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导一人、学生一人、《全国垄断专业方向》——2015年,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家“科幻文学博士点”诞生于北京师范大学。
2019年5月30日,“中国第一位科幻博士生”姜振宇和他的2016级校友弟弟肖汉顺利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两位博士候选人的论文可以圈出来。“这次答辩委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丽对南岛记者说。
5月30日,姜振宇(后排中)、肖汉(后排左一)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这个好消息在科幻圈里不断引起震动。刘慈欣和霍景芳接连获得《雨果奖》、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大成功后,本土科幻研究高层人才培养也走出了一条道路。
对此的培养结构是拥有创业和景云之功的姜振宇和肖汉的博士生导师、现年56岁的吴岩教授。在他创造的平台上,热爱科幻的年轻学者们成长起来了。
国内本硕博科幻课程都是他首次设置的
说起中国的科幻教育,不能绕过北京师范大学。吴岩最初被称为科幻作家,后来成为当代科幻理论界的代表人物、世界中国科幻协会首任会长,参与创立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从小开始,吴岩就决定过“科幻的生活”。1978年,16岁的他发表了第一部科幻作品后,从1986年到1999年三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他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育管理学院完成本科硕士教育,本科毕业后留在教育管理学院任教。
吴岩。
吴岩一直想分享自己对科幻文学的认识。1991年,正好北师大实施教学改革,让教师跨学科开课,他在中文系王太太教授的帮助下申报了“科幻阅读与研究”公选课。这是国内综合性大学第一门本科科幻课程。
“当时最多的时候,一学期有600多人报名听课,我们北师大最大的礼堂可以坐500人,所以我每周要上两次课才能覆盖所有学员。”吴岩对南岛记者说。“这个课程开了十年,影响很好,很多学生后来成为中小学教师、记者和编辑,为科幻的恢复做了很多工作。还有一些人成为了科幻作家,如星河、杨平等,现在被广泛认可。”
2003年,中文系副主任王千根教授正式邀请他兼职,创立了硕士水平的科幻教育,吴岩欣然赴任。“本科阶段是通吃嘛,让大家都能理解和欣赏。到了硕士,我会努力提高一些,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约翰f肯尼迪。)另外,作为国内第一家“科幻方向”的硕士点,挂在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的儿童文学系。作为专门研究这个方向的唯一导师,吴岩在撰写科幻理论丛书编辑、《科幻文学论纲》等学术著作的同时,还开始讲授科幻文学理论研究、中西科幻比较研究、科幻名著选读等课程。
按理说,这些科目是科幻硕士和儿童文学硕士的专业必修课,每届选课的申请人数在10人左右,但实际人数至少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很多“编外学生”从头到尾都在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姜振宇和肖涵都是这样的骨髓旁听生。
“对于北京的科幻迷来说,去吴老师那里蹭课是非常礼仪的行为。”姜振宇说,他在浙江大学中文系读本科的时候,对此颇有耳闻。肖汉当时在北师大读研究生,“蹭课”的条件更方便。他还记得,每当吴老师开课的时候,喜欢科幻的年轻人都会聚在一起,对既定文件轮流发言,最后吴岩老师总结要点,气氛变得火热和深刻。
因此,吴岩晋升为教授后,招聘“科幻博士”和扩大高级人才培养机制的愿景于2015年首次实现。虽然只有一个计划名额,但当时吴岩仍然对媒体说:“情况比以前好多了,至少不会报考武门!”说。
中国第一个科幻博士生成长为爱好
这个“全国唯一”的花园到底吸引了哪些人?从博士入学之初开始,1989年出生的姜振宇在科幻界以外受到了探索的关注。他从小就对科幻着迷。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文学理论有同样一贯的兴趣。
2018年11月,吴岩师生出席第9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姜振宇对南岛记者说,本科期间花了很多时间。
读文论,边读边思考:“这个理论能不能用来解释科幻?”结论往往是,“好像差了那么一点。”久而久之,便有了发表己见的冲动。2011年第二届“星云奖”期间,姜振宇作为唯一的本科毕业生在会上发言。这也是他第一次与吴岩碰面。2012年春天,已经确认到中国社科院读文艺学硕士的他,开始利用这段空闲干一件“大事”:将中国知网上所有讨论科幻的论文都下载下来,逐篇研读。“大概一千多篇,我每天读十来篇,一直读到9月份开学,”他说,“收获很大。而且让我养成了对国内科幻研究前沿保持关注、记录和分析的习惯。”
姜振宇由此发现,2012年之前的华语科幻研究,处于极不均衡的状态。以北师大吴岩为中心,当时海内外研究者对相关理论问题的发掘、探讨已相当深入,包括《Science Fiction Studies》《南方文坛》在内的中英文学术期刊相继筹备或推出中国科幻研究专号。但与此同时,还有海量的研究文论散布在中文、外语、哲学、电影、粉丝研究等不同的学术框架内,难成系统。
正式读研之后,姜振宇一边在北师大的科幻硕士点“蹭课”、积极参与科幻相关活动,一边在本专业的研究中,寻找符号学、叙事学等西方文艺理论与国内科幻文学创作的“沟通可能”。
比姜振宇晚一年考上科幻文学博士的肖汉,同样对这个深造的机会“图谋已久”。2011年,肖汉在河南大学文学院读大二时,就因为想做科幻研究而与吴岩相识。保研到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之后,他主动寻找现代文学史与科幻小说的交叉部分,硕士论文选题为晚清科幻小说中的“疯狂科学家”形象分析。
2016年,肖汉硕士毕业,凭借扎实的知识积累敲开“吴门”。与师兄姜振宇钟情文艺理论不同,文学专业出身的肖汉选择继续做史料研究,他说,“我比较喜欢去挖一些被大家忽略的新东西。”
相较于硕士阶段,“科幻博士”更强调研究能力,关键是要做出精到的学术成果。吴岩对记者介绍,除了讲解学科研究和创作前沿,实际上他很少给博士生上课,“几乎就是让他们看书、写点东西。”不过肖汉补充,他们在课堂之外还有读书会,导师会带领科幻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精读原著,探讨相关问题。
至于学位论文选题,同样贯彻“学生本位”。姜振宇说:“吴老师更多地是想让我们自己去走自己的方向。因为,他是中国科幻发展的参与者,对于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立场,他不希望以此来限定我们的思考方式。”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这样一位“活历史”在身边,年轻的科幻研究者又能从中得益——“他会给我们提供‘现场感’,让我们注意到一些被历史语境所掩盖的核心问题。”
师徒三人组的科幻“火种计划”
经过为时四年的探索(姜振宇由于个人原因推迟一年毕业),今年5月30日,北师大科幻文学博士点举行了首次答辩会,两位博士候选人均顺利通过答辩,即将“出师”。
他们的导师吴岩难掩骄傲。5月31日晚,他对南都记者说起:“姜振宇做的是‘科幻现实主义’,这是中国科幻领域中少有的、被不同人反复提出的创作观点。他把它梳理清楚,区分出不同的流派,并探讨社会大环境和个案作品之间的关联,做得不错。另一位同学肖汉做的是‘新中国前十七年的科幻写作’。他的考证和分析,我也比较满意。”
而用两位同学各自的话说,姜振宇的收获是透过纷繁多样的科幻作品形式,找到了中国科幻作家在更深层面共同遵循的传统;肖汉则是在1949年至1966年出版的书刊中,发现了120篇左右的科幻作品:“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可视电话、移动支付,当时都被超前地描述过。”
有此学术成果在手,两人都不用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事实上,姜振宇已经属意西南某高校,肖汉也准备留任高校文学院。
然而,刚刚顺利开局的中国科幻博士教育,已然按下了“暂停键”。
随着2017年,吴岩调任深圳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从2018年起,北师大不再提供科幻文学方向的博士教育,而南方科技大学尚未设立科幻方面的硕士或博士点。在姜振宇和肖汉毕业后,北师大2017级的2名科幻博士生(其中包括1名国际留学生),成了现阶段的“硕果仅存”。
对吴岩来说,虽然博士培养的暂停不无遗憾,但新的学术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可能。他成立了国内首家研究想象力开发、预测科技前沿的跨学科机构——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又面向本科生开设旨在培养科幻作家、编剧、科幻产业从业者的艺术类课程,孵化新作品。与此同时,他还在尝试将科幻教育下沉至K12阶段,让中国的下一代能从小学课本中读到科幻、接触到更多的科幻元素……
谈到未来,吴岩师徒均充满信心。吴岩赞同刘慈欣的一个观点:“先有科学知识,才能看科幻。”近年来,中国人的科学素质不断上升,技术革新越来越深地浸入日常生活,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国的科幻受众和市场早已现出蔚然之态。姜振宇说:“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是世界科幻发展的下一个中心。在创作实践方面,有一批作家表现出了非常强的潜力,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也比较清晰。科幻专业‘对口就业’的机会很多,甚至有点太多……”
年轻学人正在各地生根,夏笳等人已是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也开始设立科幻相关课程。
“我觉得应该呼吁更多的学校去开设这个学科方向,”吴岩说,“无论是研究方面还是创作方面,现在都缺人才。”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