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为严格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行耕地占用平衡制度,有效规范补充耕地项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济宁市将率先在全省建设使用补充耕地的全过程监督平台。平台既有电脑端管理系统,又有手机移动端应用程序,从项目的建立、实施、验收、入库、后期管理到指标交易,都实现了在线处理和监督。
在平台规划建设过程中,济宁市系统对各环节的材料要素、审查点和管理流程进行了梳理,将生态保护红线、森林资源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业务数据层纳入全过程管理。依靠平台建立项目会审制度,11个相关部门、单位根据职责进行项目合规性审查,提高了审查效率。今年第一季度完成补充耕地项目指标,入库2.19万亩,提前9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另一方面,济宁市建立了后期机构管理定期核查制度,县级平台制定了定期核查模块,每季进行自查,并对忽视、改变用途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整顿。市级平台综合利用铁塔摄像头、无人机、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结合战场制工作,以内业判读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验证,实现管理日常化、验证正常化。
平台还制作了指标交易模块,将平衡指标交易协议等资料全部上传记录下来,自动生成指标交易台帐簿,记录了县市之间的指标流入流出情况。同时,将指标交易模块与耕地保有量模块相互连接,实现耕地保有量的动态管理,帮助高效、快速地完成相关管理工作。另外,定期验证结果显示,济宁市运营平台将补充平衡指标与具体地块挂钩,对补充耕地地块进行“红、黄、蓝”三色管理,没有问题的地块用蓝色表示,整流地块用黄色表示,限时未定地块用红色表示。对于标有红色的地块,《山东耕地保护动态监督系统》的暂时性等面积、等生产能力将冻结相应数量的指标,迫使县级整治,使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记者杨柳特派员郭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