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下,不少的年轻人都涌入大城市,希望在城市里能够大展身手,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生活在大城市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仅是因为有更便捷的生活,还因为能够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无论如何,在大城市里打拼尤为辛苦,在芸芸众生里脱颖而出不仅需要自身的能力足够出众,还需要有一定的运气。
如今的大城市越来越拥挤,房屋越修越高,与此同时,房价也越涨越高。年轻人需要多年如一日的加倍努力,才有可能在这座城市立足。年轻人凭借着自己一股脑往前冲的劲,坚持了很久,最后发现在大城市立足还是很难,仿佛只有成为"最好"才可以被看到,因为永远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这样的想法让不少的年轻人非常焦虑,生活压力很大。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
在现代社会,被浓烈的消费主义笼罩着,年轻人的把奋斗作为信仰,但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奋斗,只知道自己需要往前奔跑,超过其他人。一个年轻人奋斗成功与否的标志也很单一,就是有没有在大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有没有过上体面的生活。
在这种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下,年轻人奋斗了许多年,最后反而更为迷茫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一线城市的优越性到底在哪儿?开始渴望田野生活,但又不敢选择过真正的田园生活,想要自己生活节奏慢下来,又怕自己一慢下来,就被别人超越,满盘皆输。
王青松在北大就读
王青松已经不是一个年轻人了,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对自己人生的选择给了很多年轻人启迪。王青松生于河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入了北京大学,从我们国家恢复高考到现在,北京大学的学子都可谓是天之骄子,需要极高的天赋和努力才能够进入,王青松就是优秀学子中的一员。
在大学里的王青松格外出名,因为他智商极高,学习能力很强。他的本科就读的是北大的国政系,毕业后直接考入法律系继续深造,硕士毕业之后,王青松顺利地成为了北大的一名老师。王青松获得了世人羡慕的学历和工作,但这些并不是王青松想要的生活。
王青松曾在北大任教
那个时候,王青松在北京非常有名气,他本人热爱中国的武术,有自己一套科学的养生模式,还会一些气功,每次他开讲座都人气爆满,全部都是去听王青松讲武术、养生的。王青松本来想生活在北京,于是选择了继续读博士。
当年王青松的笔试成绩是第一名,最后却被通知不予录取。这个结果出乎王青松的意料,这可以说是他顺利人生路上,第一次失败。王青松对于这样的结果非常失望,他认为自己生性是自由的,为何要被这尘世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于是选择和妻子去乡村生活。
王青松脱离城市
王青松和妻子把所有的积蓄都用于买地了,他们在一座大山里租了2500亩地,日出而耕,日落而归,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活。在大山里,王青松的生活变得不再便捷,他们需要自己喂养猪鸭牛羊才有肉吃,他们洗衣服根本不用洗衣粉,而是选择用皂荚和草木灰来洗衣服。
脱离了城市,王青松的生活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落后,但王青松自己却乐享其中。他享受和外界脱离的感觉,享受自己得到的那份内心的宁静,一切的快乐变得很简单。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物质和攀比,自己的欲望也不再那么庞大。
王青松妻子和孩子
王青松和妻子还育有一子,这个孩子还是王青松自己接生的。王青松的孩子没有选择去学校读书,因为王青松认为如今学校的教育太压抑孩子的天性了,索性选择自己和妻子在家教孩子读书识字,他们分工合作,负责孩子的语文、数学和英语。
王青松自己会把控好孩子每天学习的时长,不希望孩子学习太久,也会担心孩子和社会脱节,认为孩子还是需要社会教育的,这个部分是自己和妻子没办法完成的。如今王青松也逐渐开始和外界增加联系,不再那么闭塞。
王青松为了孩子增加和外界的联系
王青松选择了现在很多人向往却不敢走的人生路,他拥有一身傲骨,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选择与世无争,不抱有怨气,也没有非议。遇到了自己没办法接受和理解的事情,看似是不懂人情世故,实际上只是不想自己也变得浑浊,于是选择了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对于王青松这样的人,他不是一个享乐主义,灵魂的纯粹非常重要,远远超过生活上的安逸。
大部分为了所谓的体面而奋斗,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能不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只着眼于自己还未得到的东西,不去珍惜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之前一个话题被广泛讨论,大城市的"一张床"和小城市的"一间房"你选择哪儿一个。
不是每个人都是能力超群的人,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下,在大城市立足依然很难,但是如果换到小城市,就能够得到自己原本所追求的东西,那愿不愿意放弃大城市,选择去小城市生活?许多年轻人也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年轻人群体庞大,上班高峰
我们都知道大城市的竞争很强劲,生活节奏很快,人像是鲜榨的果汁,把价值快速的压榨出来,换取金钱,之后被丢掉。成功学业成为了热销书,但实际上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在这个现象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年轻人只知道需要和别人竞争,不知道竞争的意义何在。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从几岁开始就被父母培养这需要有竞争意识,但那个时候孩子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价值观,父母一味地灌输竞争的方法论,只会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像一个无头苍蝇,只知道拼命地飞,不知道选择方向、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路径,最后撞得头破血流,沦为浪潮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