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通海申报历史名城】保护古建筑,携手绘制蓝图

时间:2023-02-16 08:46: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通海县大辉村的马大院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马院子的一角。

雨中的早晨,通海古城从鸟鸣声中呼啸而来,雾气弥漫在山上,雨水从瓦骨掉到戈马堂的石头水槽里,精神抖擞地击打着蓝色的铜钱草。天一亮,古城的居民们就已经拿着雨伞走出了古宅,在铺在青石板上的巷子里活动,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新鲜,烤鱼饵和牛肉汤的香气。通过,古城的美丽在没有酷暑的夏天清晨一一展现出来。

近年来,在成功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通海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和省、市的各种政策机遇,利用政策,改造棚户区,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城乡生活环境等工作,有效整合部门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强古城保护,全面保护发展

构建“艰苦环境”

通海古城依山而建,南靠水产,北靠基鲁湖,后靠湖的环境使古城非常宜居。历史上,水产北麓涌出多处泉水,泉水和沟渠顺着山下,穿过胡同绕过城市,流向乡村,奔向基友湖。老年人回忆说,80 ~ 90年前,水产岸边家家都有长长的水,古城居民用石头筑起了一条小沟,泉水沿着小沟咕嘟地流进了Gugiel湖。

恢复记忆中漫长的流水,使古城更加生机勃勃,这是古城居民的愿望。2015年,通海县委员会、县政府顺应民意,开始实施古城水系统修复工程,玉蒙铁路通海段高村柿树隧道优质水资源流入城市,秀山脚下启动县党校段,通过寺庙棕榈池转换,从文庙街流向南北街。

据估计,感化水隧道每天2.8万立方米,除居民生活饮用水1.3万立方米、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0.8万立方米外,每天有0.7万立方米通过库南河流入曲江。该项目将剩下的水提升到古城,水流经过古城最终流入记录湖。向城市引水,可以在记录湖实施生态水分,有效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增加了整个湖泊盆地的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把水引进城市后,通海古城恢复了历史上城市的长水流,使古城更加充满活力。在此基础上,对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核心区进行改造,在核心区的州艾巷、福兴街等街道铺设青石板路,铺设给排水管道、进入电线、照明等建设。部分地区新建标准公共厕所,在县城东街、西街、顺城街等市政道路上实施雨亭改造。维修破损的路面、人行道,实施强电、药典进入、天然气管道埋设和综合管区建设。改造绿化景观、路灯、交通标志等设施,进一步改善古城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抓住“牛鼻子”

“古建筑是古城的灵魂和根,为了保护古城,必须抓住古建筑这个‘牛鼻’,保护和传承祖先留下的宝物。”在谈到保护古城时,通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胡伟说。

据胡伟介绍,通海县古城建设时间长,历史文化悠久,成立“通海郡”已有1200多年,其中隐藏在古城深巷里的戈马党数量多,保存完好,在全省非常罕见。

通海古城有多少珍贵的古建筑?通海县文物管理总监李波介绍,通海古城电影的历史建筑有103座,其中秀山观音寺、杨光法明寺、河西大兴浦寺代表元朝建筑,距古城文学26日,文庙街11号。

多年来,通海古城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保护深藏在城市和村庄里的苦恼、古建筑和古庙。李海贤住宅和市中心建设局副局长李近年来一直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他介绍说,通海县在2004年宣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后,县委和县政府放弃了“拆旧盖新”的想法,将行政中心从古城迁走,用圣经开发建设新地区,腾出空间后,对古城和高敏街进行了保护开发。

“从2005年到2009年,通过5年时间,是古建筑保护的5年黄金。”李宗江介绍说,过去5年来,通海县采取了获得政府补贴、吸引社会投资的方法,鼓励老居民和企业改造、保护、维修高敏户。根据政府维修高敏街的标准,列出了20多个补贴清单,随后文兴街、马可巷、文献中、南北街等街道的居民纷纷进行住宅改造,通海老城区的风貌逐渐显现出来。

2009年提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后,通海县保护古城的步伐没有停止,目前随着古城项目建设的推进,老房子修好后开发成民俗博物馆,部分小区进一步改善,外观更加协调,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古城生机勃勃。

构筑“大结构”

自2009年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以来,通海十年来磨刀霍霍,构筑了全民全面积极参与保护古城和开发古城的大格局。

在通海古城文献中,26日,孙某高泽作为典型的云南中“印度一家”民歌,孙某子孙5家人共享财产权。多年来,只有85岁的孙崇发和83岁的老朋友住在院内的两个房间里,其余的房子一直闲置着。政府出台陈旧的补贴政策后,孙某22代子孙孙树理出面出租房子,集中统一维修

约500平方米的房屋打造成拥有8间房的客栈。

走进孙氏老宅,外院小巧玲珑、布局精巧,中院四方天井、闲适宜居,内院绿植点缀、古朴清幽。据孙秀丽介绍,房屋修缮花了80万元,政府补助了20万元,作为客栈经营,生意还行,节假日都能住满。她最大的愿望不是经营老宅能赚多少钱,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上的老宅能完好无损地传给子孙。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下,一批古民居的主人纷纷对老宅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发,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民间涌起的老宅修缮热潮,促进了通海古建筑业的发展。位于通海县城的云南永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旗下就有5个专门修复古建筑的分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资玉明主持修缮过通海数十个滇中“一颗印”院落。通海古城文庙街54号,是资玉明设计建盖的属滇中传统民居“一颗印”合院建筑,他凭借这个“前五后五中六耳”的作品——毓秀院,入选首届“云南名匠”评选精品展,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多年来,在古民居的修缮保护工作中,资玉明带领团队,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再创造,在保证修旧如旧的同时,完善现代生活需求设施,使通海传统民居得以传承及发展。

据李波介绍,除了珍贵而繁多的古建筑外,通海古城最具价值的宝贝,还有4000多件馆藏文物,以及以贝丘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火葬墓地等。在通海县原文联主席林启龙眼中,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通海势在必行、志在必得,也将当之无愧。他介绍,通海是历史上滇中有名的文化重镇和经济重镇,仅明清两代,通海就出过44个进士、4个翰林、605个举人,也是经官方批准的“礼乐名邦”。多名受访者一直认为,拥有悠长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和谐的通海,目前已经构建起古城保护开发的大格局,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保护古城的氛围日益浓厚,开发古城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与日俱增。

夏日的夜晚,记者行走在古城北街,多年前记忆里丑陋的卷帘门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色古香的木质门。在以阁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步行街上,地板是青石板,流水是长流水,绿植、盆景点缀着河道,雨中古城在各色彩灯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而又古朴的气息。(玉溪日报记者 白诚颖)

编辑:王德有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