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间,
初夏阳光,有丝丝入扣的意境,穿过树影婆娑,映射在石阶的青苔上。
初夏的风,携缕缕幽芳的风雅,在山间回荡后,深情款款而来。
初夏的青梅,和了阳光雨露,丰硕的果实挂满枝头。
又一年青梅成熟季,备好心情备好视野,且听风吟…
于是,在和煦夏风的吹拂下,就有了如图所示的场面:
花友们三三两两,或穿梭在梅林间,或立于梅树下,或辗转于青梅果间,执手沉甸甸的硕果,再次将一季丰收盛况景象写意。
此时:
不必说,谁曾漫步于梅林间,恣意地在漫山遍野梅树间信步人生,读芳华吐蕊;
不必说,谁在踏响了梅林深处,轻嗅过山间的清爽,看遍梅果青涩;
也不必说,谁扣动了青梅的心弦,令一颗颗梅果静静地泊在竹筐中,待凝炼成另一种境界的高度。
只知道,在花与果的世界中,每一次前行,每一次突破,都是一种升华。
当颗颗梅果,平铺在竹席上时,任凭那样的纤纤玉手,轻轻地拂去季节的风尘。
此时,它又以一种庄严之态,如同等待它的使命一般的肃穆,那样一种沉寂,象极了等待一场绝美的涅槃。
那时就在想,或许在旅途中,曾越过山越过水,越过了数不清的沟壑,但这条绿色的青梅河,却好似永远阅不够似的,因为在花友们眼中,它已化成了一望无际的星河。
而说起青梅嗅,就要追溯到李清照的这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如同全诗的点睛之笔,以极精湛的笔墨将一位怀春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其害羞地朝屋里跑,已跑到了门口,却又不舍离去,靠着门再回眸偷觑来人的丰姿,怕人笑话却假装嗅着青梅,娇羞的样子,被诗人寥寥几笔刻画得惟妙惟肖,而一幅古典女性的静态美,写尽少女纯情神态的画面也徐徐展开来。
不禁有了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的感慨。
诗中的少女无疑是作者本人,那么回首的究竟是谁?有人说是其丈夫赵明诚,成就了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话,也有人说,另有其人,当时作诗只是诠释少女怀春的一种状态,对于资料上众人的纷说不断,不好甄别。
但是还是想就诗引申一回,譬如遇见了植物群,遇见了好友青色,遇见了众花友,只要靠近一分就能获得一分的欣喜和力量,然后那样淡淡的清雅,那样无尽的花草坪的芬芳,弥散开来,最终滋养了置身于其中的人们。
好一场诱人的青梅嗅!
而当收获被细心地盛放,再摊开来后,盘点又如同列兵,排兵布阵的盈满,也让喜悦之情不断放大。
这边有青帮主拉来,亲切地被称为义工的花友们,正进行一轮一轮精心挑选。
那边花友笑笑,早已跃跃欲试,从香美女那边觅了真经,就连张裕度数白兰地,某品质密封罐也一并获得,雷厉风行开始置办,酿酒之旅开始了。
与一群灵魂有香气的花友们为伍的时光,总会有日日是好日的美好,纷至沓来。
一趟酣畅淋漓的逍遥游之后,就开始惦念花友笑笑的青梅酒,体味过青梅的酸爽后,阅过花友纤纤玉手在青梅间飞舞后,好象这才是这场盛宴正餐中的主角。
遥记着那年那月,和了那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噱头,那边仿佛那场与青帮主桃花酒的邀约犹在耳边,这边已被“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面渲染。
此时,画风逆转,一路随着气势飙升,发酵后化为绵绵思慕。
于是,开始细数青梅酒启封的日子。
而唤醒味蕾的奢华,还是那抹青梅嗅,频频散落在倚门回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