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义工申报理由】志愿者发言|从博物馆爱好者到博物馆志愿者

时间:2023-02-22 01:04:3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21年9月25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这里见面”——第五届(2020-2021年)志愿者工作总结和表彰会在网上举行。会议上三位志愿者代表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和你一起分享。

志愿服务之路充满了沿途的风景

彭田

志愿者身份证号码:V- 2017060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志愿者解说组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大家好,我叫小鹏川。预报都配得上老师。所以也有人叫我“老师”。巧的是,我在大学的时候给寝室人发外号就是“给老师”。那时候,初生牛犊经常聊天,让人产生肚子里有墨水的错觉,所以可能得到了这么好的名字。但是到了预报,我才知道什么是不露山不露露水,什么是“福有诗书,有磁化”,什么是真正的老师。

我在2017年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算起来花了4年时间。神奇的是,我留在清华大学,从硕士读了博士,脑子也越来越凉了。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从时间上看,我好像有资历,继续预报和志愿者关系,但工作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预报志愿者组的很多老师都能讲好几个展厅的内容,所以我不一样。现在常设展览只能说一个。这是我之前能说的展览到期后,前任组长催促我们赶紧找“下家”,做好失业再就业工作后,预报才没有失业。接着在各种特别展上说明混合饭,到现在为止可以苟活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别展毫无例外地坐满了观众。从阿富汗宝展《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到陕西历史文物展《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展《归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所有的解说都团团围住,在展厅里走着,但事实上,这不是我预报描述的正常状态,也不完全是这样。

我第一次进入预报时解释的第一次展览是《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因为这个展览是安静含蓄的展览,所以竹简太朴素了,或者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没有出门,而是去了旁边的展厅。毕竟,谁不喜欢漂亮的衣服、干隆爷爷喜欢的陶瓷书画和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桌椅呢?竹简似乎无法逃脱被捆绑的高阁命运,所以找不到在服务时间能听到的观众,假装在展厅看风景。一开始我说的最多的话是:“你好,我是博物馆的志愿者。你能解释一下吗?”“语气卑微,态度真诚,有时观众很高兴能做出解释,但也有礼貌地拒绝的情况。我会反思我说话的口气是不是太像营销,是不是骗子。总之,在“清华帝”展厅里,听众少才正常。所谓的“干死,浸水的浸水”。所以,习惯为5、6人提供VIP解说服务的我,在面对20多人时,能想象那种恐惧和压力吗?一双眼睛都盯着你,你首先担心哪里说错了。十多人将同时扩大这个错误。作为一个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有些事情是缺乏经验的。90年代以后,社会恐惧也是现代人最常见的“难以言表的隐遁”。

所以我很高兴我加入了预报,在这个“清华人”展览结束后,我接触到了更多的展览。能沉着地面对这么多人进行解说的时候,不要惊慌,这是我在预报中这几年锻炼出来的成果。有一次,一个观众发现我还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问我为什么想做志愿者。(约翰f肯尼迪,教育)我想了想,读书总是面对着书和电脑,久而久之,感觉和人越来越远了。我现在至少周末有时间在博物馆里和人说话。让我多说话。否则我会害怕我的沟通能力退步到难以想象的程度。

我也很庆幸我能在预报中遇到这么多优秀的同龄人和前辈。我们来自不同的职位和专业,可以说彼此的共同点很少,但是因为预报,原来平行的线有共同的交点。这里的老师都是人才,说话也很好听。我们不仅分享交流展示知识,互相学习,还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看到了老师们隐藏的样子。

当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发言的时候,我很高兴知道我怎么能让德在这里的老师们听到我的话。我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没有人能真正代表谁。但是每个人都是预报组的重要成员。我在预报中成长到一定程度,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能成为代表,就像一滴水不能代表海洋一样,但能让人联想到海洋的清凉。最糟糕的是,我也可以用自己的经验为新加入这个团队的老师们树立不构成任何压迫威胁的路标。我指的路沿途会充满风景。那不一定容易,但回头看能充满成就感。也许在未来的一年或更长时间里,你会获得能力提高、知识增长、更重要的是志愿队的友谊,以及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此时站在艺术博物馆里,我想起正好在展的《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中,有这么一份文件,是梁思成与另外两位学者联名写给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信,信里提到要建立艺术研究所,同时筹备博物馆。70年过去了,这个提议终于实现,而艺博在短短的时间里,见证了多少观众怀着对艺术、对美、对文化的崇敬踏入这里,念及于此我想梁先生也应当欣慰,我们既然享受到了前人所筹谋的成果,便有天然的一份责任回报,所以我最后愿与老师们共勉,在新的一年中为观众奉上诚意满满的讲解,在微小处亦能发光发热,不断地成长。

谢谢!

从一名博物馆爱好者

到一名博物馆志愿者

陈 茹

志愿工作证号:V-2018043

《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设计乌托邦 1880-1980:百年设计史/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等五项展览志愿讲解员

各位志愿老师大家好,作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做志愿者以来的感受和喜悦。在这么多老师面前讲话,大家能看出我的忐忑和紧张,但是我非常地骄傲,也非常愿意和新加入这个大家庭的同仁们分享我的感悟。

忐忑,是因为台下的志愿者老师们有一多半都是我的老师,我从你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经验与知识。从怎样在公众面前放下紧张的情绪,落落大方、清晰准确地表达,到针对每一件展品的各个知识层面的专业引领,无不沁透你们的热爱与关爱。骄傲,是因为在紧跟艺博的学习和实践中,我没有掉队,我为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博物馆志愿者一直在努力。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博物馆多,记忆里大人有时间就会带我去,连玩带看。我喜欢看千奇百怪的真实的历史留下来的东西。留学的时候,我的房东是一个独居的法国老太太,她也是一个博物馆迷。每逢周五晚上她都会问我周末有没有安排,如果没有,一般我俩都会背上一根法棍,把整个周末奉献给离我们不远的卢浮宫。可能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真正迷上了博物馆。再后来,每到一个地方,计划里的第一项永远是雷打不动的博物馆参观。从奥赛的印象派到普拉多的戈雅和委拉斯凯兹,从仅有一件展品的沉船博物馆到由一群博物馆组成的柏林博物馆岛——太多了。那时候,疯狂的程度是:排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就行了。

后来,我开始有了需要,很多东西看多了看不明白,不了解背景,不了解艺术史,参观博物馆就是在一遍遍地看别人说的“美”,在看热闹。我特别想看明白每一件展品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有时会查一下,有时会买书看看。再再后来,我开始在博物馆蹭听,有各个国家的导游、给孩子们上艺术课的老师还有专业的讲解员。听着操着各国语言的人,用自己对美的认识,讲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把我听明白的枝桠点滴融入对作品的理解。在一件件真实的作品面前,能够听到专业的讲解,对喜欢他们的观众是一件莫大的幸福。可是,对于一名散兵游勇,我大部分时间是自己拿着小册子默默地参观。那时候如果能碰上有讲解的人,感觉特别幸运。博物馆的讲解于我意义非凡。

2018年,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招募志愿者,马上投递了申请,非常幸运地成为艺博志愿者团队里的一员。

我特别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参加小组学习的情景。瓷器组王春红组长事先让我们每人选一件瓷器作为讲解内容,把所选展品的所有信息,包括工艺、历史、发展、传承等,要求自己在家里搜集整理好并能够脱稿解说。我用了整整一周时间认真准备,但是后来一上台讲就变了味儿,磕磕绊绊不说,很多重要信息因为紧张早被大脑自动屏蔽。不到二十分钟的展示,汗流浃背。但是,这一次的培训我的收获极大。春红组长请来了端庄优雅的王燕斌老师,妙语连珠的岳彩凤老师和大百科全书何颖老师,她们对我们的表现一一肯定后毫不留情地指出毛病。最后,还分别做了知识体系的概述及标准的演讲台风展示,细致到了着装的要求。这节课我的收获特别大。

准备好了讲解内容和能轻松自然地讲解是两回事。对于从来没有公众讲解经验的我来说,突破公众讲话这一关是郭继伟老师教我的。我第一个考的展厅是“跨越大西洋的艺术”。我把整篇展词一字不拉地背诵下来,但开始讲解时无处安放的眼神和双手还是让我异常慌乱。郭组长亲自示范讲解技巧,并且用特别轻松的语言方式教我如何把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我们大家都熟悉郭老师的演讲风采,建议容易紧张的同学现场学习。

常设展厅里我最害怕考的就是中国古代书画厅。中国古代书画门槛高,历史发展悠久,门类庞杂,还参入了各种思想体系,想要入门绝非一日之功。张德忠组长举办的大型艺术分享活动,安排每个组员深挖一个艺术家,做了四五十个有深度的组内分享,更有王东华老师、刘慧老师和李梦纯老师做了细致的文脉梳理,这些有意义的讲习帮组员们穿起了一道清晰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大脉络。让大家学起来轻松许多。更不能不提到强大的郭依群老师和黄凯老师,他们堪称强大的资料库,为大家随时提供一手准确的学习资料。

在过程中学习,在深入中提高,审美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我们的志愿者老师个个真性情。热情洋溢自不必说,讲到情深处,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让我共情。每位老师每一次的讲解都是深深地打动自己然后感染周围。哪一个老师不是这样呢?我真真正正地喜欢我们的集体,在志愿服务中遇到困惑时,总有志愿者前辈一一解惑。

我经常会反问自己,“坚持”比“热爱”难得多,那么我能一直坚持把志愿者服务做下去吗?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在艺博做志愿者工作时遇到的困难。我在导讲《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期间突发重病。之后,病情反复,住院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我特别沮丧,工作无法继续。既然去不了外面,就静下心来把好多没看完的书认真阅读完。先把王伯敏的《中国绘画通史》看完,然后再根据里面的大量信息,补自己传统文化漏洞,有一阵子忙得不亦乐乎,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也学不完。在养病期间,认识我的人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个病人,我深知其中的原因。我踏入了妙不可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门槛。

2020年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国家大力度有效的疫情防控,让志愿者工作在年末重新开展起来,我开始跃跃欲试想回到志愿者队伍中。只是家人的反对声音比较大,他们坚决认为我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自己都还需要照顾,怎么去为别人服务?是呀,我能行吗?在我的保证下,几次实验性的讲解工作后,他们放下了担心。先是《童思妙笔·耕绘奇境——西方插画师作品展》,然后就是一场场高水平的展览:《妙曲累珠——曲格平先生书画收藏捐赠展》、《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设计乌托邦 1880-1980:百年设计史/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每一次入组学习,仔细研读组长发下来的文献资料,感觉回到了学生时代,让我更加的快乐阳光及健康起来。心之所往向阳而生,艺博有无形的磁场吸引着我。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成为我喜欢做的事情。

朱光潜先生“谈美”的一段话,和同仁们分享。他说: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未始不是一种缺乏。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未始不是一种缺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坚持的理由。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我想,我会努力地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者坚定的走下去。

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作为志愿者的点滴,祝清华艺博5周岁快乐!

志愿者精神会发光

陈凤红

志愿工作证号:V-2016087

《设计乌托邦 1880-1980:百年设计史 / 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特展志愿讲解组长

尊敬的领导和公教部老师、亲爱的志愿者伙伴们:

下午好!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我们如约而至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志愿者总结大会。很荣幸能在5周年之际与大家分享,内心忐忑不安,因为我与其他志愿者们相比差距还很大。但同时也非常高兴获得这份殊荣,这是大家对我的信任。事实上也很期盼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向清华艺博和各位志愿者伙伴们表达感恩和敬意。

我的研究生专业毕业于清华美院环艺系,一直从事设计教育行业,在2016年的一次课堂上得知清华艺博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毅然报了名,经过严格的面试,幸运地成为开馆第一批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员。我想轻轻地问候大家:这几年的服务快乐不快乐?尤其今年充实不充实?想必今年更多时候,老师们是左手拿着打印的讲解材料,右手不断地翻阅手机里的学习信息,在资料上圈圈点点,通宵达旦地准备。即使在半梦半醒之间也在回忆讲解词,突然GET到的点立马做好标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每一次顺利通过试讲,都需要平时多下功夫查阅和熟悉资料,才能做到面对观众讲解时百问不厌、周到细心。

回想和总结这五年的文化志愿服务,我最想谈什么呢?那就是为什么坚持、什么力量让我们坚持、什么样的能量让我们一直付出。五年不算长也不算短,但这份坚持有很多因素。

艺博人的温暖

五年的时光里,公教部的各位老师严谨负责、亲和体贴,始终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一声声关切、一声声叮咛、一声声问候,给予了志愿者们充分的信任、尊重与支持,她们的智慧和“美”,我们有目共睹。保安小哥拾金不昧千方百计地联系找到我的事情,也让我为之感动。这种如家人般的温暖深深地吸引着我。

艺博的艺术文化

清华艺博已经成功举办了70余个展览,260余场系列讲座、手作之美、艺博映话等教育活动,精彩迭出、美仑美奂。如此丰富且高质量的文化艺术盛宴,令人欲罢不舍甘愿付出时间去追逐,让我们拥有了在一起的理由和传播艺术的动力。五年后的今天,再回味为什么坚持?答案已然清晰——是清华艺博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大舞台让我们迷恋、让我们渴望,是清华艺博这个人性化的和谐大家庭让我们感动。周末服务时一餐热乎乎的饭菜足以温暖一颗疲累的心,节日时喜从天降的一份小礼物足以让我们从年初感动到年尾……感谢艺博文化的包容,多数展览都面向全体志愿者招募讲解员,这样的信任尤为激励我们去学习新知,同时又提供丰富的学习培训,使得讲解组的每位成员都跟随展览而进步。

艺博的志愿精神

除了馆方的美人、美德、美物,我从各位志愿组长们身上也学到很多。每位组长都具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她们身心投入、全力付出的精神感染着我。因为这些榜样的影响,今年6月份我被委任为《设计乌托邦1880-1980:百年设计史 / 比亚杰蒂-科尼格收藏》特展组组长,真正体会到了担任组长的付出与收获,并转化成巨大的成长——自己个人学好讲好不易,全组学好讲好更不易。当老师们都因现当代艺术设计不是自己熟悉的知识范围而犹豫不决时,我呼吁鼓励大家加入,因为我知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王燕斌、张德忠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以资深而自傲,对于我这样的新手,她们会私下提醒我的不周,悄悄指出我的疏漏,又会在组里大力支持我的工作。展览组里36位成员对我的信任也是我能完成此次任务的关键。

志愿者团队藏龙卧虎、学养深厚的老师们太多了,就像一本本大百科全书打开我各个方面的认知,我有种被落入高才华、高能量的圈层中,犹如未涉事的孩子一样仰望着每一位老师的感觉,我能做的就是服务好大家。张德忠老师总说感谢我,其实我应该感谢您打开我的志愿服务新世界,在任职组长期间从您那儿偷学来很多方法。天哥的超前和帅气、王东华老师的深厚知识、郭依群老师详尽的笔记稿、王春红老师的才华、颜丽老师的国际范儿、陈茹老师的志愿精神、张燕老师的学霸气质、高晓云老师的亲和、单晓宇老师的严谨、刘雷老师的严学、向鹏天博士的专业、李梦纯老师的知性、梁岩老师的专业魅力……每一位老师发出的光都在照亮我的方向。

人生最难的事是坚持,志愿服务的坚持更难,一个转念有可能就会放弃,这份坚持不仅因热爱,还有被认可、被吸引、被支持。这种精神纯粹且光芒闪亮,它可以照亮尘封的角落,可以打开我们的心胸,可以坚实我们的臂膀。我曾问家人为什么对我如此包容和支持,家人说:“看到你每天传播的能量,脸上洋溢的笑容,那份纯粹和美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就是五年来我在清华艺博的见闻和感受、在艺博的学习和进步、在艺博感受到的志愿精神。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最后我要对新加入的伙伴们说你们太有眼光太幸运啦!我们的志愿服务队伍会因你们而更加壮大,今天我们共话收获,明天我们就悄然启航!

谢谢艺博!谢谢老师们!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逢周一闭馆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8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网上订票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参观指南-参观订票】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校内师生请从清华艺博“校内师生参观通道”入馆;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校外车辆禁止入校,提倡绿色出行。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562、630、86。

西王庄小区站 450、355、438、392、466。

大石桥南站 549。

艺博官网

数字展厅

cpsj/zlxx/szzt/

艺博网店

内容统筹/张明 王玟惠

图文编辑/周辛欣

视觉统筹/王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