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端午节端午,又称五月节、端阳节。在古人眼中,五月又称为“毒月”、“恶月”。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人们驱毒避邪,禳灾纳吉的节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今人多只记得端午放假、吃粽子,但端午节的习俗,其实远不止于此。
端午到,粽子香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李隆基有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北方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口味偏甜,个头较大。
南方常以竹叶来缚粽,有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个头较小,甜少咸多。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端午节又有“解粽节”之称。
端午到,迎吉祥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可驱毒除瘟,还有驱蚊的作用。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期,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艾草、菖蒲,用来驱病、防蚊。
端午到,戴香包
民谚说:“带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人、小孩和青年佩戴香包中的配料不同,代表的含义也不同。
端午到,斗百草
民谚说:“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你小时候是否用草捏住相拽过呢?
其实这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类似于北方的“拔根儿”。
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
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斗草争胜,回味童年。
端午到,驱疾疫
民谚说:“三午系彩绳,郎中跑断腿”,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还有“避五毒”的传统,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
端午到,竞龙舟
“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赛龙舟,最早当是人们的一种祭祀活动,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事事如意,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
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桡手人数不一,划龙舟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
端午日,有禁忌
农历五月五日,民间又俗称“毒月毒日”。在传统习俗中,此日也有诸多禁忌。
01
忌下水
关于端午节忌下水,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端午是祭祀屈原的节日;二说,端午节祭拜龙祖的节日。
在许多地方,端午这日还要祭祀忠臣伍子婿、孝女曹娥等,更有祭奠“溺死鬼”的说法。
俗话说:“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端午节的水。”迷信认为,端午节下水容易冲撞邪祟,因此列为禁忌。
02
忌出门
相传,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这天,五毒虫会全部出动。
民间有端午节闭门不出,“菖蒲作剑,悬以辟邪”的说法。未满周岁的婴儿,要藏在家中,古人称为“躲午”。
03
忌食生冷
传统医学认为,五月人体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所以阳气外散。内里虚弱,不适合食用生冷食物。
尤其是糯米制成的粽子,冷吃不易克化,千万加热后食用。
无病无灾,岁岁年年
五月五,过端午。或临江观龙舟竞渡,或遍尝节日美食,时光静好,不负岁月绵长。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祝您端午安康,平安幸福!
划龙舟,挂菖蒲,前途事业不用愁。喝黄酒,贴五毒,年年岁岁都有福。系百索,戴荷包,一生一世避邪毒。——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到,祝福到,粽叶飘香福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