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我的生日。我从小生活的生日是农历,也就是农历。
因此,我每一年的生日都可以粽子上插上蜡烛,这是收获双节的喜悦,喜上加喜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今天我主要是话端午与话生日这两件事。
1、端午的来历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族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如果大家有学易经就会更明白这一点,《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是龙以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端午节为什么不能说“快乐”
只能说“安康”
古书记载,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从这天起,天气燥热,虫蛇繁殖。于是人们吃粽子,戴香包,饮雄黄,挂艾草,划龙舟......用最隆重最热烈的方式,来避开五毒,驱邪避灾。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挂艾叶、划龙舟、立鸡蛋等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向亲朋好友传达祝福。但是在这一天我们表达真挚的祝福时,只是说“端午安康,却不能说”端午快乐“我曾经小时候也犯过这样错误,在端午这一天,给亲朋好友送祝福都是说:”端午快乐“,这没有人跟我说端午不能说快乐。
后来,听到很多亲朋好友都是说,端午安康,一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由于自己一直都属于比较无知和拥有婴儿般的心态,大家都说端午安康,我就改口给别人送福说端午安康。
慢慢地去了解端午,才知道端午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屈原:“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无论在国内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在屈原心中,国家大义无比重大。面对祖国被侵略,他心如刀割。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他抱石投河自尽,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爱国乐章。即使过去的前一年,我们依旧会记得,这世上曾有一个用生命爱了整个国,他的名字叫“屈原”。
我们再来看看伍子胥,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很陌生。但提到西施,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便会了然无心了。
西施是吴王夫差的宠妃,伍子胥则是夫差不可多得的良将。
伍子胥一心为国,当年越国大败时,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过,夫差不听。后来,伍子胥被谗言诬陷,夫差确信了,赐死了伍子胥。死后,他的尸体被装到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千年,但至今读来,仍觉得扼腕不已。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有句话说:“百善孝为先,世间莫过于至孝。孝女曹娥,相传是东汉上虞人,与父亲相依为命。一天,父亲溺于水中,数日没见到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昼夜沿着江号哭。
就这样过了17天,曹娥知道父亲回不来了,便在五月五日这天,也投江而死。五日后,她的尸体抱着父亲尸体浮出了水面。后人为了纪念事父至孝的曹娥,便改瞬江为曹娥江。
孝敬父母,是天下孩子们都在用心做的事。虽然比起父母的爱,我们永远都会做得不够,不管我们怎么报答父母亲永远都是报答不完的……
前有屈原,后有曹娥。说起端午,注定有些沉重,所以,五月五日是一个悲壮、祭祀的日子,如果互祝快乐,是不是不合适?
但斯人已逝,今人犹在,最好的时刻,永远是活在当下。不管是哪一天,都值得我们用最好的心态去度过。“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所以最好的事,现在就做,最想对谁说的祝福,现在就说。
3、端午隐藏的智慧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午”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端午”。
千余年来,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把端午节看做重要的节日,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栓五色丝线、悬艾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仪式背后,蕴藏祖辈们的智慧,使得很多习俗能够延续至今。
粽子不仅可口还可心,不仅有营养而且很滋养,暗藏着三大智慧,真正地养人。
粽子的第一大智慧:粽叶包出包容。
以前小时候,每到端午前,妈妈有时会自己包粽子,有时是外婆或阿姨他们自己包的粽子拿给我们一些。自己做的粽子要比外面的好吃很多。这些一个个的粽子的外面是粽叶,里面是粽馅,这一“包”一“容”,呈现给我们的就是“包容”。
粽叶是自然清新的,一颗包容之心则是真诚的。只有真诚,才能够将心比心,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想。
粽馅的形状有点像一颗心,这颗心是千万颗熟透的糯米粒组成的,就像只有一个成熟而宽厚的人,才懂得包容。粽子热着更好吃,而一颗包容之心必定是有温度的。因为只有心怀善意、体谅别人,才能感知别人的难处和苦衷,而情愿退一步。所谓包容,其实就是懂得让别人受益。就像粽子的存在,就是为了饱人的肚子、甜人的口、养人的身。而自己,也因此受到欢迎和喜爱。
粽子的第二大智慧:糯米一团“温和”。
粽子的主要材质是糯米,而糯米是一种常吃的粮食、温和的滋补品,比大米更容易消化。粽子所散发出的,是一种“温和”的气息。
一个温和的人,一定待人亲切、进退有度,让人如沐春风,于是像糯米一样使人常吃、爱吃,而吃得开。
一个温和的人,人前不躁,事上不乱,举手投足间皆体现着修养和涵养,不但让人受用,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就像糯米一样滋补。
一个温和的人,说话会照顾别人的感受,委婉而不让人难堪,让人易于接受,就像糯米一样容易消化,让人舒服又感激。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必定是温和的人,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而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粽子第三大智慧:待人处事“香软”
我记得我二阿姨家的粽子是用白糖沾着吃的,这种粽子叫芒粽,也叫甜粽。我表弟最喜欢吃这种粽子了,粽子本身很好吃,吃起来软软的,黏黏的且甜甜的,吃粽子时感受到一个“软字”最有精髓的是为人处事也是如此。”
态度谦虚是一种软,待人和气是一种软,言语委婉含蓄是一种软,行事风格柔和、不锋芒毕露是一种软……你软,别人就会舒服,就像粽子入口。你让别人舒服,自己最终也会越来越舒服。
人的仪态,要甜。举手投足彬彬有礼,脸上常带微笑,就是这甜。做人甜,别人就会喜。就像吃粽子,愿意多咬一口。如此,则什么事都好办。待人要有一份亲切感,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此才能让人觉得亲近,但又不觉得冒犯。就像粽子黏,但是不过分。若即若离,才能欢欢喜喜。
《道德经》中说“天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最柔软的,却可以驱使最刚强的。所以经常说的,以柔克刚,以柔胜强。粽子好吃,人们才愿意购买,做人像粽子一样,别人才会买账。
粽子是用线绑着的,你要解开线,剥开叶才吃得着。我们的人生也一样,需要松绑与抽丝剥茧,松开的是过渡的私心,剥掉的是过分的戒备。这样,心就会像煮一只粽子,由生硬变成熟软,由冷变得温暖。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如此,时间就会到处飘满像粽子一样的香甜味道,日日如同过节。
4、端午为什么要吃咸鸭蛋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小时候对端午节还是蛮期待的,尤其是想念那蛋黄可以流出油的咸鸭蛋。咬一口咸鸭蛋,再吃一口饭,那就一个香!咸鸭蛋的蛋白“鲜细嫩”,口感细腻,味道咸鲜,蛋黄“红沙油”,入口鲜香,有蟹黄之鲜美。用咸鸭蛋下饭,还可以给没食欲的人增添食欲。
端午节吃咸鸭蛋不光是因为它的独特风味与口感,还因为咸鸭蛋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端午节吃咸鸭蛋,可以祛毒,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佳选。
从中医上讲,咸入肾,鸭蛋本身性寒,属凉,腌制后更有滋阴养肾的功效。中医认为,咸鸭蛋清肺火、降阴火功能比未腌制的鸭蛋更胜一筹,煮食可治愈泄痢。其中咸蛋黄油有明目养眼的功效,还可治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烫伤、湿疹。
5、生日巧遇端午
被人牵挂着,关心着,惦记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两天有很多朋友问我今天在不在深圳,不管他们是否在深圳,他们都说要来深圳见一直心心念想我,顺便庆祝我的双节。
我特别感谢记得我每一年生日的亲朋好友,每一年都准时给我送祝福,发红包或送礼物给我,有一些是专门特意来为我庆祝生日,觉得拥有你们真好,对于,我来说,给我送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我相信世界上有一部人是跟我同一天生日的,我也知道有些家族为了避免恶月之祸,采取各种方法积极抵御。老人家遵从传统,有所避忌,从而就会改一下孩子的生日。老一辈为了让孩子避开这个古人说的“恶月”,故意强调阳历生日为六月,从而少和五月沾边,他们从心理上默认孩子阳历。(长辈们自己过生日都过农历的)
但是,我家人觉得生日遇上端午,就有一种双喜临门的感觉,是好事,并且那年代我们那边都是过农历的,要遵从我们家的风俗,遵循一切上天的安排,同时这个日子也很好记。
在我读高中时,我有一位同学,也是我的舍友,她曾经跟我说过,她不过生日,她说,因为她生日这一天是她母亲的受难日,如果要过生日也是等她妈妈入土为安才会过生日。
那天我同学跟我说这事之后,我也跟我妈妈说了这事,我妈妈就跟我说,虽然孩子生日是母亲最艰辛与痛的一日,但也是最开心的一天。
因为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是自己孩子新生的到来,每一位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在每一个节日里都能充满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家庭是培养不出好孩子来的,女儿,你不能跟你那同学那样想,你每年都要以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生日,不仅仅是生日这一天,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活出自己,让自己的世界充满仪式感,你懂吗......
我家人还说改变一种思维模式,把别人认为不好过的日子换成好日子来过,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何乐而不为?。因此,家人把农历五月五作为我的生日。生日哪一天都无所谓,主要是开心就好。
五月五日端午节,多少中国人的记忆,都停留在那个初夏明媚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清风摇曳着树枝。记得小时候,我朦朦胧胧地睁开双眼,看见了母亲已经从厨房端出一盆新出笼的热粽,而父亲刚好抱着一缕艾草进门,上面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
在我的记忆里,从出生到初二每年端午都是与家人过生日与端午节,直到我上初三那年学校规定尖子班必须住宿开始,很少回家跟家人一起过节,那一年,我们还有一个多星期就要中考了,但也给了我难忘一个生日。
初二那年生日,学校是禁止喝酒的,我宿友提前一个星期给我买好了很多吃的,啤酒,饮料,礼物给我庆祝生日,因为我是寿星女,当天我就遭殃了,从没喝过酒的我,被舍友们灌啤酒,有点头疼,差点去不了上晚自习......
然而,到了高中,总是盼望着端午节能够回家与家人一起过节,但几乎端午都是放一天假,除非,端午遇上节假日,有两天以上假期就会回家。
到了大学以及出来社会,在端午这天基本很少回去与家人一起过端午节,在我的脑海里只有两三次是回家跟家人一起过节的,回去过节,我家人都会给我买一个大大的蛋糕与我一同庆祝生日与端午节,远走在他乡的我,我知道家人都盼望着我回家与他们一同过节。
然而,我在家人盼望中,迟迟未归与家人相聚在一起过节,也许是那时我太小了不懂家人的心,也许是因为朋友给举办的生日宴,为了不扫朋友们的兴,所以,基本我生日这天,也就是端午这天基本没回家过节。
后来,因为一些事,慢慢才知道,原来家人每时每刻都在想念我能回家陪伴他们,才知道自己任何时候都是为别人想得多,为家人和自己想得少。也觉得自己不够孝顺,没有做到争取更多时间去陪伴家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客居异乡的我也终于明白,每年的端午,过的是一份背井离乡的乡愁。从踏出故土的那一刻开始,每一个节日都在提醒我们,此生此世子女只剩背影,父母唯留目送。
是啊,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岁月再多无常,生日遇见端午。当我们长大了,就应该承担更多的家庭与社会责任。
今年的盛世不太平,天灾人祸,我从知晓。古人认为五月初五这一天,是恶月恶日,又恰逢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辟邪,因而传承下来许多辟邪、禳灾、防疫的风俗。传说古时候端午这天,龙虎山会聚集许多妖邪,群魔乱舞,祸害一方。
随着年龄的渐长,走南闯北,南征北战,经过不断读书进学,自以为有文化、懂一点历史,科学的我,也曾对这些古老的风俗不以为然。
我父母亲跟我爷爷那一辈特别注重传统的习俗与文化,也特别注重仪式感,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从来都不会拉下,当然,也会接纳新的文化,就像王阳明心学所讲的要天人合一一样的道理。
养儿女方知父母恩,我的生日与端午绑在一起,一个绑字,系住的永远是挂牵;一份情意,拴起的是亘古不变的思念。
“端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考量这个“端”字呢?“端”是“正”的意思——端正。那么“午”字,在一天里面,它是处在正南的。“端午”实际上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有两个“五”,对我们来说,两个“五”合起来是多少?十。十是什么数呢,是中数,端午给我们导向的也是“中”,不要光看到这个时候天气很热,它实际上也给了我们一个提示,让我们去思维这个“中”……”
毕竟生活要有仪式感的,所以,我今年生日,粽子,蛋糕,鸡蛋都不会少,今年还增加了两项,以写文字形式以及立蛋来纪念、庆祝自己的生日。
当生日遇到端午,那肯定是双份的开心,因为受到双倍的祝福,一切又变得有所不同,今天的凌晨就有朋好友给我送来生日祝福,给我送来红包,到了早上又给我送来端午祝福,今天也收到很多礼物与快递。特别感恩这些亲朋好友对我的节日这么上心,让我特别感动。
其实,只要有你们一句的祝福,我就很满足了,我妈妈从小教育我,做人不能贪,要自足常乐.......
写到最后,借助我的生日遇上端午,祝自己生日快乐,每天都能活出自己,一直保持婴儿的心态就好!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