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导游词」导游词的开头…

时间:2023-02-27 00:39:3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古代戏剧台,它们不仅是建筑形式,也是文化的展示台。锣鼓喧天,丝竹英贵,波澜壮阔,哀切,忠孝节义的故事出现在这里。情节曲折委婉,演员短袖轻轻舞动,观众们好像喝醉了。

古戏台在当时百姓生活中就好比是小视频、电视剧、综艺等节目之于我们。我国比较著名的古戏台有北京恭王府戏楼、上海豫园古戏台、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山西晋祠水镜台等。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下晋祠“水镜台”。

走进晋祠博物馆大门,迎面的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这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古戏台,主要是在祭祀典礼时为圣母娘娘和达官贵人唱戏。“圣母娘娘”就是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这晋祠就是为祭祀圣母和唐叔虞所建。每年的“庙会”活动中,人们迎神赛社、祭圣母、祭水母,这种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百姓希望通过演戏,与神明沟通,祈求生活美满、用水富足。

这座戏台为什么叫“水镜台”呢?

“水镜”二字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讲的是韩安国和王恢辩论的故事,也就是著名的“马邑之围”。当时匈奴扰边,汉武帝有意在马邑一带设伏诱击匈奴。当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主张和亲保平安,大行令王恢则主张开战,两人观点相悖,在汉武帝面前展开了辩论。

韩安国用汉高祖刘邦平城之围、汉文帝与匈奴和亲的例子劝诫汉武帝求和,并说汉军远击匈奴是“强弩之末”,王恢与他来回辩论了好几个回合,最后对汉武帝说“……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通方之人,不可以文乱”,意思是说做人应该心如明镜、知人察己,真正有道行有主见的人是不能被花言巧语所扰乱的。汉武帝听后就采纳了王恢的意见,发动了对匈奴的马邑之战。

三国时期的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渊博、善于“知人”,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凤雏二位先生,所以被人们称为“水镜先生”;清朝龚自珍也说过“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针芥”,可见这“水镜”二字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多么重要。为了取“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的含义,用“水镜”二字命名戏台。虽然这里的故事离奇、戏曲夸张,但希望看戏的人能够从小小的戏本中看清世态炎凉、人间百味。“水镜”二字形容戏台,比起现代的大剧院、剧场、舞台、戏院等称谓都要更高雅、贴切。

水镜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间以木板隔开,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厘米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凸显了典型的北方建筑特色。

我们进门首先看到的是水镜台的后台,也就是演员们化妆换衣服的地方。后台上方悬挂着“三晋名泉”横匾,字迹清秀雄劲,是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这里的“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名泉”指的是晋水名泉难老泉、善利泉、鱼沼泉。下面悬挂着一幅木质楹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这是清末贡生宁惇德所作,现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写。这幅楹联热情地歌颂了晋祠的自然风景之美,静默地悬瓮山在蓝天之下高耸入云,清澈的晋水缓缓流动,百花绽放、万紫千红,禽鸟嬉戏自由飞翔。作者仅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出晋祠胜景的自然优美。

刚看过后台的“三晋名泉”,接下来我们看看前台的名匾——“水镜台”,这是清乾隆翰林、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与“三晋名泉”不同,这块牌匾笔力秀丽,尽显文人儒雅,这也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的侄子,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一前一后,各题名匾,同悬于水镜台上,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晋祠有浓厚的审美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便是一个单体建筑,也有自己的规格。接下来,我们从建筑的角度来欣赏水镜台吧。

水镜台融合了殿、台、楼、阁四种建筑风格,我们向后台的上方看去,重檐歇山式的房顶仿佛这是一座楼,目光往下移,又是宽阔的宫殿形制,这是殿;再看前台,上方的单檐卷棚式的屋顶仿佛它是一间阁,下面宽敞的戏台又是台。这座水镜台融合多种建筑风格,造型奇特、雕刻精巧,威严又不失活泼,在此处听戏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

水镜台前台隔板的板壁上方有民国时期补绘的四幅画: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弹琴、七月七长生殿、木兰从军、昭君出塞,都是赞美古代著名女性的故事。在这座主要祭祀伟大女性圣母的祠堂中,绘上这些著名女性的故事,相得益彰。

水镜台如此著名,一定少不了历代文人的颂扬,我们看这首诗:

题晋祠水镜台(之二)

两匾同悬台上空,

康乾两代享盛名。

一文一武伯侄墨,

遒劲浑然乃巧成。

这首诗就讲了“三晋名泉”、“水镜台”二匾同悬于戏台之上,这文武叔侄二人的也留下墨宝为水镜台添色。

戏台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不断地向人们诠释一幕幕生活剧,以“戏”为镜,百姓们吸取精华,不断改善生活。时间飞逝,物是人非,我们只能从这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古戏台中,一窥当年胜景。

晋祠建筑跨越千年,成为历史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正是今天我们深入认识历史及社会发展规律的一条线索。“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建筑依旧还在诉说”,这或许就是晋祠的魅力所在吧!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新冠疫情集中暴发,对旅游的冲击前所未有,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从业人员大量流失,一批人走了,一批人还坚持着,对于干旅游的人来说,旅行社更像是人生中一个服役的战场!对工作,我一直不曾放弃,写点什么,也许只是证明我还在!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