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源(1879年6月6日—1965年7月5日),字雪生,又字养溪、印泉,云南省腾越厅九保街(今属梁河县)人,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军衔,爱国人士。
李根源早年学习旧学,为永昌府学增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入日本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在日本期间,李根源是中国同盟会的核心组织者之一。后来他还担任云南日本留学生同乡会会长,参与编辑和经理云南革命派的杂志《云南》。1909年(宣统元年)归国,同年9月新设云南陆军讲武堂,李根源出任该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翌年5月任该讲武堂总办。1911年(宣统3年)8月任云南督练处副参议官,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李根源、唐继尧等革命派军人谋议,推举蔡锷为领导组织起义。民国六年(1917年)2月到任陕西省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11月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辞去其国会代表职,隐居吴中。
在抗日战争之际,李根源在江苏组织老子军,后在社会上呼吁抗日,任云贵监察使、国策顾问。1945年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了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完工了,园中建了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国民党要人蒋介石、于右任、何应钦、卫立煌及二十集团军将领都题了词,腾冲抗战中牺牲的军队官兵和民工的名字,都刻在了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根源留在中国大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65年7月5日,李根源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
李根源是辛亥元老,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参与领导云南起义,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在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都督府建立、滇西问题的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弥(1902年11月4日—1973年3月10日),字炳仁,号文卿,云南盈江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1924年李弥到广州,经人介绍在云南驻粤滇军第七师师部当兵,师长李根云不久提拔他为副官,不久李弥被保送上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入步科第一团第五连学习。1926年10月李弥从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部任职。1927年7月赴南京投靠蒋介石,任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连长,旋被派入川,先后任营长、副团长职,参与四川军阀混战。1932年秋升任团长,与红军作战,1938年升副旅长、旅长,次年升副师长,驻防重庆。1940年为第8军荣誉第1师师长,纳入陈诚系统,1941年奉命增援宜昌,后退守湖南,1942年升第8军副军长兼湖南芷绥师管区司令,1944年随远征军入缅作战,因克复松山,晋升第8军军长。1945年8月率第8军开往两广,旋由九龙乘美舰抵青岛,在胶东负责受降,与八路军部队多次冲突。
1947年5月所部改为整编第8师,任师长。11月所部扩编为整编第8军,任军长。1948年7月开往徐州,升任第13兵团司令。11月初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次年1月10日第13兵团全被歼灭,李弥只身化装潜逃,在奉化受蒋介石召见,仍任重建的第13兵团司令兼第8军军长,率部入湖南,在衡阳改称第6编练司令部司令,开入云南,12月9日卢汉在云南起义,李弥被扣,释放后率残部去滇南,图谋反攻。1950年1月离部去台湾,同年9月又潜至缅甸北部,至1953年,李弥率残部活动于中缅边境,多次窜扰云南边境,遭中国人民解放军痛击。于年底撤往台湾。回台湾后,居住台北新店镇北新路,成为天主教徒。1973年12月8日,李弥因心脏病复发逝世。
刀安仁(1872年—1913年),傣族,又名郗安仁,佩生(沛生),傣语官名“帕荫清”,德宏盈江新城人,干崖(今盈江县)第21任宣抚使司,中国同盟会会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傣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
光绪十一年(1885年)缅甸国王嫡长孙莽达拉疆括因缅甸被英国殖民军占领,抵抗挫败后,退守到盈江干崖刀安仁家进行避难,在与刀安仁接触中交谈了缅甸国家被沦为殖民地的经过后,刀安仁树立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光绪十七年(1891年)刀安仁承袭土司职,成为干崖第24任宣抚使。英国入侵盈江铁壁关地区,刀安仁征调土司兵到盈江铁壁关地区大青树安营扎寨,采用“七里蜂护窝”战术,痛击入侵英军,保卫了祖国领土。光绪十九年(1893年),英国以勘界为由,暗地把汉龙关的界碑移到中国境内,刀安仁随父亲刀盈廷奔走300多里,查证确认了汉龙关在勐卯正南的位置,为《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英会勘滇缅边界。由于中方勘界代表刘万胜的妥协退让,中国丧失了干崖、陇川、勐卯的大片土地,包括刀安仁派兵驻守的铁壁关大青树营盘地区。边界划定后,刘万胜强令刀安仁调回守卫在大青树营盘的部队。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倾诉对贪得无厌的帝国主义的仇恨,对昏庸无能的清政府的不满”,刀安仁怀着悲愤之情,用傣文写成叙事长诗《抗英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刀安仁前往印度、日本考察,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回国后在家乡从事革命工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再次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10月27日领导发动腾越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遭袁世凯陷害被捕。民国二年(1913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0岁。
刀安仁在任期间,一面大力倡导兴办实业,发展地方经济,一面积极开展反清斗争,组织了多次革命活动,是傣族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和革命先驱。主要著作有《抗英记》《游历记》《狱中级事》《傣文诗韵》,傣剧本《阿銮相勐》《陶禾生》等。
毛相(1918年—1986年),云南省瑞丽市人,著名民间舞蹈家。
毛相于1972年从“五七”干校调到瑞丽市文化馆工作,80年代初担任过保山地区文工团短期舞蹈教员。1957年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他与同事白文芬表演的《双人孔雀舞》荣获银奖,成为我国孔雀舞表演的艺术大师,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61年参加中国友好代表团随周总理出访缅甸,所表演的孔雀舞震动缅甸,被称为“传递和平与友谊的金孔雀”。
毛相是傣族农民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位傣族民间舞蹈家,傣族第一代专业舞蹈工作者。也许是受能歌善舞民族的熏陶,他从小热爱舞蹈艺术,特别酷爱傣族民间舞蹈孔雀舞,最终成为雄性孔雀舞表演的典范。他表演的孔雀舞以独特的风格见长,舞姿优美、动作灵活、形象逼真、出神入化,被誉为俊美的“雄孔雀”,从瑞丽江畔跳到省城、跳到北京、跳出国门。在全州各族群众的心中,“孔雀王子”已成为对毛相的最高评价,“要是能经常看到毛相的孔雀舞该有多好”的愿望在群众心中普遍存在。其德宏雄性孔雀表演的阳刚气质,和西双版纳雌性孔雀舞的阴柔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鲜明对照。他多才多艺,还是一名优秀的象脚鼓手和琴手,他表演的数十种多变的象脚鼓点和所演奏的原始丁琴曲调,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录音。
哏德全(1958年5月—2008年9月16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人,中国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音乐家。
哏德全生长于葫芦丝文化的沃土,从小就受到葫芦艺术熏陶,10岁开始跟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青年时一边在糖厂工作一边虚心向县、州、省内的专业文艺工作者求教,吸收各方面知识营养,凭着对葫芦丝艺术的热爱,他潜心钻研制作与演奏技巧,对制作步骤做了初步规范,并在葫芦丝调类的分规和葫芦丝音域的扩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哏德全积极推广、普及葫芦丝艺术和宣传、推介傣族音乐文化,最早对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和发音装置进行改良、规范,彻底改变了民间传统制法的随意性、不分调类、音调不准等弊病,使传统的民俗乐器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民族乐器转变,并使之登上了舞台艺术的殿堂。同时与其他文艺工作者一道,对葫芦丝调类的分归和音域的扩展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制作的“哏德全牌” 葫芦丝成为这一傣族乐器的代表作被推向全国,从而带动了葫芦丝产业的发展。
哏德全勤于耕耘,为推广、普及葫芦丝艺术和宣传、推介傣族音乐文化孜孜不倦、坚持不懈。与学生李春华合作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葫芦丝巴乌教学专著《葫芦丝巴乌有声教程》,填补了我国葫芦丝巴乌规范化、系统化教学的空白。长期坚持民族音乐的教学工作,受聘为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攀枝花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大学的客座教授,创办了“哏德全葫芦丝艺术工作室”,培养了大批学生。他先后赴美国、瑞士、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讲学,哏德全积极开展对内对外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极大地推广、普及了葫芦丝音乐文化。哏德全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葫芦丝这一德宏特有的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光大,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德宏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也随之传播、扩大。与此同时,自己也受到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他在世界葫芦丝巴乌及整个音乐界享有盛誉,被誉为“葫芦丝之父”。
2008年9月16日晚10点10分,哏德全因脑溢血辞世,其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日上午9时在昆明油管桥殡仪馆举行。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文地图
??历史名人录整理标准,以本篇为例,本地籍贯古今历史人物,在本地或在外地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积极重大的影响,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事迹在民间中广为流传等。
??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欢迎网友们补充、建言献策?
丨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