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清明祝福语’清明祝福语图片大全

时间:2023-04-09 12:09:5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4日电(记者 上官云)“祝你节日快乐!”过节时,这是一句很常见的祝福语。但在有一个节日到来时,这个祝福可能显得有些“奇怪”,那就是清明节。

有人认为,清明节的一大习俗就是扫墓、追思离世的亲人,因此应避讳说“祝你快乐”等词语。但也有说法认为,清明还有郊游踏青等轻松有趣的习俗,也是个比较欢乐的节日。

那么,从节日文化的角度看,清明节能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

它最早只是个节气

如果捋一捋传统节日形成的时间线,你可能会发现,清明最早压根不是个节日。

古代社会重视农耕,庄稼能不能长得好,跟阳光、雨水等自然气候条件关系很大。所以,人们一边种地,一边总结物候、天象的变化规律,形成一套“四时八节”的时令系统。

慢慢地,这套时令系统又逐步完善细分为二十四节气,清明即是其中之一。清明到来,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有类似“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算是农事指南。

但在当时的节日体系里,它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透明”,因为古代的上巳节、寒食节内涵特别丰富,它们俩与清明的日期临近,根本没人去注意后者。

先说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重要节日,人们结伴去河边沐浴,希望洗掉一年的晦气。

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左右,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民俗专家萧放说,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寒食是节日,而清明是节气。寒食当天不能用热火。

习俗慢慢趋向融合

理论上来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互不干扰。但有时由于历法的原因,清明会与寒食节时间重叠或贴近,在习俗上也逐渐有了融合的趋向。

但那个时候,娱乐活动比较多的上巳节明显更受欢迎,“曲水流觞、临水浮卵、水上浮枣”等风俗都挺讨喜,人们玩得不亦乐乎。这种局面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

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但有资料显示,唐玄宗时,清明节扫墓被正式编入礼典,清明节的地位得以提升。

随着社会发展,这三个节日习俗受关注的重点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民俗专家王娟介绍,宋代时,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有更多精力去过节。

而上巳节那种带有仪式性质的“祓除”活动存在感却在大大减弱,游春、踏青的文化内涵越发浓郁,这恰恰是清明的核心主题之一。

民俗活动随着时间流逝不断调整,从唐代开始,清明就逐渐就结合了另外两大节日的风俗,其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人们过节的重心越来越偏向清明。

如果从名字来看,清明也更能代表这个时间段内天气的特色。扫墓要去郊外,在追念祖先之余,人们可以赏花、踏青,调节思念故去亲人带来的伤感。唐代诗人王维写道:“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后来,综合种种因素,清明一举逆袭,风头盖过了上巳节与寒食节,走上“节生巅峰”。

清明曾是“春季狂欢节”?

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基本就只有清明,扫墓和踏青成为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主题。

王娟发现,现在对清明节的理解,有些无限放大了“扫墓”这个环节,但从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来看,它本来也是一个很欢乐的节日,也有学者把它叫做春季的狂欢节。

比如,清明节这一天,妇女忌做针线,一律要出外踏青,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包括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清明的野外,男女杂沓,歌声笑语。有人甚至说,清明节与其说是拜扫,还不如说是为了“寻芳讨胜,极意纵游”。

“清明节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景色非常美,古代大家出去郊游,男孩女孩都可以到野外踏青、互相认识。”她说。

在饮食上,人们会在清明时吃鸡蛋,鸡蛋也意味着孕育生命的一种形态。南方有的地方则会吃“青团”,即用艾草或其他可食用青草的汁液与糯米拌在一起,蒸熟出笼,香甜可口。

能在清明节祝别人“节日快乐”吗?

每逢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习惯送上祝福。但曾有一种说法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清明节能不能祝别人节日快乐?

“如果从传统习俗来看,也可以说节日快乐,但前提是要尊重别人的感受,毕竟如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明节更多的是扫墓、怀念亲人的时候,说祝福语时要分清场合。”王娟说。

萧放则认为,从中国的节庆文化来讲,清明节比较特别,在人们心目中,它是寄托思念、追悼的日子,在清明节当天,祝别人节日快乐确实不太合适。但有人说清明前后很长时间内都不能问好,这个说法是谣传。

抛开清明节当天,他表示,在清明期间的其他时间,如果一群年轻人只是出门踏青或者郊游,或者参加以散心、游玩等为目的社交活动,那说“快乐”也是可以的。或者,可以道一声清明平安。(完)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