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门诊申报选址】超过了“批准机关”诊所建设的高潮多久了?

时间:2023-02-25 23:13:4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者:杨瑞正

编辑:诊所在中国医疗网络的最末端。但是,由于一张文件,多方开始增加对诊所的关注和投入。

2019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与其他4个部门联合发行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在这个行业被称为“中国医疗改革过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被医疗行业搁置后,医院、医生、社会资本也相应地迎来了一次选择。

在顶层设计逐渐开放的背景下,各方如何引进?健康界对政策鼓励方向、医生执业现状、诊所运营事故等进行了调查,向读者一一揭示了诊所生态现状。

这一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

在中国开诊所有多难?也许应该说“抢”得到地盘,交房租,“政府可以通”。

开诊所所需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需要经过选址、工商登记、安装批准、装修、环境保护、消防、注册登记、发证等7个过程,程序复杂、耗时长、门槛高,使人望而却步。

尽管如此,作为北京和河北四家儿童专业服务机构的掌舵人,扎回派仍然对诊所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他看来,诊所的发展是沿着分级诊疗的轨迹发展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受到鼓励。

5月13日,最近的奖励政策在业内掀起了波澜。当天,国家卫健委与其他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议批准在10大城市开设诊所,从而简化了准入程序。根据示范经验,在完善诊所建设和管理途径后,正在全国推广诊所批准政策。

批准解除了,“自会派”能为诊所的“准生证”经受考验吗?

审查制的复杂性

回想开诊所的过程,友合诊所联合创始人成秋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复杂!"没有不复杂的地方。"

以前,申请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申请批准、施工建设、注册登记。看起来只有三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很麻烦,每一个阶段完成后,相关主管部门都会进行现场验证,提出修改意见,完成合格,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程序。

“租下小区外的房子后,卫生当局首先批准了2个月,消防部门批准了2个月以上,环境保护进行了3个月以上,城管批准了几周。此外,工商、税务公司、处理结束近一年了。”从2012年7月开始组织诊所的李英明直到2013年12月25日才获得工商执照,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他说证件不是长跑,简直是长征。

诊所批准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修订)》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度,实际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不同。)

诊所批准程序每晚一天,就意味着投标人多付一天房租。嘉会派对此印象特别深。“例如,诊所选址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先得到附近居民或同行的同意,必须先租用场地。”他说,从选择诊所位置到通过审查需要6个月以上的时间,整个过程需要3 ~ 4个月,多的话需要1 ~ 2年。各部门转战申请,审批人应分别提交一套申报材料。"每次提交申报资料时,总有不符合规定的资料."李永明的不满是,在申报资料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一次性通知?

有关部门在验收时似乎快得可以在一天内给予答复,但困扰性骚扰的是“如果不符合验收规定,就要重新整顿诊所。甚至要整顿很多次。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完全无法掌握。”(时间) (时间)。" "

选址困难,资料反复提交,纠正次数不确定。在实际开设过程中,每个诊所的困难都不一样。总的来说,审批缓慢集中的原因包括场所不遵守、基础设施准备不足、排污不达标、民意调查不合格等。另一方面,在吸引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人为的拖延、故意困难等现象。

文件制度来了

让创业者燃起希望的有两个通知:2018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和2019年1月发布的《关于优化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两份文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设立了批准和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二次认证合并”后诊所批准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制度,实际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不同。)

有趣的是,《关于优化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提出,300平方米以下的医疗机构设施不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文件手续。对环境影响小、不需要环境影响评价的医疗机构项目实施环境影响登记表记录管理。

显然,对于诊所来说,国家的推进越来越快。5月13日《意见》明确了诊所的设置审查

批改为备案制管理。《意见》发布一个月后,6月12日,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要求2019年底前出台省、市、县优化社会办医跨部门联动审批实施办法。这也意味着,审批时间将再次被缩短。

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9月底前,各试点城市要启动试点工作。健康界多方采访发现,关于地方性细则目前各试点城市尚在讨论阶段。但可以明确是的,诊所备案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置,条件、标准、门槛仍然存在,不过流程和手续将明显简化。

值得借鉴的是,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至此,中医诊所开办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只需经过申请和发证两个环节。“申请人只需在办公大厅提交材料,材料合格即予以核发备案证。”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桦告诉健康界,只要申办人递交的房产、诊疗科目、人员资质等材料符合要求,中医诊所备案后就能开业。“中间也不需要审核消防及环评等部门的相关证书。”据杨桦介绍,中医诊所备案制甚至最快可以实现当天发证。但备案通过的诊所,未来增加诊疗项目或者更改法人时,都需要重新备案。

中医诊所备案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制图,各地实际情况或有所不同)

和鼓励中医诊所发展轨迹相似,按照《意见》要求,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举办诊所的,报所在地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在此过程中,盛蓓所担忧的反复整改、验收过程,将不复存在。在贾会波看来,备案制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压缩了办事时限。“原先走完一套流程最少3个月,甚至一年,而现在可能只需要几天。”

解开规划“死结”

其实,在想开诊所的胡柯(化名)眼中,审批流程繁琐之外,还有一个始终没有被彻底制服的拦路虎:区域卫生规划的“死结”如何解?

胡柯来自上海,是早已从体制内辞职的神经外科医生,在组建医生集团后,2017年他向当地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申请开办诊所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规划。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也就是说,要看这片区域是否有开诊所的“名额”。

即使通过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亦有许多暗礁在前方候着:人员配置、仪器和设备配备、诊所面积……对于这些条件,《诊所基本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

由于医疗行业的行业特性,政府层面希望能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然而这份苦心,从实际操作层面,也惹来了一些“专业性”的非议。

“按照规定,诊所要不小于40平方米。在一线城市,其成本很高,十平米就不能看病?”

“一个医生,难道不知道要配置哪些医疗设备?”

……

其实,对于诊所的规划限制方面,政策其实早已“松绑”。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但因发展轨迹不一,这一鼓励措施尚未在所有地区同步。

此次发布的《意见》中再次明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不作限制。这也意味着,各地根据新的意见制定细则后,开办诊所均不应再出现“等名额”的情况。这相当于从根本上解开了“设置规划”的死结。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指出,调整诊所基本标准,从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

考验医生“真本事”

诊所数量增长统计表(2014-2018年)

过去几年,尽管在诸多层面仍感到受限,但数据显示,诊所以每年至少7000家的数量在增长。而诊所备案制的新政刚刚出台,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就已经收到5份诊所开办申请材料。可以预见,在政府层面主动松绑后,诊所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周期已在眼前。

备案制无疑吸引更多医生进入市场,但同时更考验医生“真本事”。

《意见》明确,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而在原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诊所基本标准》中,对于开办诊所医生的要求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其中并未要求医生开办诊所需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由此可见,《意见》提高了开办诊所医生的资质和能力要求。

“由抓设备转变到抓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对诊所的事后监管一定会更严。”看过文件后,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对未来趋势发展,有了初步判断。

张强所指的“趋势”着实明了。《意见》指出,诊所要建立信息系统记录诊疗信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诊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实时监管;同时,《意见》鼓励试点城市创新思路,将诊所开办状况作为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建立联合惩戒长效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诊所审核监管重点已经转移到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上。

那么,在破解“一管就死”的同时,如何避免“一放就乱”?采访中有诊所从业者向健康界表示:诊所放开过快,容易产生医疗质量参差,甚至恶性竞争。对此,张强则认为竞争是件好事:“患者始终会追求更好的服务,能力不足的医疗机构会被淘汰。”

从顶层设计开始,医生开诊所的政策约束已被逐步解除,张强研判,诊所会大量崛起。在此过程中,如何持续监督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是卫生健康部门首要任务。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