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重复申报的药品】健康周刊,又老又小的“药”安全

时间:2023-02-16 08:46:2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人吃五谷杂粮有时会头疼,头脑发热是不可避免的。比起去医院排队挂号,很多人更倾向于根据经验自己开药。即使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很多人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增减药量或单药,原来用来治病的药反而会成为健康的危险。

特别是对老人、儿童等两大特殊集团来说,“安全药”是更大的难题。

困难的地方在哪里?怎么破解?最近,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批准服务中心主办了“益劳益消药知识”药盾研讨会,药品监督官、临床专家和制药企业代表围绕上述话题展开了讨论。

“老、小”药物安全风险很大

两岁的贝贝最近咳嗽了一下,妈妈找来了一盒儿童感冒颗粒。但是,当她打开说明书时,容容栏上写着“儿童酌减”。适当减少的话,到底减少了多少?这不是贝妈妈一个人的疑问。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吃药的时候被怀疑“剂量依靠推测,分药被劈开了”。

明明孩子们更“娇生惯养”,为什么用药时会受到“轻率”的待遇?

"儿童专用药品供应不足是主要原因."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辉介绍说,目前我国3500多种化学药品中,面向儿童的药品不到60种,比例不到2%。介绍说:“即使有儿童专用药,普遍规格不完整,剂型少,重复研发多,高级药品少。”

根据国内某研究机构的数据,2021年我国儿童约90%以上的产品只有1个规格。我国儿童药以颗粒剂、片剂、口服溶液剂为主,散剂、丸剂、胶囊剂类型比重均不到10%。

请考虑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吃相同规格的儿童专用药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情况有很大差异。如果让他们服用“酌情减少”的非机动专用药物,安全风险会不会更大?

当天的研讨会上,圣约警戒中心副主任苗会清提出了数据集——

在2017年至2021年我省儿童不良反应报告中,抗感染药、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呼吸道药、止痛药连续5年位居化学药品前4位。退烧药、辽宁药、喜炎平、热毒宁连续5年位居中药前三位。

"可以看出,这个数据与儿童常见疾病的特征一致."苗会清解释说,上述药物副作用比例高并不意味着药物疗效不好或质量不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使用了“滥用抗菌药物、药物剂量过多”等非标准药物。

与药物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说明书不标准化或缺失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儿童安全问题相比,老年人在安全用药方面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例如,自证减药剂量、过期药、擅自停药、脱服药等。此外,老年人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会增加毒性或相互抑制疗效,药物安全的危险也会增加。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在2021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31.2%,比例逐年上升。

不难发现“老小”其实是一群指控毒品安全风险的人。

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2021年我省65岁以上老年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约占全省报告的25%、33%。后者高的这几个百分点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果往往会更加严重。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抗感染专业临床药师郑秀芬提醒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不典型,因此药剂师在给药时应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密切观察服药后的表现,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检查项目。

“用药时,老年人首先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占成人量的1/4~1/3,然后逐渐达到适合个人的最佳剂量。”郑秀芬表示,在最佳时间服药也能减少毒副作用。“例如,心力衰竭患者,上午服用洋地黄,其敏感度远高于其他时间。贫血患者下午7点使用铁剂的效果比上午7点要好。”

另外,郑秀芬强调,治疗过程过长会导致耐药性、依赖性、成瘾性和药物积累,因此老年人用药过程不能过长,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症状,暂时停药是最安全的干预措施。

具体到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老年病。

“服用降压药物时,老年人应遵循少量、长效、联合、适度、个别化等原则。”海口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朱志红警告说,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与通过两种降压药物进行的自由联合治疗相比,服用由多种作用机制组成的单一复方制剂更方便,更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于老年糖尿病,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菲提出了选择降糖药品的四项原则。其中包括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低的药品。选择简单、相容性高的药,减少多种药的风险。评估利润风险比率,避免过度治疗。重点关注肝肾功能、心脏功能、并发症、伴发等。

“老年糖尿病建议开始停药治疗,3个月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才推荐结合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2连或3连糖低血糖治疗。”王菲提醒说,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并发症较多,心力衰竭患者应慎重使用胰岛素,低血压者应特别注意不要服用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危险的降压药。

孩子们逐渐告别了“药荒时代”

近年来,我省14岁以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率持续下降。趋势是好的,但不能忽视儿童药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我们也知道儿童药物市场的需求很大,但受到伦理道德、临床实验数据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发困难、周期长、成本高。最后,有些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参与临床试验吗?”海南某

药企相关负责人直言,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企业从事儿童专用药研发的积极性并不高。

如此困局,让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吉训琦为没有“武器”而担忧。

“以恶性肿瘤为例,这是儿童除意外死亡外的第二大致死原因,可患儿可以选择的药物却极其有限。”吉训琦表示,抗肿瘤类药物原本就价格偏高,由于没有儿童专用剂型,患儿每次可能只需用1/2或1/3,剩下的无法保存只能丢掉,如此一来既造成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好在,僵局正在被打破。

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 年)》提出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药品注册审评审批若干政策的公告》提出将儿童药纳入“临床急需药品”目录管理,对其注册申请实行单独排队,自2011年以来,我国不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儿童用药研发和生产,完善儿童用药优先审评审批政策。

2016年至2019年,我国先后公布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共计105个品种获得研发、审批、生产、定价等环节的系统支持,极大促进了儿童用药上市进程。2021年,我国47个儿童用药获得上市批准,获批数量远高于往年。

将目光聚焦海南,随着实质性的资金支持、药械审评审批专业化指导等利好政策的落地,省内药企对于儿童药的研发积极性同样在逐步提升——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儿药研发为主的院士工作站,相继研发儿童专用药19个;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建立了以儿童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出一批儿童药“明星产品”……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政策“加码”、药企发力,让孩子安全用药,将不再是奢求。

用药安全提示

2022年“全国安全用药月”活动正在进行中,日前,中国药学会面向药学专家征集安全用药知识点,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公众关切,梳理出公众用药提示,呼吁大家关注安全用药,学习用药知识。

骨质疏松只补钙?

科学用药方有效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用药也有不同。钙营养不良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会有一定的效果;原发性骨质疏松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治疗,仅仅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幽门杆菌不要怕

四联疗法治疗它

四联疗法是一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根治率可达90%。目前,四联方案疗程为10天或14天。如果疗程不足,则可能难以完全根除;如果超过疗程,会增加不良反应及耐药的风险。因此一定要按疗程服用,不可随意中断或停止。

控制痛风要坚持

随便停药不可取

急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此时主要进行抗炎镇痛治疗,在急性发作24小时内应及时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痛风急性期缓解后仍需要控制尿酸水平,觉得不痛了便擅自停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科学使用吸入剂

定期清洁要做到

正确使用吸入剂是哮喘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吸入药物时,尽量保持上半身为直立状态,嘴巴包住整个吸嘴,深长用力吸气;吸完之后需屏气5—10秒钟,不要对着吸入装置呼气,使用完毕后应擦拭干净;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可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

治疗痤疮莫心急

选对药物很重要

如采用药物治疗痤疮,需要在医师指导下选用维A酸、异维 A酸、抗菌药物等进行规范治疗。

如需口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首选四环素类药物,治疗要保证足够疗程。

降糖药物来减肥

不是人人都适宜

二甲双胍可以安全、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控制体重的作用,单纯肥胖者盲目使用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科学治疗干眼症

人工泪液来干预

干眼症患者应根据病因、症状严重程度、眼表面损坏等具体情况等,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人工泪液等药物,健康用眼才能有效缓解眼干眼涩的症状。

治疗失眠遵医嘱

正确选药很关键

失眠的治疗主要通过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干预。应在医师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靶向药物疗效好

基因检测先确定

靶向药物是根据“靶点”精准攻击癌细胞的药物,并非人人有效,只有携带了特定突变基因的患者才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靶向药物前,一定要在正规机构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瑶 辑)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