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24节日短信祝福语、节日短信祝福语大全?

时间:2022-12-06 05:54:0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今天是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农历壬寅年正月初四。

今天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着一年的开端。从这天开始,春风送暖,大地解冻,万物呈现勃勃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祝福你在新的一年里,辛勤耕耘,收获硕果。

人生几十年,

情意最值钱。

问候是心意,

祝福是惜缘。

寄语送真情,

你我都如愿。

健康永相随,

快活每一天。

现将2019年9月23日以来,陆续撰写并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各节气《寄语》以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寄语》的小序,略加编辑,集中书录。

《春季寄语》

寄语如诗,

句句情长,

寄语如歌,

曲曲悠扬。

祝福你在景色如画的春季里天天都有好心情!

今天是2021年2月3日,星期三,农历腊月二十二。

今天立春,神州大地已进入天文学意义上的春季。

现将去年陆续撰写并在《今日头条》发表的春季各节气《寄语》,略加编辑,集中书录如下:

〈立春寄语〉

今天2020年2月4日,星期二,农历一月(正月)十一。

今天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春天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开始了。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从立春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立春以后,阳气上升、万物复苏、大地解冻、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万物绿装;春是希望,灿烂辉煌。

神州大地鼠年的春天,必将是中华儿女难以忘怀的春天,也必将是中华儿女历经磨难、战胜疫情魔鬼的春天,同时也必将是中华儿女走向希望的春天。

在严冬将要过去,暖春将要到来之际,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开始从武汉向各地漫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疫情发生后,中央及时决策部署,全国各地总动员。医疗人员奔赴武汉,救援器材送达一线,基层乡、村和街道、社区严防死守,各行各业齐参加。

阳光总在风雨后。

中华儿女在中央决策部署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全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全面复兴的春天。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一一张栻

鼠年初春疫魔狂,

华夏百业干群忙。

众志成城困疫鬼,

山花烂漫再辉煌。

一一塞北山顶洞人

〈雨水寄语〉

今天是2020年2月19日,星期二,农历一月(正月)二十六。

今天雨水。

雨水意谓,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时太阳黄经到达330度,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雨水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发生。

雨水的到来,标志农耕大忙季节的到来,标志着真正春天的开始,也是希望的所在。人们已经战胜了寒冬,迎来暖春,通过努力耕耘、创造,定会收获丰硕的劳动果实。

乍暖还寒春意潜,

万物萌生胜柳烟。

淡淡雪花漫四野,

点点雨水兆丰年。

春潮涌动百业忙,

补食健身防流感。

攻艰克难入愿景,

安居乐业迎明天。

〈惊蛰寄语〉

今天是公历3月5日,星期四,农历二月十二。

今天惊蛰。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45°,一般于公历3月5-7日交节。惊是震动、使之察觉的意思,蛰是藏的意思,代指藏于地下的昆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大自然节律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节律相吻合。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东北地区则更晚一些才会有雷声。

惊蛰时节,“春雷响,万物长”,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我国各地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当“蛰”则伏,当“惊”便起,顺时而动,应势而为。这正是“惊蛰”带给我们的至深人生启迪。该蛰伏时蛰伏,但更为重要的是,该到振作的时候,一定要振作,不能老是在昏睡中不醒。

惊蛰不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过来,也启示人间的每一个生命要醒过来,个人如果长睡不醒,那就是不道,违背天地之道。

时机未到,学会蛰伏。何谓时机?便是天时、地利、人和。当不具备时机时,便必须学会蛰伏,锤炼自己,等待变化。时机一到,惊而奋起。

惊蛰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暖意浓浓的大好时光里,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刻,我们要拾起梦想的心,斗志昂扬,画出心中的美妙画卷,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扬起顽强拼搏的风帆,乘风破浪,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惊蛰时节万物苏,

草长莺飞丽色涂。

百里阡陌农耕忙,

万朵桃花春意足。

蛰伏锤炼蓄精锐,

雷鸣惊起展宏图。

奋力拼搏显身手,

捷报频传美酒沽。

〈春分寄语〉

今天是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农历二月二十七。

今天春分。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特指当太阳到达黄经0°时的这一天为春分,这一天即为狭义的春分。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即为广义的春分。

春分,是春季中分之意,春分这一天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北半球开始白昼长于黑夜。

春分时节(春分时节即广义的春分),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后,春阳之气上升快,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增强,情绪波动也大,加之气温经常骤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眩晕、失眠等症。另外,春分后雨水增多湿度大,体弱者易生病,旧病者也容易复发。加之各种细菌、病毒繁殖较快,各种传染病也多发。所以,春分时节,一定要重视养生保健。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锻炼。春分时节,风多、风大,易患感冒,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营养均衡。春分时节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避免进入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

平和心态。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规律生活。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翩翩已来到,

养生保健很重要。

减弱应酬多运动,

加强锻炼少感冒。

肉蛋均衡食五谷,

蔬菜水果不可少。

心态平和胸怀宽,

身康体健迎美好。

〈清明寄语〉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清明节气已随着春的脚步,悄悄地来到眼前。

今年的清明是在公历4月4日(农历三月十二)15时38分,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5°。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即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称为清明节。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这天也是传统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敦亲睦族、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不仅住在本乡本土的人们在清明节有扫墓习惯,而且众多居住在外地的同胞,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爱国之情。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应有之举。

清明时节踏陵园,

缅怀逝者情意绵。

前辈创业根基深,

厚德美品声播远。

吾辈承接先祖业,

慎终追远宏图展。

后生守成枝叶茂,

硕果累累慰灵前。

〈谷雨寄语〉

今年的谷雨是在公历4月19日(农历三月二十七)22时45分。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

关于谷雨的来历,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西汉刘安等编著《淮南子》中记载“天雨粟,鬼夜啼”(谷子就像雨一样,哗哗地落下来,这可把鬼怪吓着了,夜里啾啾地哭起来)。说的是,仓颉造字,功盖天地,黄帝(中华人文初祖)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谷雨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暮春回望,你可曾辜负春光?快抓住春天的尾巴,再赏一回春天的美景;请继续加油,以更好的自己迎接夏天!

关于黄道,黄经,多次在节气寄语中提到,在这里做一简单介绍。黄道,是天文学术语,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上看,太阳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动,一年正好移动一圈,回到原位,太阳如此“走”过的路线就叫 “黄道”。简单地说,是地球人以自己为中心、为观察点所看到的太阳在星空中运行的轨道即为黄道,它是天球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所谓黄经,就是黄道坐标系中的经度。黄道为一圆周,划分为360度,春分时位于零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点,共二十四个节气,布满360度的一圆周。

谷雨时节暖意浓,

随风细雨润无声。

布谷鸣叫春播紧,

铁牛耕耘秋收丰。

暮春山水美如画,

初夏风光笑春风。

不负韶华惜光阴,

阳光灿烂美前程。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春花红。让我们在这充满生机的春季里,满怀梦想,播撒希望,辛勤耕耘,去收获那丰硕的人生果实吧!

《夏季寄语》

寄语如一抹阳光,静心品评世界万物;

寄语似几许清风,宁神辨析人间冷暖。

愿你在绚丽多彩的夏季里,恬静、清凉度过每一天。

今天是2021年5月5日,星期三,农历三月二十四。

今天立夏,北半球已进入天文学意义上的夏季。

现将去年陆续撰写并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夏季各节气寄语略加编录,伴随读者度过充满生机活力的夏季。

〈立夏寄语〉

2020年的立夏是在公历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8时51分。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

立,建始也;夏,夏季也。立夏,即进入了夏季。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等二十四个节气一样,属天文学范畴,太阳到达黄经的相应位置。

天文学上四季(春夏秋冬)与气象学上四季(春夏秋冬),依据不同,在起始时间、终结时间上也不相同。

天文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有关黄道、黄经内容详见本人《今日头条》中<谷雨寄语>。这里不再赘述。)

气候四季是通过某地区的气候数据统计而确定的四季。 在气象学上,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而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准,与前两者类似,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的标准,将连续5天日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的标准,之所以要规定连续5日,是考虑到经常会出现诸如“倒春寒”和“秋老虎”等天气反复现象,因此用连续5日来表示季节的稳定。

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

立夏到来,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到来。在立夏后,不仅气温会越来越高,雷雨天气也会越来越多,农作物也进入到了旺盛生长的阶段。

立夏后,天气逐渐变热,易让人烦躁,需注意饮食,调节情绪,平心静气,安度盛夏。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在饮食上,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好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此外还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初夏

----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初夏养生

----山顶洞人

暮春悄去夏来临,

饮食清淡养好心。

营养均衡莫贪杯,

放飞心情快活人。

〈小满寄语〉

2020年的小满是在公历5月20日(农历四月二十八)21时49分。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60°。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作为收获的前奏,农事活动进入高潮,成为农民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从气候特征来看,“小满”之后,全国大部地区相继进入炎炎夏季,天气的主要特征就是高温高湿和多雨。

“小满”时节,应注意及时补水,多吃含水及钾高的新鲜蔬菜与水果,如生菜、香蕉、猕猴桃等,同时注意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的摄入。此外,还宜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芹菜、苦瓜、茴香等,可以健脾胃,助消化,祛湿邪。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在节气中,小暑之后是大暑,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而“小满”之后是“芒种”,没有“大满”这个节气。

那为什么没有“大满”呢?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所以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小满”是一个充满传统智慧的节气。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智慧所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小满不仅是一个节气,更应是人生追求的一种最佳状态,一种人生哲学。

大满非吉,小满刚好。有人说,满足的状态是刚刚好。幸福的状态是比刚刚好再多一点,留有空间,还有期待。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

人生在世,不要追求的过多,不要奢望什么都要达到极致。

小满,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小满小满,小得盈满”。各位朋友,趁此大好初夏、小满时节,在欣赏绚丽景色,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经常检视自已,奋力前行,致达小满,快乐、潇洒度过人生的每一天。

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

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

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

----山顶洞人

春有绸棉夏有纱,

秋有清酒冬有茶,

窗明几净健步飞,

小满人生乐无涯。

〈芒种寄语〉

2020年的芒种是在公历6月5日(农历闰四月十四)12时58分。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75°。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也就是说,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芒种”二字谐音,也表明了农民劳作的特点,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农作物快速生长。要在防范自然灾害的基础上,抓紧劳作,不误农时。

芒种期间养生要调养精神、饮食清淡,为顺利度过盛夏酷暑做好准备。

芒种,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给我们以启迪:人生就是有收有种的忙碌过程:人生大事,不过是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芒种,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一头辞旧,一头迎新;一头收获幸福,一头播种希望。

芒种时节,不仅农民在田地里忙碌,我们每个人都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在自已的生活、工作的田地里耕耘。芒种,“忙种”,种下希望,收获幸福!

让我们怀揣梦想,播散希望,辛勤耕耘,去收获更美好的幸福吧!

芒种节

----佚名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芒种节

----山顶洞人

芒种节气寓意奇,

收割播种两相依。

一分耕耘一分苦,

一分收获一分喜。

漫漫人生路崎岖,

上下求索靠自己。

播散希望奋力行,

收获幸福果实巨。

〈夏至寄语〉

2020年的夏至是在公历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5时44分。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90°。

夏者,夏季也,至者,极也。夏至即夏季到达了极点之意。夏至之时,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端的时刻,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返。夏至这天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侯。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中国冬夏气候有“冬九九”和“夏九九”的说法。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北方农村的“夏九九”歌,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九九”歌虽然未广泛流传,但它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适用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因此“夏九九”歌就没有“冬九九”的那种地域局限性。

夏至寓意炎热的到来。人们在此节气时要注意养生保健。从饮食上说,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人体需水量大,要及时补充水分,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从精神上也要注意调养。《周易》理论认为:夏属火,对应五脏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养心。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可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夏至,盛夏将至,也意味着一年即将过半。愿你辛苦的半年有所回报,更愿你仍保初心,奋力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刚刚送走了和煦春风,又悄然迎来了火热的盛夏。愿你对生活的眷恋如同骄阳一般火热!愿你在下半年,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不负光阴,不负韶华,在庚子年收获人生快乐丰硕的果实。

夏至避暑北池

----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

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

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

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

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

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

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

可以对华觞。

夏至

----山顶洞人

夏至来临夜渐长,

麦苗茁壮稻花香。

百花怒放树成荫,

生生不息韧劲强。

初心火热胜骄阳,

勤思巧干奔波忙。

不负光阴惜韶华,

愉悦康健现吉祥。

〈小暑寄语〉

2020年的小暑是在公历7月6日(农历五月十六)23时14分。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也就是说,从小暑开始,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

中国有关气候习俗,除了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处暑表示炎热天气变化外,还有用“三伏”表示天气炎热程度。

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那么什么时候入伏?伏期如何计算?三伏与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关联呢?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四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今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是:7月16日~7月25日 为初伏 ,10天;7月26日~8月14日 为中伏 20天;8月15日~8月24日 为末伏 10天。

小暑意寓炎热天气的到来。这时天热,出汗多,人们更要注意养生。习俗上有“春夏养阳”之说。

“春夏养阳’主要是指在春夏季节阳长阴消,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万物一片生 机盎然,这时人们应该补充营养、保护体内阳气,使阳气充沛并且不断旺盛起来。

小暑天气闷热,会有很多人出现厌食状况。在小暑节气里,大家的饮食要尽量的以清淡为主,并保证有足够的营养。除注意饮食外,更为重要的是养心,心静自然凉。

在中医上,夏季理论上认为属火,在这个季节人容易烦躁,常常会出现疲劳、胸闷和睡眠不好等症状。此时人们亦可晚睡早起,保持心情愉快、不怒气,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这些活动如游泳、听音乐等,尤其是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能改善大脑及系统功能,协调各系统器官的正常活动,促进血液流通,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提高人的修养,难怪古人在此节气云:“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

小暑六月节

----元稹

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

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

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

蟋蟀莫相催。

小暑

----山顶洞人

光阴荏苒小暑到,

鲜花盛开人欢笑。

清凉饮食睡眠足,

早晚健身心态调。

〈大暑寄语〉

2020年的大暑是在公历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二)16时37分。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20°。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山顶洞人注:上述六月是指农历六月,因有闰月的存在,所以上述的"大暑,六月中"、"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不十分准确,今年因有闰五月,大暑则在六月初。)大暑热于小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暑时候,正是副热带高压肆虐之时,副热带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来自赤道的暖性气团下沉,加剧了空气的增温,此时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升温作用叠加,大暑已经是一个全国大部分地区暑热难当的时节了。升温作用叠加也是大暑节气的气温高于夏至节气气温的原因。

夏至日虽然是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时间最长的日子,但夏至日并不是全年最高温度的日子,而大暑前后则是全年温度最高的日子。

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大暑"期间,则达到了极点,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今年大暑是初伏的第七天,距中伏还有三天),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大暑节气提示我们,在这个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多雨的时期,有时天气反常,还会出现伏旱现象。因此要不误农时,做好抢收抢种,抗旱排涝等工作,确保全年丰产丰收。

大暑节气提示我们,进入大暑后,高湿高热的“桑拿天”将会增多,极易发生中暑等高温疾病。做好预防中暑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合理安排工作,注重劳逸结合;②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③讲究清淡饮食,及时补充水分;④保持乐观心态,心静天自凉;⑤购买或自制防暑药品,以备需用。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节气提示我们,大暑是秋季庄稼生长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庄稼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热度,如果气温反常,温度达不到的话,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庄稼的歉收。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何尝不是人生道路在某一阶段,努力奋斗的提示呢?!大暑节气何尝不是对青壮年人努力奋斗的启迪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人生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主要任务。

幼少年阶段主要是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为人生奠定生存基础。

青壮年阶段是人生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阶段。从创造和消耗社会产品价值的角度说,这一阶段即要创造本阶段生存所消耗的价值,还要创造出更多的大于本阶段消耗的价值,来偿还幼少年时所消耗的价值以及预积累老年阶段所消耗价值。为了做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还要创造出大于本人一生中所消耗的价值,造福于家庭、社会。节气中的大暑,是秋季庄稼生长最快的时期,而青壮年时期则是人生创造价值的“大暑”时期,是创造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阶段。

老年阶段,则是消闲娱乐、安享晚年阶段,除了帮助儿女照顾下一代外,多数人在多数的时候几乎谈不上再去奋斗,再去创造价值了。

人生只有几十年的航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在青壮年时期,正当创业的好年华,要珍惜光阴,珍惜韶华,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少人哀叹自己年轻时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到老来一事无成。殊不知命运并不是单单不喜欢他们,而是他们在人生的前一段航程里没有把握好自己,让自己随波逐流,丧失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时机。

各位青壮年朋友,去努力奋斗吧!无论你是否能取得辉煌成就,只要当其时,曾努力过,拼搏过,在你年华老去时,回首过往,有一段壮怀激烈的奋斗历程,那就足慰平生了!

大暑

----山顶洞人

小暑悄去大暑至,

正是一年最热时。

万物蓬勃阳气旺,

抗旱排涝莫延迟。

青壮时期好年华,

知识渊博技能实。

珍惜光阴勤奋斗,

硕果璀璨人仰止。

《秋季寄语》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季是景色秀美的季节,是收获成果的季节,愿你在秋季里潇洒快乐的生活、收获丰硕的成果。

今天是2021年8月7日,星期六,农历六月二十九。

今天立秋,神州大地已进入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季。

现将去年陆续撰写并在《今日头条》发表的秋季各节气寄语,略加整理,集中书录,供您欣赏。

〈立秋寄语〉

2020年的立秋是在公历8月7日(农历六月十八)9时6分。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135°。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秋季的意思,立秋就是秋季开始了。

立秋是天文学意义四季划分上秋季的开始,“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最热三伏天中的末伏的起始时间,还在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2020年的末伏起始日在8月15日,即在立秋后的第九天)。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此中国各地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或“秋老虎”。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立秋提示我们,岁月怱怱,秋天,如约而至,悄然来临。《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四季轮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要及时做好当季的各类农活,立秋之后应着手做好秋收工作。

立秋提示我们,按天文学四季的划分,一年已过去了一半,而另一半已经到来 。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富力强的人,应回顾一下半年来的拼搏和收获,时间过半,任务是否过半,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规划设计一下下半年的蓝图,从精力上做好准备,下半年要努力拼搏,更上一层楼,力争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获得全年的大丰收。

秋风许许送清凉,

驱散高温身舒畅。

秋雨丝丝润心田,

烦恼忧愁一扫光。

正当收获好时节,

不误农时耕耘忙。

时光荏苒年过半,

辛勤工作当自强。

〈处暑寄语〉

2020年的处暑是在公历8月22日(农历七月初四)23时45分。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了。处暑既不同于表示炎热程度的小暑、大暑,也不同于表示寒冷程度的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节气。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我国古代将每个节气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处暑的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黍、稷、稻、粱类农作物都已成熟。

处暑节气提示我们,“天地始肃”,炎热的暑天将要结束,气象意义的秋天将要来临。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也正是人们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我们要不负大自然恩赐,抓紧时光,抓住机会,尽情享受秋景带来的愉悦。

处暑节气提示我们,“禾乃登”,秋天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要不误农时,做好应时农活,不负春耕夏耘的付出,收获辛勤汗水付出换来的果实,为冬藏做好准备,在享受丰硕果实的同时,为全年的殷实的生活奠定坚实粮果等农副产品的物质基础。

处暑节气提示我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农耕如此,整个人生道路更是如此。我们只有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学习和工作的阶段,要不断积累知识,增强技能,辛勤的学习和工作,我们才能不落伍于人群,不落后于时代,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才能有自己的多彩的人生,才能收获人生道路上丰硕成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让我们不负光阴,不负韶华,努力拼搏,去收获人生的更丰硕的成果吧!

处暑

一一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

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晖里,

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

一一山顶洞人

处暑来临天气爽,

赏景收获好时光。

一分耕耘一分果,

理想风帆再续航。

〈白露寄语〉

2020年的白露是在公历9月7日(农历七月二十)12时08分。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165°。

白露的意思是清晨的露水凝结为霜。到白露季节,天气转凉,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霜),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我国古人将白露划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留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冬季所需的时候。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玄鸟即燕子。许多古文中的玄鸟,是指成为的商图腾的,传说中的黑色的形似燕子的一种神鸟。《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即天命玄鸟降临人间,简狄生商祖先契,住在殷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玄鸟卵而怀孕生契,契建立商朝。白露的“二候玄鸟归”中的玄鸟当属大自然中的燕子,而非传说中的神鸟。“羞”同“馐”,是美食之义。而“养羞”的意思是储藏食物。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简单实用的去秋季燥热的药膳、食疗应适时食用和进行。也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吃些人参、百合、杏仁之类补品。喝些清茶也很有益处。

另外,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要注意,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以免受寒。

白露提示我们,真正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候鸟南飞,留鸟储食了。

白露提示我们,鸟类都能根据大自然的变化和自身条件,该南飞的南飞,该储食的储食。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长,更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去生活,去奋斗。

白露提示我们,只有遵循客观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既定目标。

孟子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这句话是《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虽然拥有聪明智慧,不如借助时势时机;虽然拥有得力农具,不如等待农时。其主旨是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天赋的聪明智慧和一技之长固不可少,但若未能把握恰当时机,没有适宜的外在形势,没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也是很难实现既定目标的。

让我们在这金秋岁月,在这丰收的季节,为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势而为,为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而努力奋斗吧!

蒹葭

一一诗经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白露

一一山顶洞人

白露为霜天转凉,

鸿雁南飞养馐忙。

乘势待时循规律,

事半功倍花果香

〈秋分寄语〉

2020年的秋分是在公历9月23日,星期一,农历八月二十五。

秋分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180°。此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北半球的今天是天文意义上的真正中秋日。

从草长莺飞的春天走来,经过花红柳绿的夏季,七彩纷呈的秋分来到眼前。在这个时节,我们想起王维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那份静谧清幽,那一丝轻轻的凉意扑面而来。

秋分,是一个美好的季节,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空气清新,温度宜人。

秋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爪果飘香。

秋分,在悄悄地告诉我们:岁月轮回,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静美的秋分里,愿你不负韶华,不负春秋,成为更好的自己。

岁月轮回秋分至,

瓜果飘香五谷实。

青春年少当奋进,

春华秋实莫延迟。

〈寒露寄语〉

2020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星期二,农历九月初十。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195°。

寒露的意思是此时节,气温较白露时更低,清晨的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寒露。

伴随“寒露”而至的是浓浓的秋意,北方层林尽染, 南方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寒露之时,要注意保暖。寒露脚不露,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要适当进补去寒食物,如牛羊肉等。要多参与健身活动,增强抗寒能力。

一滴寒露送秋凉。

请君保暖添衣裳。

营养均衡多锻炼,

心宽体壮日月长。

〈霜降寄语〉

2020年的霜降是在10月24日,星期四,农历九月二十六。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节气起始时,太阳到达黄经210°。

霜降指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

霜降也意味秋季即将结束,冬天马上到来,也提示我们,要珍惜时光,珍惜叶黄,珍惜秋阳。

一次霜降一丝凉,

风吹草枯树叶黄。

秋风萧瑟眉头锁,

层林尽染眼睛亮。

一年四季多风雨,

更有鸟语和花香。

云卷云舒平淡心,

珍惜今日美秋阳。

《冬季寄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愿冬季的寒风,吹走你所有的烦恼;

愿冬季的暖阳,带给你无尽的欢乐。

今天是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农历十月初三。

今天立冬,祖国大地已进入天文学意义上的冬季。 现将前年、去年陆续撰写并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冬季各节气《寄语》,略加编辑,集中书录。

〈立冬寄语〉

2019年的立冬是在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二。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着冬季已经来临,太阳位于黄经225°,气象学上黄河流域已进入冬季。

寒来暑往,是大自然的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仅要留恋,更要学会欣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有春天的喜悦,夏天有夏天的美好,秋天有秋天的功绩,冬天有冬天的成就。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色,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节奏,去欣赏大自然美妙的乐章吧!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我们不仅要反思自己的过往,更要放宽自己的心态。有人说,快乐是最简单的事,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必自寻烦恼,不找快乐呢?!别让自己的心承载太多的负重。心若看开放开,何处不是风轻云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放飞心情,欣赏美景吧!

秋去冬来留不住,

烦恼不悦任随去。

人生旅途赏美景,

不负韶华不负己。

〈小雪寄语〉

2019年的小雪是在11月22日,农历十月二十六。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40°。很多地区这时候气温下降很快,温度也逐渐降至0℃以下,冰天雪地的冬天将要到来。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这个时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雪下得次数又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这个时节,我们要注意保暖和进补。

秋去冬来、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所做的事、所经历的事已成为过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昨天已逝去,明天还未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今天,活好当下。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更要放宽心态,坚持有氧运动,找三五老友,唠家常,谈友情,快乐地活好每一天。

秋去冬来天地久,

菊落梅开日月长,

寻常日子常忆友,

乍冷还暖更思乡。

三杯淡酒忆艰辛,

一壶清茶话荣光。

物我两忘心自宽,

有氧运动体安康。

〈大雪寄语〉

2019年的大雪是在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十二。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之日,太阳位于黄经255°。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大雪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起来。诸多花草树木渐渐沉寂起来。而梅花,一朵朵傲立雪中,是那样可爱,是那样让人钦佩。

在大雪的季节里,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还在为生活而奔波,还在为父母,为儿女,为自己而忙碌着。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明天更加美好。

愿我们在雪花飘飘的日子里,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象傲然挺立的寒梅一样,顽强坚毅,努力地学习,认真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去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去迎接美好的春天。

天寒地冻大雪日,

梅花凌寒独自开。

疏影横斜透暗香,

山花烂漫报春来。

多彩人生征途远,

身康体健志不衰。

珍惜当下奋勇进,

阳光灿烂笑开怀。

〈冬至寄语〉

2019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六。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70°。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时,北方多数人有吃水饺的习俗,南方人多数人有吃甜食的习俗。

冬至到,太阳开始回转了,春天也越来越近,愿冬至的阳光,为您驱走严寒,送来温暖。

下面将杜甫描写冬至日自然景物特征及感怀的七律《小至》送给各位朋友。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小寒寄语〉

2020年的小寒是在1月6日,农历十二月(腊月)十二。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日时,太阳位于黄经285°。

小寒节气是与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是通常实际情况却是小寒比大寒冷,“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日子,冰雪常见,大风伴着降温,气温达到最低。

一年最冷是小寒,阳气回升三种暖。由于酷寒中的阳气回升,小寒有相应的三种物候,对应着人生的三种温暖。

一候雁北乡,对应故乡的温暖。

雁字一行来,高高向北飞。大雁在南方过冬,到北方产蛋繁殖,对于新生的鸟儿,北方当然是它们的老家了。

故乡是人生的一种温暖,故乡总是与儿时的快乐时光,与青春岁月,与亲人联系在一起,唤起的总是难忘的回忆。

二候鹊始巢,对应家的温暖。

这时北方的喜鹊也开始搭巢做窝。巢,就是家。

家是人生的一种温暖,家是人生幸福的港湾。

人这一生,最牵挂自己又最缺少不了的,还是自己的家人,父母,手足,子女。

三候雉(zhì)始雊(gòu),对应爱的招唤。

“雉”就是山鸡,也被称为“阳鸟”。“雊”为鸣叫的意思。雌雄同鸣是爱的呼唤,它们在呼唤温暖,它们在呼叫春天。

爱是人生最大的一种温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中国人对爱的表达。

这人生的三种温暖,也是生活的三种归宿。

寒冬之中孕育着生机,春天脱胎于严冬,事物达到极致,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只有在隆冬的严寒中,冷过冻过,挨过炼过,才会有春天一季的花开,夏天一季的辉煌,秋天一季的收获。人生也没有永远的严冬,没有永远的黑暗,你去努力了,然后就会有温暖,就会有光明。

一年最冷是小寒,

阳气回升三种暖,

雁北鹊巢鸟共鸣,

故乡家爱总相连。

夏季辉煌秋收获,

战胜严冬迎春天。

今日景色多美好,

明朝阳光更灿烂。

〈大寒寄语〉

2020年的大寒是在1月20日,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六。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300°。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多数年份,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汽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大寒,就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这段时间也是最难熬的。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人生之中的大寒?

人生是一条崎岖的道路。在这里,我们的双脚随时可能陷入泥泞的沼泽中;我们的肌肤随时可能被划出一道道血痕;我们前进的道路随时可能被巨石横亘……它们就是人生中的大寒。面对它们,我们该怎么做?

那些成功的人们和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度过寒冬,靠的是一颗坚持不懈的雄心。“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当一个人拥有这些熠熠发光的品质之后,对他而言,度过寒冬永远只是时间问题。

熬过寒冬,便是春暖花开。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这个自然界的精灵,在大寒之时默默忍受,最终绽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

人生必有经历,也必有感悟,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熬过所有的苦,你会发现生活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既然决定出发,就要做好风雨兼程的准备,对于未来,我们只要去努力,去拼搏,就能战胜各种困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转回来了,正所谓冬去春来。物及必反,否极泰来,至寒之后,则迎来暖春。

我们身处“大寒”之中,后面已经没有其他节气了,我们唯一的选项就是迎接未来的春天与希望。

大寒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熬过寒冬,便是春暖花开。乐悲转换,否极泰来。这就是大寒的最终真意,也是人生的真啼。

诗人雪莱说的好,“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岁末节气大寒至,

冰天雪地北风寒。

花草树木多沉寂,

梅花怒放迎春天。

人生道路多崎岖,

充满荆棘与艰险。

咬定青山奋力行,

胜利招手宏图现。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