎天下客”的方向共同开发旅游市场。
我们还以建立横跨河流的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共建长江三角洲中部轴线。
江仁-靖江工业园区是全国第一个跨江跨越行政区的开发区。随着状态大桥的建设,泰兴和常州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快了。不久前,泰兴市与常州新北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泰州将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推进石状协同发展规划编制,使沿江空间布局和跨江联动布局相互协调,促进港口航道资源的整体利用、抗酸性的融合发展,开展长江生态。
保护两岸一体管控。上海证券报:交通先行开创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局面。请问泰州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承接了哪些重点项目,目前进展如何?
张育林:今年7月1日,沪泰动车开通,泰州到上海的时空距离只有2个小时左右,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同城关系”,未来泰州将实现越来越多的“同城化”。
目前,泰州正在实施“互联互通”行动,构建长三角中轴枢纽。以高铁、高速公路、过江通道和港口建设为重点,建设“面向长三角、接轨沪宁杭”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
同时,泰州正在推进北沿江高速铁路和盐泰锡常宜铁路建设。加快淮泰(兴化)高铁规划前期研究。加密过江通道,开工建设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力争到2025年拥有5座(含在建)过江通道。加快常泰长江大桥建设。
港口方面,泰州以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中心港为目标,推进泰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和港口岸线资源整合规划的编制,建设江河水运要津。
泰州还积极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建设上海港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目前,泰州港作为长江的沿江港,已经和上海洋山港合作,实现了“天天快航”,即通过上海港出口较多的泰州企业,以“天天快航”的形式,直接由泰州港转运到洋山港,这有利于缩短集装箱出口的时间。
上海证券报: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泰州正在实施“产业集群”行动,这个行动重点包含哪些内容?
张育林:泰州正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特色鲜明、自主可控的卓越产业链,致力于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特色基地。
目标是,到2022年,三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
先说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泰州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中唯一大健康产业示范城市,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2019年产业规模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江苏的四分之一,其中医药产业规模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连续16年领跑江苏。
以扬子江药业为龙头,1000多家国内外医药企业集聚泰州,21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特色诊断试剂、超导低温线圈磁共振成像系统是泰州医疗器械领域代表产品,呼吸机、麻醉剂、X洗片机产销量约占全国市场一半。
下一阶段,泰州市将深化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以大健康为主线,着力完善产业链、构建创新链、部署服务链,加快培育泰州医药健康创新中心,构建以医药健康为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再说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我们的船舶产业一枝独秀,业内素来就有“全国船舶看江苏、江苏造船看泰州”的美誉。泰州是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全国最大民营造船基地、全球最大船用锚链制造基地。2019年,泰州造船完工量累计突破千万载重吨,占全球、全国和全省的10.15%、27.37%和55.75%。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三福船舶全部进入全国非集团企业前十强。
最后说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泰州的这一产业集聚了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拥有世界“单打冠军”产品10余个,氯碱、烯烃等产业链较为完善。泰州是全球最大氯乙酸和酞菁颜料生产基地,亚太地区最大聚丙烯酰胺生产基地,国内产能最大苯乙烯、感光液、四氧化三钴等原材料生产基地。
上海证券报: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泰州如何“补链”“强链”?
张育林:我们致力于以工信部产业集群竞赛为载体,推进产业协同发展。以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为例,泰州致力于起到牵头发展的作用。
泰州牵头连云港、无锡组织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参加工信部2020年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该集群以泰州的中国医药城、连云港的中华药港和无锡的生物谷(简称“一城、一港、一谷”)为集聚载体,打造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该集群拥有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企业2400余家,总产值达2600亿元,约占全国的10.88%,产品涵盖生物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等八大子行业,形成覆盖研发、转化、产销及配套服务齐全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医药产业生态圈。
为了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泰州市还深化园区体制改革,鼓励重点园区加强区域合作,完善飞地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园区共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还是以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为例,泰州持续推进泰州医药高新区“二次创业”,大力推进与上海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南京生物医药谷等生产基地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在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方面,泰州将有选择地承接无锡、常州、苏州化工产业的外溢,重点与上海金山、浙江舟山在化工产业链上合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上海证券报:作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泰州是如何借力金融和资本力量为实体经济赋能,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张育林:金融改革是国家赋予泰州的职责任务,也是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动力。经过3年多的探索推进,泰州金改已基本形成了“企业融资全链条、产业发展全周期、风险防范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模式,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等一批改革试点和创新举措在不同层次复制推广,得到了国家部委、省级层面的肯定支持,实体企业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是泰州市金改的主题,也是加快泰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围绕强化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泰州市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创投资本助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泰州市级层面组建了总规模近50亿元的“1+7”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先后组建了一类新药基金、光控大健康产业基金、润信产业基金等。同时,泰州市与深交所合作共建泰州路演中心,建设大健康股权投融资撮合平台。
二是上市挂牌驱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泰州市与江苏证监局、上交所、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设立深交所大健康产业企业上市培育基地,发挥监管部门、交易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构建形成“培育一批、股改一批、申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在库培育企业50多家。
2019年,泰州全市共有5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以来,泰州市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契机,大力推动企业拥抱资本市场,企业上市跑出了加速度,新增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精选层企业、1家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另有1家企业科创板在审、2家企业在辅,2家企业创业板在审。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列江苏省第四位。
截至目前,泰州市累计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7家、新三板公司38家,股权融资总额239亿元。
三是股债联动扶持产业链条前延后伸。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连续举办四届中小企业“投贷联动20强”评比活动,累计为167家科技企业提供“小股权+大债权”融资近15亿元。出台科技金融政策,设立一批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并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标的,开发推广“科贷通”“苏科贷”“人才贷”等信用类金融产品,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40亿元。
下一步,泰州将紧扣金融支持产业转型的改革主线,全力推进国家级金改试验区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为此,泰州市将重点打造三大模式:首先,积极探索金融资本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打造“科创+资本+平台”联动发展模式。泰州将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梳理分析和培育引导,建立动态更新的科创企业培育库和上市后备企业库。目前,我们库里已储备企业20多家,下一个3年至5年,我们的上市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其次,着眼于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泰州还将打造五位一体(法人数据库+政策产品包+融资助力器+风险资金池+绿色通道)融资服务模式,合力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
再次,围绕构建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泰州将打造“外引+内培+转型”的金融资源集聚发展模式,做强做大市金控集团。
上海证券报:瞄准建设成为全国创新策源地,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正加快形成。在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方面,泰州有什么针对性举措?
张育林:近年来,我们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上海、南京、杭州等龙头城市科教资源富集、创新要素丰富、创新平台强大、创新生态优良等优势,进一步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区域发展新高地。
我们打造了一批科创飞地。充分发挥上海地区集聚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国内一流高校及中科院驻沪分支机构的优势,支持园区和龙头企业在上海建设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加速对接科创资源,推进协同创新。
截至目前,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江苏东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泰兴高新区在上海建立了上海宝山绿色技术孵化中心、中关村上海虹桥创新中心等孵化基地。
我们转化了一批“创新成果”。3年来,全市共开展活动300余场,组织1500多家企业与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对接,达成科技合作项目700余项,60余家企业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驻沪分支机构等高校院所建立了常态化科技合作关系。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模式,鼓励企业在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建立研发机构,实现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依托医药高新区等高新园区,积极吸引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的全球或区域研发总部落户泰州,打造企业研发机构高地。
我们将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与上海静安区等地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快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双创型人才团队向泰州集聚。
同时,我们还将着力营造协同创新生态环境。推行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落实“科技人才80条”政策,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高校院所,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