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
总有一份清凉为你而留。
小编推荐几个南京消暑纳凉好去处,
让你们舒舒服服地享受盛夏。
文博场馆
避暑好去处,夜间更精彩
连日高温,
不少文博场馆,
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配备齐全的避暑物资,
将开放时间向夜间倾斜,
邀市民游客共赴“文化纳凉”之约。
位于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间很小的书店”是一家24小时无人书店,店内持续开放空调,并设置共享充电宝、自助售水机等。12日下午5点左右,除了正在店内看书、手写明信片的市民外,还有两三名外卖骑手在店内“纳凉”等候取餐。“最近天热,附近的一些店家取餐时间久,我们就会进来这里避暑。”其中一名外卖骑手告诉记者,附近的同行基本都知道这家书店,常来这里纳凉等候。
在焕新改造归来的江宁织造博物馆,除了江宁织造厅、云锦天衣馆、红楼梦曲馆等常态化开馆外,还推出一揽子研学活动。8月13日开馆当日,江宁织造博物馆推出“重回《红楼梦曲》沁芳桥前学语文”等研学活动,通过红楼知识科普、实地场景打卡,吸引市民游客感受红楼遗韵。
依托江苏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心,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新了一系列线上活动:在线开“知识盲盒”,回答“盲盒”内的问题获得小奖品;参加云上“科学运动夏令营”,足不出户也能收获科学运动知识。该馆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针对小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还依托公众号等平台,推出诗词、绘本、小人书等在线阅读推介,让阅读云上“飞”入千万家。
无独有偶,位于夫子庙景区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也推出了明信片线上隔空打卡系列活动,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打卡网红场景,并在明信片淘宝自制区和微店自制区选择好运印章,添加祝福语寄出。
不仅白天精彩,夜间也同样纷呈。8月5日,一场主题为“乐舞六朝·夜”的活动在六朝博物馆举行。活动选取六朝城市发展史中的重要节点,参加活动的亲子家庭身着宽松舒适的舞蹈服,踏鼓起舞,在举手投足间走进1700年前“六朝人”的生活。
高温下,图书馆既能读书学习,又能消夏避暑,成为市民的好去处。12日晚7点,记者在建邺区图书馆看到,24小时开放区域位于图书馆2楼,整个开放区域空间很大,环境干净整洁,间隔设置小沙发供读者自修和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沙龙区、自修区、自修室及星空阅读区等均24小时开放,可满足读者夜间的阅读需求。
“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很多,图书馆内不仅有空调,还提供免费饮水,舒适方便。”三年级学生闻昕悦的妈妈说,因为图书馆太“火爆”,自己每天都会提前来占位置。
爱心驿站
户外劳动者,清凉“歇脚地”
屋外“高调”的气温让人焦躁难安,刺眼的阳光把地面“烤”得滚烫。“这天气,户外劳动者得多难熬!”刚感叹完,胡彬就透过门口的纱帘捕捉到了一抹蓝色的身影。
干瘦的身形、利落的短发,在门口踌躇了几秒,却又未进门。“叔叔,需要什么帮助吗?”胡彬快步上前迎了出去,将一名城管队员领进门并安排好座椅,转身又从冰箱中拿出一瓶冰镇矿泉水递了过去。
盛夏的炙热,挡不住胡彬热情服务的脚步。作为一名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他早上8点便从家出发,前往驿站进行志愿服务。他所服务的爱心驿站位于栖霞区红枫街,2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可供就餐的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工具、雨伞、应急药品等一应俱全。
“每天会有不少人过来休憩,除了外卖小哥、环卫工、城管队员等人群,偶尔也会有货车司机过来小坐一会儿。”胡彬说,高温天气下,能有一方天地供户外劳动者解暑降温,显得温馨又难得,“驿站不仅可以让他们休息,我们还会提供免费的饮用水,热水、冰水都有。有些人第一次来,可能会不好意思进来,我们只要看到了就会主动上前服务……”
每天上午8点半,该爱心驿站都会准时“营业”,下午5点半“收工”,由胡彬和另一位志愿者轮流值班。
到达驿站后,他们便会开始进行志愿服务的“热身活动”:打扫卫生、烧上两壶热水、盘点驿站物资、准备充足的冰镇矿泉水、续上解暑药品……胡彬说,站内还设置了意见留言簿,畅通诉求渠道,让大家的“声音”能被听见、被落实。人防工程
天然“空调房”,欢迎您纳凉
26℃的“洞”内,三台除湿机嗡嗡作响,张守春把一大早取来的当天报纸一张张夹在报刊架上。拿起抹布,把一张张桌子擦拭干净,将一盒干净口罩放在门口的桌上,调试了下体温计,看了看手表——“9点,开门,迎‘客’。”
每年暑假,鼓楼区人防办的门卫师傅张守春就有了一个“临时身份”——人防工程纳凉点的“服务员”。今年7月10日,我市人防办免费开放7个人防工程点供市民纳凉,这些“不费水、不费电”的天然“空调房”一经开放便成为不少市民的休闲避暑宝地。张守春驻点的就是位于阅江楼下的狮子山4号人防工程纳凉点。
张守春今年68岁,每天上午8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扫地、擦桌子、打开无线网、打开电视……一系列准备工作就绪后,他从容地打开“洞”门。“老王,又带孙子来啦,进来吧。”他笑脸相对那颇为熟悉的几张面孔,伸出手迎他们进“洞”。
之所以把自己比作“服务员”,是因为张守春觉得,来的都是“客”。炎炎夏日,周边居民们来这里避暑,得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可服务却不能“全凭嘴一张”。“天气最热的时候,这不到100平方米的防空洞,一天最多能有超100人次光顾,口罩等防疫物资、清凉油等消暑用品等备全。”他指着进门处小桌子上的物品向记者介绍。
在人防工程点驻守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张守春是从不午休的。“人多的时候就闲不下来了,有时候纸杯没了要联系采购新的,小朋友们有时候在外面被蚊子咬了,进门后我给他们拿风油精涂一涂。”他说,“你看,这台饮水机一桶有15升,人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喝完,我每次都会提前打电话给送水公司,请师傅送水上门。”
说话间,两个年轻姑娘有说有笑走进防空洞,她们自觉地降低分贝,安静入座。“张师傅,昨天我俩看的书还在吗?”“在,我给你们拿来。”张守春三步并两步,来到书柜前,取出俩人前一天看的文学小说。暑假里来纳凉的学生多,其中有几个常来的学生,他们爱看什么书张守春都记着,他把那些书放在书柜里最显眼的位置,方便取拿。
张守春说,能在这里为市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助力大家安然度夏,更让他觉得幸福无比。
这些纳凉点免费开放
1、北极岩人防工程 (地点:玄武区鸡鸣寺)
2、北极西村人防工程 (地点:北极西村31号104室)
3、狮子山人防工程 (地点:鼓楼区狮子山4号口)
4、雨花山人防工程 (地点:雨花台区雨花烈士陵园北门旁)
5、上怡二村人防工程 (地点:梅山上怡二村小区)
6、太子山公园人防工程 (地点: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园东路338号)
7、菠萝山人防工程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229号)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 邓露洁 卫凌云 朱旖旎 王婷婷 通讯员 栖宣 方先孟
编辑 谷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