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河南日报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尹康勇通讯员李小成
“学生们继承了科学技术报国的抱负,心大,作为智力报国,希望大家学业成功。
”这是一位95岁老院士对青年学子们的中秋寄语。9月17日上午 11时,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4楼陈俊武院士的办公室,迎来了十余位客人。
“知道您一直惦记着,这次来看您也是专程向您汇报他们情况的。”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王利国一见面,就握着陈院士的手亲热地说。
他们是谁?让95岁的陈院士一直惦记着?
原来,这是一段陈院士与郑州大学化工学院青年学生之间延续了十余年的缘分。
2010年,作为郑州大学的双聘院士,年逾八旬的陈俊武牵头与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指导团队从事生物燃料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之后六年间,陈俊武每月坚持到郑州大学讲课、讨论,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团队给予精心指导。在指导团队工作中,陈俊武还培养了孙绍晖等4名博士后。
鲜为人知的是,在6年间,陈俊武对郑州大学支付的酬金分文不取,也不让学校负担任何的吃住行费用,反而免费为学生复印资料,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2016年3月,对郑州大学再次奉上的陈院士6年兼职所得20万元,陈院士全部捐出,其他团队成员深受感动也纷纷捐款,共捐赠50万元设立了“郑州大学陈俊武研究生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和支持郑州大学化工领域优秀青年学子。
“正是在您奖励基金激励下,一批青年学子立志石油化工研究,很多已经走向工作岗位,成为行业骨干。”王利国详细向陈院士通报了奖励基金的获奖人数、获奖学生研究方向、毕业去向等,陈院士边听边点头,满脸欣慰。
在他办公桌上摆放着的,正是他带领郑州大学相关团队的研究成果——80多万字的《生物基燃料技术经济评估》专著。该专著结合我国国情,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生物质转化为运输燃料的10多条路径进行科学评估,提出了优化的替代路径,为国家能源战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陈院士关心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事又何止这件。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奖金捐给公司幼儿园、捐给地方民办教师,还捐资4万元设立公司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励基金。
“我做的工作也不是很多,经验也是有限的,但是我愿意跟青年人在一起多谈话,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听完获奖学生们的情况,陈俊武院士欣然写下了文章开头的寄语。
在郑州大学化工学院的网站上,与陈院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寄语一起展示出来的,还有陈院士总结出来的著名“人生方程式”:奉献小于索取,人生就黯淡;奉献等于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献大于索取,人生就灿烂。
相关阅读:
河南日报记者讲述:走近陈俊武,向一个高尚的灵魂靠近、再靠近……
油缘——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陈俊武
本文来自【河南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