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外孙满月祝福短信 孩子满月祝福短信?

时间:2023-03-11 12:03:1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时间是文学写作经久不衰的主题,2000多年前,民间诗人写道:“以前我去过,柳树可惜了。”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法国人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说过,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亲情与感悟》告诉我们,只要有心,岁月的沉沙里藏有我们借以抵抗时间与遗忘的锚。
  赵国柱先生出版的尺牍手卷作品集《亲情与感悟》(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书名就已经足够醒豁地提示了其内容,关键它是以独特的书法艺术呈现给读者的。几十篇文章,谈人记事,抒情论理,内容林林总总,但多数都涉及某种与时间有关的维度。从第一篇《生下千金之后》,到最后一篇《我的六十六岁生日》,作者将自己从31岁到66岁人生中的一个个难以忘却的片段,呈现出来。今和昔,当下与过去,时光的两端接续围拢起来,作者心中深深浅浅的意绪,从字里行间弥漫出来,引发共鸣。
  对《亲情与感悟》的评价,重要的不是复述它的内容,也不是简单抽象地描述这部作品集以一种别致的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再透过温暖睿智的字里行间来烛照文字、洞见人生,而是体会到作者书写的目的,是铭记;艺术的形式是记住生命中的某一刻,甚至是自己。
  一页页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于我而言,它们都是新鲜的,仿佛都是刚刚并且同时出炉的。更重要的,它们互相之间产生着某种关联。
  究竟有哪些重要看点呢?有三点印象值得评说。
 关键词:表达
  我对书法一窍不通。只是感觉《亲情与感悟》里的件件书札,书卷气足,风规高远,随性洒脱,作品的温度、质感和审美力扑面而来。以书札这样一种方式,写这样的内容,是赵国柱先生的一种表达。有他的思考和实践在里头。这些表达,在当下是有意义的。
  清末书法家李瑞清论书名句:“自古以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自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也。”
  也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深以为然:书法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只有技术,文化的支撑力很小。第二重境界,书法家从技术专家到技术精英,应该说有了一定的厚度支撑,但和社会的交集还比较少。只有到了第三重境界,哲人境,书法家的字外功,即书法之外的内涵、成就形成一定的厚度,书法艺术才获得坚实的背景支持,赋予了书法更丰厚的内涵。
  虽然技术变化越来越快,但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伴随人们的,无论是书法还是艺术,会给到我们新的力量的。
  捧读赵国柱先生的《亲情与感悟》,很喜欢,原因未必尽出内容,还在于它和自己想象的雅人高致相符。明人吕坤说过,“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一个人倘能闲人所忙,忙人所闲,心中无事,眼前清净,就是最好的人生消遣。尔后,当他浓后求淡,动极思静,还能往接圣代,尚友古人,简直就是诗意栖居了。
  关键词:日常
  作家余华说过这样一句话:“日常生活貌似平淡和琐碎,其实丰富宽广和激动人心,而且包罗万象。”他说的是散文写作的一种方式: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
  《暖手煲小记》《小外孙领我坐地铁》《一看你就是个干部》《丢开轮椅站起身》等篇目,家常,日常,但却能让故事停下来,让某个瞬间凝固住,缓慢仔细地被我们看见。
  尤其感动我的是,80个字的《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和130余字的《致女儿》,作者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女性——母亲与女儿“我牛”。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午回家看母亲。突然竟发现,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双眼看不清,甚至看不见了。凝视着老妈呆滞且浑浊的眼睛,我不禁泪如雨下。——辛卯五一节晚记”;
  “听说我牛有反应了,说明娃娃要降生了,可喜可贺!艰难的十月怀胎不就是为了今天的一朝分娩吗?所以我牛要坦然面对,忍受和享受分娩前的阵痛。这是每个母亲必须经历的,也是那些没有孩子的女人终身羡慕的幸福的过程。老爸为女儿祈祷:我牛顺利,娃娃平安。——壬辰小寒前三日正午女儿临产前记”。
  一个是为人子的痛彻心扉,一个是为人父的祈祷祝福。
  尺牍书札,作者用传统的纸质与手作的方式,收集起往日时光的回忆,留存温暖的人情味。这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再回到日常生活的高级形式。
  关键词:结构
  作家宁肯在《大地的细节》一文中曾这样写道:“我同意结构主义的观点: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
  这部文集有一个结构:亲情篇和感悟篇,每一篇又包含书札、释文与赏析。
  在作者的释文里,时间真的不重要,时间会转换为一种空间形式,生命已变成一种结构,共时,共情。
  整部文集还有一个大结构:人生之初到人生终结——虽然还远远没到终结,但已经对那个可能的归宿,在归宿上想要秉持的人生姿态,心存寄念。比如,《生下千金之后》《外孙满月》《母亲属蛇,生在腊月初八》《对父亲无尽的哀思》,以及《花甲随想》《关于安乐死》《冉冉如过客》等篇目,与此同时,《退了真好,老了也真好》《关于幸福的思考》《起,要起》等篇目有更昂扬、更深沉的色泽,将这如歌岁月,深深地合拢。

□董昕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