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标准: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事业”年龄也会延长。特别是对于专业型、知识型人才来说,60岁、70岁甚至更高的年龄都不会影响他们继续发光。我们身边有很多“退却”的人,仍然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既是个人的追求,也符合社会的要求。
郭广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量子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露出生于1942年,今年已经80岁高龄,仍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为发展双边信息科学做出贡献。
申请四次973项目才能成功
1998年,国家实施了973计划,支持了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我认为量子信息最合适。以后会有量子计算机和量子密码。我自信地提交了申请,但提交申请后就没有下文了。”因为当时大多数教授都研究经典信息,甚至有些科学家认为量子信息是“伪科学”。但是,面对量子信息这一碧海,郭广灿认为,不能让自己和祖国错过这个机会。
1999年郭广灿第二次申请国家的973项目又失败了。他在中科院以5万元的经费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带头在中国科大设立了双边信息重点实验室。“我的实验室里只有386台机器、一台针式打印机和这两种设备。我的研究生都在轮流使用这台386机器。”后来又有一个学生回忆说,当时他们都在排队使用装备,不知道谁到了,就算不算完,也要下来换别人。
郭广灿在2000年满怀希望地第三次申请了973项目,但最终失败了。"只要有一点希望,我就会。虽然经历了三年也不会成功。出差一个人,酒店里一个人,报告一个人,一个人修改报告,当时确实感到孤独。”郭广灿带领他的实验组完成论文的同时,又到处去申请经费。虽然四面碰壁,但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一定会被国民接受。
2001年,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验室没有地方,学生们面临着不能做实验的困境。这对一个实验室是致命的打击。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郭广灿也没有放弃,而是多方奔走,为实验室争取场地,保住了实验室。同年,郭广灿成功申请了第四个973项目。这是国家在双边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他获得了2500万元的科研经费。
团结力量发展量子信息
申请973项目的郭广灿作为首席科学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团队,还要考虑国家量子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这么大一笔钱也是国内第一个双边信息973项目,不可能把钱都花在开发个人团队上。"郭广灿说,中国必须在世界上与强国竞争。光有一个队是不行的。他说,要团结国内所有力量,培养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多年来,郭广灿带领团队在双边信息领域深耕创新,在双边秘密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纠缠网络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同时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研发amp培养了d队。
近年来,量子计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但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国内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起来,考虑产业化已经晚了."郭广灿说:“我不相信。不依靠外国,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土壤中培养量子计算人才。”
2017年,郭广灿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大郭国平教授联合创办了合肥本院量子计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开发量子计算机全栈,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近年来,该公司开发了国内第一台工程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第一台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斯南”,并与晶合技术共同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
不知疲倦地为国家培养人才
几十年如一日,郭广灿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在祖国的大地上又培养了一批人才。今天,他仍然坚持每天去实验室指导团队的工作。因为他坚信,这种世代相传的科学精神将带领一代又一代的量子科学人才坚定地前进。
“我一辈子做了一件事,培养了一群人,履行了对学校、国家的承诺,承担了我这一代人的责任,履行了历史责任。此生无憾。郭广灿这样评价自己。他还有一个愿望。也就是说,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出来,开始工程化建设,最终走向产业化,所有国家的人都可以使用。
郭广灿认为,从实验室走向工程的过程非常漫长。“我们要在祖国的大地上写论文。我希望本院的量子工程师们能坚持下去,我们作为科学家会给予最大的支持。”郭广灿说。
“我想看到的是新一代量子行业的年轻人为量子信息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他们来说,我是棵大树。中国有句话叫“大树下不长草”,我不干涉他们。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冲过去。还有“大树下凉快”的说法。我希望我是一棵能吹风的大树。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来找我。我曾是他们的大树。郭广灿说。
张梦毅新安晚报安徽网大宛新闻记者王燕
资料来源:安徽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