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手机号码,经常收到催款电话、骚扰电话、陌生车辆的罚单信息。最近,部分市民的处境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些号码为何还保持前主人的相关信息?据了解,这是因为二手号码的存在。同时,用户一旦更换号码,就有可能面临被陌生信息打扰的烦恼、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等。深晚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销售二手手机号码的市场主要是三大运营商官方渠道和代理商网上交易平台。要避免上述现象,需要相关部门携手制定政策。
新号码或许并不"新"
1246 条微博、172 位关注、2 位粉丝、用户头像和昵称均已设置好——李杰想不明白,自己用新手机号首次注册的微博,怎么会是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也没意识到手机号是个回收号,后来注册微博时才发现了这个情况。"他表示。
李杰是深圳大学大二的学生,之前他在某运营商深圳一营业厅购买了一张手机卡,并用其注册了微博。初次注册微博时,他选择了"手机号 +(短信)验证码"的登录方式,输入验证码后,系统却提示他账号存在风险,需要进行安全验证。
李杰感到奇怪,但他还是按照指引顺利完成了验证。随后,在成功登录账号后,李杰却被眼前的页面信息吓到了:新注册的微博账号,不仅存在使用信息,而且系统还再次发出了"账号与安全"的风险提醒,提示他确认"你绑定的手机是 13******891 吗""请确认是否已经换号"等安全信息。
李杰这才意识到:这个新买的手机号之前被别人使用过,并绑定了微博,尽管这是他从正规营业厅购买来的。李杰表示,自己当时曾有过自行处理掉账号内留存信息再继续使用的想法,但最后也放弃了:"当时对微博的使用需求不大,清理了一小部分关注后觉得太麻烦了,而且也不知道账号原来的主人还要不要这个号,感觉不是很妥当就放弃了。"他解释道,"不过这算是个废号了吧"。
随后,李杰从另外两个营业厅购入了两张副卡。一个卡的号码成功注册了微博,而另外一个注册微博时再一次出现了"已被注册"的情况。
"二手号码"使用困扰丛生
二手手机号,是指因各种原因被用户注销、废弃的手机号码,经过一段时间的冻结期后,再重新上市销售给新用户。在近期深晚记者的调查中,类似李杰的遭遇并非个例,购买到"二手号码"的用户不在少数,他们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各种困扰。
陈浩每个月都能收到同一位陌生女士家里的电费短信,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三年,直到去年十月份才突然自行停止;王宇自从购入手机卡后,总是能接到陌生人的催债电话和催债短信,起初他还能耐心地跟对方解释他并非"张某燕",后来实在不堪其扰,他索性直接拒接陌生电话;林单怡想用家中新办宽带赠送的号码卡注册微信,却发现该号码的微信账号已被注册过;李静的号码卡是四年前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家中的,但该号码的淘宝账号已被注册;王晓峰的手机卡意外烧坏,到营业厅补办新卡时,他才发现号码卡登记的主人不是他,而是一个陌生人。
据了解,二手手机号码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欠费停机用户,另一个是用户注销号码。面对这些"糟心事",诸如陈浩之类的消费者,觉得虽然号码带来了困扰,但对生活的影响不大,因此他们选择继续默默忍受。有的消费者不了解求助途径和解决方法,只能不了了之;而有些消费者选择通过联系客服寻求帮助,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变数与无奈。
李杰就微博的问题致电了运营商客服寻求帮助,客服告知他,微博属于第三方软件,他们无法干预,只能由李杰去联系微博平台的客服帮忙处理。但他也有着隐隐地担忧:今年 5 月 3 日他再次尝试登录最初的微博账号(2019 年购买的号码卡对应的微博账号),意外发现上一任号主在 2020 年 11 月 7 日于河南登录了该账号。"现在也不清楚这个账号他还用不用,不太知道该怎么去对待它。"而第二张卡对应的微博账号,账号的动态更新已停止在 2018 年,系统内也没有最近登录的记录,目前李杰已对其进行账号申诉,申诉结果还未可知。
林单怡和李静同样被建议寻找第三方软件所属平台客服帮忙解决。她们分别联系了微信和淘宝客服,但均得到了类似的回复:账号涉嫌严重违规,无法解封和销号。林单怡再次联系了号码卡运营商客服,客服告知她只能到营业厅重新办卡。
王宇联系客服帮忙处理"催债情况"后,依旧还是能收到陌生人的催债电话和短信。"后来又联系了客服,客服说之前帮忙登记和处理过了,现在他们也没有办法",王宇觉得难以忍受,又颇为无奈。
号码使用情况复杂 运营商处理能力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深晚记者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二次回收号码使用出现的相关问题。
联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指出,手机号码属于有限的资源,对号码进行回收使用,是目前行业内较普遍的做法。"二手号码在重新进入市场前,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冻结期’。"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新的号码资源的供应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存在大量的废弃号码资源,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开发全新的号段来满足需求,也是不现实的:号码长度越来越长并不利于使用。因此,回收号码进行二次利用是目前最可行的举措。
对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扰,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实使用中,用户的手机号码使用和涉及的软件较为广泛。目前运营商只能处理公司内部提供的相关业务的数据,他们无权获取和处理第三方软件的数据,相关平台的问题只能联系对应的平台解决。
这一说法在其他两家运营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处得到了证实。"我们在对号码进行注销回收时,也会提醒用户解绑这些软件。但我们不可能知道用户到底绑定了什么软件,如果他们没有解绑,我们也没有办法干预",联通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补充道。
此外,移动在线客服及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还提到,号码回收处理后,他们售卖时也无法辨别出哪些号码是新的,哪些是回收的。但如果消费者遇到了相关问题,可以联系客服,公司会积极协助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二手号码"遭遇的难题,三家运营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均提出,如果相关困扰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较严重,建议"更换新卡"。
然而,消费者却似乎不太愿意去使用这种解决方式。陈浩表示,虽然电费短信曾经困扰过他,但于他而言,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他并不乐意换卡。"换卡成本太高了,绑定了太多软件,还有一些平台和银行卡,解绑很麻烦。"
李杰也有着同样的考虑,"现在生活很多地方都捆绑了手机号码,而且自己也不一定能完全记得共绑定了多少软件,没处理好又会有新的麻烦。"目前,他依旧选择主副卡一起使用。
(注:以上受访者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解决问题既要有技术手段,也要有制度手段
实际上,在几年前,遭受二手手机号码困扰的用户已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手机号的功能不止通信方面,各种 App 应用都需要绑定手机号,大量手机应用均需用手机号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用户在更换手机号之后,忘记解绑曾注册过的应用,也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比如贷款者、信用卡透支者为逃避催收,故意弃用手机号。这需要相关部门携手制定政策,避免用户长期被这些问题困扰。要想让二手号码用户无忧,还需要打出"组合拳",既要有技术手段,也要有制度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家对电信网码号等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按照《电信服务规范》,电话号码冻结时限最短为 90 日(冻结时限指该号码注销后至重新启用所需要的时间)。据悉,目前,三家电信运营商的号码冻结时长通常在 3~6 个月间,此后,号码会被重新放出供用户购买使用。
而在二手号码管理方面,对于应用程序提供商,业内专家建议应不断完善功能设置。运营商可以考虑延长回收号码的冻结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再次放号后用户产生各种问题的概率。
同时,用户在购买手机号码时,尽量通过官方渠道选号,可适量减低"过去式"遗留问题。未来能否把二手号码以前的旧信息彻底"清零",也是值得探索的技术命题。
深圳晚报记者 高申现 实习生 张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