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离别赠言〕离别赠言短句…

时间:2023-03-29 22:48:4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与西方文明达成一定条件后的“光荣”投降不同,华夏文化圈对于被俘的迫不得已性一直都不太认同,习惯同情慷慨就义的勇者,对于跪地求饶而苟且偷生,甚至变节投敌者则万世鞭挞之。但其实这是后来的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俘虏并不需要面对极端的“二选一”,威逼利诱或严刑拷打也不是常态,一个牛气冲天的战俘也应运而生。

公元前597年,晋楚争霸的第二回合在邲地开打,纷争不休的晋国六卿被齐心协力的楚国上下打得屁滚尿流,霸主地位随之拱手让人,晋中军将荀息的孙子、下军大夫荀首的公子、未来的晋国上卿、当时在下军服役的荀瑩也不小心成了楚人的战利品。

作为一名标准的“官N代”,年轻的荀瑩本想着去蹭点经验,不料却身陷囹圄,好在虽然没有人身自由,倒也无忧无虑,身为晋国政治大族弟子的身份令他颇受优待,九年来衣食无忧,时不时还有人嘘寒问暖什么的。

当然了,这也是楚国的政治投资,如同“奇货可居”的异人(秦始皇老爸)一般,只要荀氏一族大旗不倒,总归有用得上的一天。

就这样一晃九年过去(前588年),父亲荀首当上了次卿并被晋侯赐以智地,是为智氏之祖,荀瑩也随之成了智瑩,而随着晋楚关系逐渐缓和,望穿秋水的他终于等来了交换俘虏的机会。

晋国的筹码是楚国大夫连尹襄老的骨灰盒以及公子榖臣(还活着),话说当年的邲之战中,败局已定的晋军上下纷纷逃命,唯独荀首大发神威,射死连尹襄老,俘虏公子榖臣,算是挽回了一些面子,也带来了换儿子回国的资本。

楚国方面,“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已死,在位的是年幼的楚共王(11岁),他一口同意了晋国的请求,按照惯例智瑩在离开之前还需要拜会一下,在礼节完毕之后,小孩心性的楚王随口问了几句,而这一问可不得了。

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楚王说,你怨恨我吗?

▲智武子像

按说是有些气的,九年的青春找谁去要呢?但智瑩却说:两国交兵,刀剑无眼,战死或被俘都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足;相反您没有拿我的鲜血祭旗而是放回去明正国家法典,这是君上您的恩惠才是。

话说到这里尚且可以理解为寻常的外交话术,但楚王并未打算到此为止。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楚王又问,那你将感谢我吗?

关了九年还要感谢你?智瑩压下心中的万马奔腾继续说道,晋国两国不管是打仗还是和谈都是为了自家社稷,这次交换俘虏我也不曾参与决策,扮演的角色也不过是只和平鸽,如此,究竟有什么要感谢的呢?

楚王顿时感觉脸上无光,把你养得白白胖胖,连句客套话都不会说吗?于是再次追问,您总该说说怎么报答我吧。

智瑩则认为既然没有受委屈,也谈不上恩赐啥的(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不会聊天的二人很快陷入了尴尬。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既然非要知道,智瑩也就跟着摊牌了:我回国之后无非三条路,或被晋侯以有辱国体为名杀死,或赦免之后被父亲以家法伺候,或侥幸被委以重任,要么死而无憾,要么为国家鞠躬尽瘁,倘若战场相逢自当尽力而为,这是作为臣子的职责,也是给您最好的“报答”。

楚王瞬间傻眼,这人怎么就不上道呢?心里虽然不爽,敬重之情却油然而生:这样的臣子显然是国家的福气,可惜却生在敌方。他对着左右说了一句话:晋国有臣子如此,不是我们可以与之争雄的(晋未可与争),并客客气气地将智瑩送了回去(重为之礼而归之)。

此话也包含着对于晋国人才鼎盛的羡慕,楚国彪悍的民风为何出不了这般硬气的臣子呢?

世事难料,楚共王一句“晋未可与争”的童言无忌竟成了一生的真实写照,公元前575年楚军在鄢陵败于晋国,年轻的共王还搭上了一只眼睛,曾经的阶下囚智瑩当时虽担任晋军的下军佐,却因留守国内而没有参战,不然少不了一段战场相逢的精彩对答。

此后双方皆偃旗息鼓,再无大规模冲突,然而到了晋悼公时代智瑩成为晋国的中军将之后,他发明了名为“三驾疲楚”的战法,将晋国四军整编为三军,轮番攻击骑墙派郑国,楚国救兵一到则马上拍屁股走人。如此一来不救则属国离心,救却劳而无功,楚国在顾此失彼中国力流逝,无奈放弃了与晋国的霸主之争,楚共王也郁郁而终。

再回顾这场对话,像极了当年晋文公和楚成王的交锋,话说自讨没趣的也是老熊家的传统,当年熊恽非要追问报酬问题,最后问出了言出必行的“退避三舍”和五年后的一场大败,这次又不长记性了。

其实则不然,看似蛮夷不知礼数的咄咄逼人,其实是在试探对方的斤两,重耳由于十九年的颠沛流离而广为人知,年轻的智瑩也贤名在外,加之当俘虏期间淡定的表现,这才引起了楚王们为之一探的兴趣。

对比之下,当年的重耳是最有希望的晋侯人选,智瑩则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贵族公子;且不说“退避三舍”承诺的水分和计谋成分有多大,毕竟是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而毫无讨价还价资本的智瑩则对楚王的挑衅给出了“硬解”,含金量显然更胜一筹。

这是心性的考验,唯有体面的回家方有挺直腰板为国家效力的心气,而智瑩显然做到了,楚王虽认识到面前这位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外臣不但是个人才,甚至未来会带给楚国未知的威胁,但他还是体现了王者的气度。

所以,智瑩的硬气并非独角戏,楚共王也是当仁不让的主演。

▲数据显然低估了智武子的能力

智瑩是配得上这份礼遇的,比起历史上的任何优秀人物都只是传奇色彩略逊些罢了。论品德,对厉公晚年作乱的栾书一党敬而远之,与一代雄主晋悼公又君臣相知;论能力,晚年荣登正卿之位,不大动兵戈逼降郑国,号令诸侯,恢复了晋国霸业;论军事,虽然没有孙子和吴起这般彪炳的战绩,却成为了后世游击战的鼻祖,在战略上更胜一筹... ...其成就告诉世人,当年的问答并非只是口舌之快,如同“退避三舍”的传奇一般,智瑩同样实现了“无有二心,以尽臣礼”的决心。

只可惜,硬气的俘虏哪个时代都不缺,楚共王这样的翩翩王者却不曾多现了。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