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申报表团队协作模板】公益事业的影响力规模化到底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3-03-03 15:23:4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和观点。新华号只提供信息公开平台。

“有影响力的规模”的含义

“影响力规模化”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近十多年来,在国际公益慈善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它的英文原文是“Scaling Impact”,由两个概念的组合“影响力(Impact)”和“规模(Scaling)”组成。在讨论“影响力规模化”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影响力(Impact)是指公益项目或服务给目标受益人带来的重大而持续的变化,即公益项目可以持续改善或解决社会问题的效果。影响力规模化(Scaling Impact)是通过开源、复制、利用政策等多种方式,将经过验证的公益项目(尤其是其中的方案理念、运营方式)传播到更多地区,为更多人提供服务,加倍影响力,更广泛地解决社会问题。

影响力规模化的基本意义

如果着眼于更大的人口层面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始终”分析解决这种社会问题的因素,协调背后的政策、资本、价值、人、渠道等多种关系,持续推动这些因素的改善,甚至可能带来系统性的变化。

这里要澄清两个误解。误解1:我认为影响力的规模化等于组织规模的扩大。影响力规模化并不特别意味着特定机构本身的组织规模扩大,机构规模扩大只是实现影响力规模化的途径之一。与商业机构不同,人力资源、资源模式等对社会组织来说不是很明确和稳定,每当开办新的机构时,往往会成为新的成本中心,而不是非营利中心。因此,组织规模越大,组织本身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就越高,对机构管理运营能力的挑战也就越大。影响力规模化不是单纯扩大一个机构本身的组织规模的——机构人员、场所,而是要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人力来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好的公益平台提倡的影响力规模化,是要求我们理性分析当前最现实的路径。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否通过合作实现创新的合作模式和工作系统?)例如,在组织规模仅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我们能实现100倍的社会收益吗?误解2:我认为影响力规模化只是服务规模的扩大。商业的规模化扩张主要体现在营业额、人员规模、产品线、覆盖区域等指标上,社会服务规模的扩大是促进影响力规模化的手段。我们还必须思考,即使公益项目扩展到数千个实施点,实际解决社会问题还有多远。在覆盖面扩大的情况下,该项目是否引起了更多社会成员的关注,是否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变化?在服务范围扩大的情况下,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另外,所有这些都是项目组自己做的吗?还是以合作的方式?如果是合作,应该找谁合作,谁做好这种事?合作模式又是怎么样的呢?项目团队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另外,“公益产品”的概念也经常被问到。如果公益项目没有效果,甚至有很多负面效果,可以想象,当它扩大到更多的地方时,不确定性甚至损害也会扩大。在规模化开始之前,要确保公益项目的服务效果,同时,这个公益项目或解决方案要具备一定的复制性和高标准化,易于操作,并兼顾落地实施的针对性。那么就达到了很高的商品化水平。

由于公益产品的意义,“公益产品”是针对特定社会问题或人群需求而设计和提供的比较标准化、可复制的公共服务解决方案。公益产品的可复制性是推进影响力规模化的前提之一。实现影响力规模化的常见途径好的公益平台在过去三年的实践中,同事们在探索影响力规模化、进行同行专题研究的同时,通过国外影响力规模化的相关经验,初步总结出实现影响力至少有以下途径。首先是开源,也就是开放资源,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等广泛分享创新、易操作的理念和运营方式。在开源路径中,发起机构的作用是知识研发amp更倾向于D及共享中心,通过产品开发促进规模化,用行动倡导。常见案例(如“地球一小时”、“冰桶挑战”)是公益平台的优质产品“你我的伙伴性教育支持平台”也采用开源的规模化途径。第二个是克隆。是通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合作,将成熟有效的解决方案传达给更多地区和受益人。在复制路径上,发起机构的工作可以集中在技术输出、支持能力、品牌认证等方面,确保异地合作伙伴,明确与他们合作的方式,推广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现阶段的社会及行业背景下,复制是最常见、最广泛采用的规模化途径。第三是政策宣传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特定的公共政策或法律法规,使其向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如果公益组织希望政府采纳我们的解决方案,一般要求经过专业、严谨和一定规模的试点试验,能够清晰地证明项目成效,并且具备大范围推广和应用的可行性。一旦政府采纳了,公益组织仍然可以作为辅助者、补充者、建议者等角色,持续地关注和行动。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营养改善计划”。自2007年起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进行政策研究,并通过试点实验推动贫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最终被纳入中央政府的扶贫战略部署。当然,政策本身是多层次的,有国家层面,也有地方层面,有法规规章,也有工作文件等,公益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定位,从切实可行的地方着手,积极推动政策的优化。第四种是商业采纳,如果一个公益项目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又能找到自我造血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考虑用商业的手法来解决社会问题。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它的模式证明了向贫困人群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以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是可行且具备盈利能力的,因而吸引了很多商业银行和投资人进入这一领域,大大扩展了服务规模和效益。另一个常见的模式是公益组织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盈利点,以社会企业的模式来运营。好公益平台上的“童萌亲子园”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通过收费服务的模式,为社区0-3岁家庭提供家门口普惠式的早教服务,实现自负盈亏。第五种是机构扩张,通过机构自身组织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大服务规模。在机构扩张的路径下,中心机构通过“直营”的方式持续开展服务,优势是便于质量监督与品质保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需要强大的管理运营能力,并且扩张的天花板效应也比较明显。 如上几种路径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可行方式。同时,推进影响力规模化的路径也不是唯一的,我们观察到不少伙伴会综合不同的路径进行多元的尝试和探索。毕竟没有所谓最好的路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好公益平台的产品遴选标准很多填写过好公益平台申请表的朋友都会“吐槽”申请表比较复杂。其实申请表中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在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想清楚推进影响力规模化所做的若干准备工作或前提条件。那么这些问题都来自于以下五个产品遴选的考察维度。

△ 好公益平台的产品遴选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领导人。在每一个推进影响力规模化的公益组织背后,都是一群落地实施的“小而美”,那么这个协作网络的集合就会放大我们的社会影响力。所以我们会充分地考察一个机构的领导人推动所定位社会问题解决的使命感,是否有雄心做这样的战略选择,是否有开放的胸怀拥抱挑战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领导人的智慧以及团队上下做这样选择的使命感,是决定你的脚尖朝向的问题,剩下才是“跑得快慢”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领导人能够为公益产品的规模化带来一定的资源支撑。第二个维度是产品质量和复制经验,我们希望您向平台申请的公益产品是机构的核心业务,且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我们还希望该产品已被证明可以为受益人带来改善,或者能够解决所聚焦的社会问题。如果已有该产品/项目的评估报告可以分享给我们(第三方评估或自评均可)。

△ 2020年度好公益平台产品遴选流程第三个维度是规模化战略的清晰度,即对公益产品规模化有决心和明确的愿景,对服务目标群体规模有清晰的匡算,且目前规模化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有明确的复制路径和对落地合作伙伴的要求等。当然,这些回应在当前不一定是完美的,随着实践的开展还会不断地更新迭代。第四个维度是实现规模化战略的潜质,从团队能力、内外管理及资源、政策环境多个角度去衡量申请团队是否拥有对实现规模化的战略思考以及是否具备相关能力。这首先要考评该机构的执行团队是否与决策层达成共识,因为规模化是整个机构的战略,涉及到内部的任务分配、管理模式、财务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机构应具备可持续的筹资模式,确保产品的规模化能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同样不可或缺,比如规模化路径是复制的,要注重通过与落地伙伴的合作及时获取项目实施的数据信息,以不断地进行反馈评估,持续优化项目的落地成效。第五个维度是与好公益平台服务的匹配度,也就是说,好公益平台会充分采集并尊重申请机构的发展需求,然后会考量是否能发挥平台支持服务的效能。当然,好公益平台的定位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型项目,而非资助主导的项目。好公益平台会帮助入选的机构协调、链接一些资源,但实际对接需要各机构独立部署和准备。此外,入选的机构也要同时承担相应的合作义务,包括与好公益平台联合传播、及时进行数据反馈等。双方平等合作,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期待好公益平台和推动影响力规模化的品牌产品机构能够实现共赢,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和美好社会的构建。此外,好公益平台秘书处正在积极筹备《影响力规模化通识课程》,计划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敬请期待!

来源:新华号 好公益平台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