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陈平公的时候,保管宝物的仓库发生了火灾,官员们听到紧急开车骑马去灭火的消息,三天三夜就把火扑灭了。孔子安子抱着一匹丝绸庆祝。“骑得太好了!”"陈平公听到后生气地说. "火是收藏珍珠宝玉的地方!是国家的宝物,大家都去救援,你来祝贺我,你什么意思!如果不能讲道理,我就要了你的命!" "
孔子妍子是这样说的。“王向全国藏财,诸侯向百姓中藏财,农夫向谷仓藏财,商人向箱子里藏财。
现在老百姓饥寒困乏,而苛捐杂税却接连不断。夏桀在全国实行残酷的统治,横征暴敛,老百姓痛苦不堪,因此被商汤杀掉了,夏桀的下场为天下人所耻笑。现在老天烧了贮藏珍宝的仓库,这是您的福气啊!如果您还不觉悟,恐怕也会为邻国所耻笑啊!”晋平公点点头,说:“有道理!从今以后,我就把财富贮藏在老百姓之中吧!”
战国的时候,也有一个“烧宝而贺”的事,同样从一把火里烧出了一番的道理,一番的境界。魏文侯的仓库发生了火灾,魏文侯身穿白衣,离开正殿,以示哀痛。大臣们都哭起来。公子成父却走进来祝贺道:“我听说天子把整个国家作为收藏财富的仓库,诸候把自己的领地作为收藏财富的仓库。你现在把国家的财富都储藏在国库里,显然藏得不是地方,这种藏法,不发生火灾也要发生人患。幸亏没有发生人患,不也挺好吗?”
公子晏子、公子成父认为,一个圣明的君王是坚决不能和老百姓争夺利益的,他们强调一个国家应该藏富于民,也就是晋平公所说的“藏于百姓之间”。否则,其统治便会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孔子也曾经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老百姓富裕了,作国君的能不同他们一起富裕吗?国家能不富强吗?!
可是,公子晏子、公子成父早干什么去了?难道非得一把大火之后才向国君进言吗?因为,在王权时代,任何事情都得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谏与纳谏,以成就良臣与明君的美名。不然,遇到没有气量的主子,脑袋早就掉了,还进的什么谏呢!只是这代价太大了,万千的财富化为了灰烬。
其实,个中的道理,国君未必不知,因为当时的诸子对此有过很多的论述。荀子在这个方面就有过充分的论述,他说:修明礼教、推行王道的国家是为了老百姓富有;推行霸道的,能让有才能的人富有;苟延残喘的国家,只会让当官的富有;将要灭亡的国家,统治者就拼命把财富统统据为己有,私人的库房、箱柜塞满金银财宝。这种情况叫做“上溢而下漏”,官员“肥得流油”,老百姓“四处漏水”。所以,他郑重告诫说这是“危身之道也”。
荀子还对晋平公、魏文侯这些最高的领导人以及其它的领导者提出了要求,叫做“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失。”荀子说的真是好,一个君王、一个最高领导人,整天喋喋不休地跟人谈什么所谓的共同利益,营营以求,这成什么话呢?!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所以,孟子对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今天,我们可以推测:孟子说这话的时候,他一定很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