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所谓的文艺中年人,我以前非常重视拜年短信。
我不会随便写点吉祥话或者抄点“祝你事业发达第一,身体健康第一,家庭和谐第一”这样的直接转发,显得太没诚意,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我都是自己原创。
原创很难,太短了显得泯然众人,太长了没人有耐心看,而且短信有70字的限制,万一超出,有的手机能一条就完全显示,有的手机会分别收到两条,观感会很差。
通常我会在除夕的一早就开始构思,白天一边干活一边打草稿,到晚上春晚开始之前基本写好,再来回读上几遍,确保没有错别字,自己的名字没有落下之后,选择一大堆收信人,点击发送。
虽然不会有人回复我说写得真好,我收到的大都是雷同的祝福话,但我还是坚持了好多年,我觉得这事值得做。
也有过几次,有朋友大概觉得我写得不错,又直接把我那条短信又作为自己的拜年短信,直接发给了我,还好她把我的名字换成了自己。
这让我有点小骄傲,是那种付出终于得到认可的感觉。
无论如何,仅以我个人来说,这算是我自己的一个新年俗了。
大家都用微信以后,拜年短信肉眼可见地奢侈了起来,70字算什么,搭配上各种表情,花花绿绿的,一条信息能给你盖成一座大楼占据整个手机屏幕。
但我从来没有发过这种,也懒得再自己去编辑一条,事实上,我连拜年短信也不想费心思写了。
我不再群发拜年短信。
那些相熟的朋友,我们有几个小群,大家在群里互相问候一下,也算是拜年了。
领导不敢忘,但我用的也是诸如“感谢过去一年的帮助,祝阖家幸福新年快乐”这样的基本款来拜年,仅此而已。
还是心境变了。
群发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通过传递祝福,来维持或者增强彼此的联系。
但太多的复制粘贴,让目的本身变得敷衍,我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选择自己写。可写完之后还是无差别的群发,这不还是敷衍吗?
祝福一被群发,就已经失去了人们本来要赋予它的意义。
问题在于,明明知道群发的拜年短信,就算写满文采飞扬的吉利话,也一点温度都没有,明明收到毫无诚意的群发内容自己的内心也是拒绝甚至反感的,为什么还要跟着大家认认真真地走形式呢?
因为群发的拜年短信,本质就是国王的新衣,是成年人之间假惺惺的游戏,大家你来我往一起营造一个真诚以待、互相惦念的假象。
既然如此,我不想再继续这个游戏了。
可笑的是,曾经我还会特地数一下有多少人给我发短信,以此证明自己人脉颇广,又或者没被他人遗忘。
但一条短信能说明什么呢,对方不过是你的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如果没有后续的联系,这些都是无效连接。
说到底,人家可能也就是选择收件人的时候选了个“全部选择”而已。
人到中年,应该开始给生活做减法。
我记得刘震云说过,人这一生真正打交道的只有周围的二三十个人,把这些人的关系处理好了,足矣。
所以我不再追求一个庞大的朋友圈,不再对每段关系都紧抓不放,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学会对关系断舍离,就是放弃那些我们心里不喜欢的人,随缘地对待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然后郑重地对待那些重要的人,那些你真正在意、真正心动的人。
亲疏有别,主次分明,维系一个简洁的关系圈子,人也会自在许多。
同时,这些年我还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再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承载真实的情感。
只要祝福足够真诚,你在对方心中还有足够分量,再简单的一句话对方也能感受到。
这大概也是某种程度的返璞归真吧。
所以这个新年,我对朋友说的最多的还是听上去最普通的那四个字:新年快乐。
这四个字,估计你已经看的太多毫无感觉,但我却愈发觉得这四个字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首先就是“快乐”,我经常会羡慕我儿子,因为他总能无来由地大笑,没心没肺地笑,毫无顾忌地笑,他的快乐既简单又直接。
但对成年人来说,快乐太难,我们总是心里想得太多,包袱太重,眉头无法舒展。
如果能忘记一切,肆无忌惮地笑,这一定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感觉,这才是你最值得拥有的能力。
还有“新年”,重点是这个“新”字,无论过去一年过的怎样,新的一年还是准时来到。
一个全新的开始,还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
你看,简单的四个字,寓意却如此丰富。何必还要再刻意去编造一些矫揉造作的句子?
我不再群发拜年短信,而且我只祝你新年快乐。
这就是我最真诚的祝愿。
我是@秋日么么茶 ,一个认真记录生活的中年男人,关注我,带给你最真实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