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除夕,除了抢红包和看春晚,收到最多的是新年祝福。
以前是短信和QQ,现在是微信叮咚不同。
现在很多人为了省事,就复制别人发过来的群发短信,转手再群发给自己的朋友。
这种做法,虽然简化了流程,但是祝福亲戚朋友那种心思完全没有。
甚至有的人连名字都忘记改就发了出去,闹出大笑话。
所以有人干脆就不发了,省得互相骚扰,看来看去都是一样的段子。
说到春节的祝福,其实是一种仪式感,什么时候应该用电话,什么时候可以用微信,心里要有数。
打电话拜年的雷区
打电话去拜年是一件费劲的事,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
爷爷奶奶这辈人更喜欢用电话,除了习惯,这也是老一辈人对于亲戚朋友的尊敬和祝福。
笔者的爷爷,以前每逢初一都给老朋友逐一打电话拜年。
每通电话不到一分钟,短短几句问候,让彼此互道安好和挂念。
现在的人需要用电话拜年,一般都是给重要领导和长辈,对提拔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才会用电话送祝福。
语言不用花俏,简单寒暄和问候,几十秒就搞定。
可用模板:
你:您好,领导!我是小王。
领导:小王啊!你好呀。
你:新春佳节,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想事成,阖家幸福!
领导:谢谢,也祝你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你:谢谢领导,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跟领导再创佳绩,继续前进。
领导:好好,年轻人有这想法很好。
你:就不多打扰了,领导再见。
寥寥数语,问候和马匹都有了,领导也高兴。
而且大过年,领导们的电话也很忙,不能占用太长时间。
用电话拜年的好处在于,声音是你的,印象深刻。
而且你在说话的时候,领导也好,长辈也好,都只能听你一个人说。
这一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声音上,就好比明星出场,注意力全都给吸引了。
相比较下,微信拜年就是争夺注意力。
你的微信过去,可能同时有好几十人发了祝福,有时候领导一看都差不多,就没再点开。
微信拜年的雷区
如果实在要用微信拜年,最好不要转发别人的,那样没意思。
不是非要一定想出多搞笑的段子,而是要有心意。
你转发的那条可能别人也转发了,领导或者长辈一看,开头都一样,觉得你做事很随意。
可能大家都知道下面这条微信拜年:
我怕三十晚上祝福太多,你会不在意我的问候。
我怕初一的鞭炮声太响,你会听不到我的祝福。
所以选择现在这个歌时候给你送来祝福,在这里给您和家人拜个早年,祝您X年吉祥,阖家幸福。
第一次看到这条祝福已经是好几年前了,后来每年都会看到,X会随着每年不同的生肖年而改变,成了万用模板。
这种有排比句式的形式,非常受中国人喜欢。
那个时候初一看觉得很有新意,但是年复一年收到就视觉疲劳了。
其实人都一样,同样的东西看太多次就会腻,跟吃腻一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的微信祝福不是原创内容,就不要群发给大家。
别人收到第一条可能会觉得“哇,好有意思的问候!”
收到第二条,就觉得“哦,又是它!'
到了第三条,人家看都不想看了,直接删掉。
你这个发的人,还会让人觉得你是个无聊的人。
而那些把别人的名字一并转发过去的,就是想给人制造笑料。
你自己写一条30字的春节祝福,问候自己的领导、长辈和亲戚朋友,比群发给两千人的转发祝福有诚意得多。
现在的拜年祝福这么多,有诚意比字数多不知道高多少Level!
去年给你发微信祝福的人,你记得哪一条是谁发的吗?
不记得了,对,大家都一样。
想让别人记得,就要把自己和心意放进祝福里。
拜年讲究的是心意
无论是用电话拜年还是用微信送祝福,讲究的是我们的心意。
春节祝福,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传统,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传递。
在旧时候物资缺乏那会,只有春节大家才有酒肉吃。
有的人家会邀请左邻右舍的邻居一起到家里吃饭,一起共度佳节,那个时候的年味特浓。
现在这种情景已经很难再现,大家剩下了点头之交,唯一热闹的只剩下马路。
春节祝福,就成了彼此唯一的表达方式,但愿这份祝福,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了群发和走过场。
就像张也在《万事如意》的歌词:
红灯照,照进千家门,红烛摇呀摇,摇来好消息。
一声声祝福,送给你,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