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区海城小学自2017年9月1日办学以来,秉承“人人精彩成长”的学校理念,对保安教育继续进行战略部署,以实现“良好理念、良好空间、良好课程、良好团队、良好生态”的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实现“刘裕有线教育、刘宇桥”。
办学4年,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大象、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一等奖、海城小学50名教师在各级大赛中获得158多人。在2020年宝安区青年教师教育基本功大赛上,该校共获得教师50人、教师14人、学校代表大会、班主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道法、劳动、综合实践等9个领域的4项特等奖、6项一等奖(保安(学校荣获宝安区2020年小学青年教师教育基本功比赛“优秀组织单位”“青少年进入科学世界”科学实验室嘉年华活动组织单位、宝安区小学生健美操、啦啦队比赛最佳组织奖。
项目分层,成长“探索”
海城小学在集中力量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创新项目进行分层,探索教师的“成长”路径。为了促进教师的深度学习,学校开展了“声音”的长系列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语言表达和应对情况的能力。通过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本课程及学科活动的研究开发,培养教师的课程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些活动因人而异,可以根据需要将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个性定制。
“第三次第三次帮助”,增长可见。
学校通过“三次三组”让我们看到教师的“成长”结果。为了培养具有“成长力”的教师,该校以思维力、学习力、创造力、凝聚力、系统规划、分层为中心,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成长计划-成长实践-成长成果”的三阶段培养模式、“自助-互助”研修进行研修。
突出“序列”和“系列”课程的特点
学校课程设置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实现“系列化”和“系列化”。比如学校主题课程,以儿童认识世界的广度和认知能力为半径,扩大深度和广度,增加难度,形成纵向序列和横向系列发展的具有“成长”特色的课程体系。整个小学的行为成长、爱情成长、思维成长三大主题形成纵向顺序成长。每学期又分为四个小主题,形成水平系列的增长。
遵守“高级”和“项目”发展目标
学校高度关注学生的高端发展,通过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构建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数学扩展过程是在“图画书”、“工具”、“问题”的运用下分阶段实施的。此外,学校还开发了阅读、表达、实验者等融合过程。关注学生社团活动,利用“成长节”让社团的学生以“小教师”的身份表达和外部化,提高学生的表达素养。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申报“东南优秀少年”,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中取得成就和发展。
通过专家改进学校课程
wQmZMMUKAHjrKyYie8CN2JEN2rE%3D&index=4" width="640" height="427"/>2021年5月学校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与宝安区人民政府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学校课程发展”项目。依托中国教育学会、东北师范大学的专业团队,通过理论与经验的深度融合,探索学校课程建设的新样态,开发与建构适合儿童的课程体系。学校基于生命与生活基础支持下“生长教育”的教育哲学和坚持“儿童立场+个性发展+生长可见”的课程建设目标,建构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课程,形成了“双S生长课程”逻辑系统。
借助德育四大创新“浸润式”课程
即入学启蒙、品行养成、项目主题和社会体验四大课程,其中入学启蒙课程包含有“我是小学生了”主题课程、常规大比拼、朱砂启智等旨在为学生入学适应所创建。“春种、夏食、秋务、冬艺”劳动项目课程,分年级任务、分时间阶段进行不同的劳动情操培养,将劳动的基因与课内课程、实践课程相融合。
信息融合,管理、评价显成效
学校智慧管理应用系统以阿里钉钉为载体,用一个APP打通学校教学与管理各应用场景,不仅实现了统一基础数据、统一身份认证;还解决学校多个系统各自独立,入口不一、账号不一、数据不共通等实际应用效率较低等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的OA办公。
2021年5月,学校以“基于大数据采集的可视化综合性评价改革”为切入点,入选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打造以师生生长评价为驱动,评价模型与学校办学目标深度融合,协同教学与管理各场景汇聚成校园基础数据中心,构建学校数据支撑体系,外显学生生长轨迹,为教育教学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教育教学从经验向科学转变。
学校被评为深圳市首家阿里云智慧教育战略合作学校、阿里钉钉示范校,并立项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成为深圳市创办时间最短的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授牌为深圳市首批中国科技馆合作学校。学生生长评价系统被作为典型在《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基础教育)》出版,列为2019年广东省信息化融合创新推广培育项目和广东省信息化融合典型案例。
在科研基地中期检查中,学校国家规划课题成果被推荐作为省、国家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近期,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项目、宝安区工会创新奖第一名、共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课程发展”项目试点单位,以及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家校合作,育人、沟通提效能
学校首创“家校社协同共育智慧平台”,将评价变成了为“绿树”生长积累能量的游戏与任务,通过任务清单和游戏化形式,不仅将学生在家、在学校和社会中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社会贡献等一一记录在智慧平台中;家长通过参与学校的四大课程和四大活动可获得宝安区能力,在社会上的义工活动等也同样可以为儿童的生长贡献能量,使得学生得以生长。让家长民主地参与学校管理和学生活动,在平台中记录并赋能,则激发家长与学校统一思想,让家长成了学校教育的合伙人、支持者和拥护者,形成真正地合力,使得儿童的教育事半功倍。平台的建设便能更加方便家长直观、可见和清晰儿童的生长状态,明确学校的教育发展情况,将家长和学校的育人效率实现了“1+1>2”。
基于“双减”背景,为协助家长在家能科学、合理、有效陪伴孩子,学校尝试建立家庭生长实践作业资源平台。学校教师将如何指导学生在家阅读、做题、运动等做成微课视频,把这些资源上传平台,供家长们参考,家长有法可循,学生有事可做。
【撰文】刘倩
【通讯员】陈永畅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