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QQ音乐开始插播音频广告,网友吐槽请放过耳朵
你听书、听音乐时碰到过音频广告吗?近日,有消息称,QQ音乐已经开始插播音频广告了,而喜马拉雅早就这样做了,未来或有更多音频APP加入。很多网友对此表示反感,“求求你,放过我的耳朵好不好。”
多平台开始插播音频广告
近日,有网友称,QQ音乐开始在歌曲之间自动插播广告了,时长约15秒,并放出插播广告时的截图。
对此,QQ音乐向记者回应称,实为此前歌手新歌宣发的小批量语音推介测试。根据用户的听歌习惯,用户常听的歌手发布新歌后,用户听歌时,在两首歌曲播放之间,可能收到一次该用户常听的歌手亲自录制的新歌语音推介,“且仅在非绿钻会员用户中推介。”
不少网友留言称,“这不还是广告吗?”也有网友称,“这是在适应阶段吧,以后可能要插广告了。”
近日,记者查看了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在线音频APP,大部分都未开通音频广告。只有喜马拉雅,早早开始了插播音频广告生意,持续至今。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声音流广告”。
2019年底,喜马拉雅曾发布《声音流广告价值研究报告》称,2019年1-6月,喜马拉雅的广告流量占音频APP的84%。换句话说,该行业超8成的广告流量来自喜马拉雅。
“深有体会”,有网友称,在喜马拉雅上听书、听相声时,都有广告插入,且非常频繁,“听三四章节就能碰到一次广告”。记者体验时也碰到,在听郭德纲单口相声时,要先听一段音频广告才开始,时长7秒至12秒不等。
思路被打乱,网友无法接受
对于在线视频的贴片广告,不少网友都无法接受,对于音频广告更难。
“声音广告真的很恶心人,打算听声音入睡,结果来一段欢快的广告声音,声音还特别大,这还怎么睡?”“特别打断思路,当你静静听一本书,然后砰一声,全乱了,不得已去买会员了。”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还有网友表示,在线视频放贴片广告就算了,忍下就行了,但音频广告真的受不了,精神高度集中,“感觉耳朵被强暴了。”
在线音频APP也明白这一点。喜马拉雅上述报告称,66.9%的喜马拉雅受众表示在听音频内容时会非常专注,这为声音流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场景价值。
当然,用户还有一条路可选,如果想免除广告,可购买会员。以喜马拉雅为例,VIP会员首月6元,后续每月20元,可享受“去广告声音”等特权。
在线音频收费套路还很多
在QQ音乐出现插播广告后,有网友称,“这也能想到,绝了!”实际上,在线音频的收费套路还很多。
首先是大家熟悉的买VIP会员,QQ音乐叫法是绿钻,网易云音乐则是黑胶会员,关键是,买了所谓的VIP还不一定能免除广告。
4月13日,浙江消保委发文称,视频、音频网站会员问题多。如,喜马拉雅称“开通会员免广告”,但实际为“可免除播放页面的图片广告、节目前的声音广告”,并非免除全部广告,且在实际体验中还是有开屏广告。
另外,很多在线音频的歌曲需要购买会员才能听,买了会员后单曲购买还需另外收费。如,QQ音乐等一些在线视听服务中,部分音乐下载即便是绿钻会员,依然要另外收费。
还有网友反映,即便是购买了VIP会员并下载资源后,会员过期后,下载好的音频资源也不能收听,必须一直购买VIP,简直被“套牢”。
◎原因 在线音频 盈利压力大
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广告形式,为什么在线音频APP不放弃呢?这背后恐怕是在线音频企业的盈利压力。
以腾讯音乐为例,截至2020年一季度,付费用户达到4270万,付费渗透率达到6.5%。与之相对比是,国外流媒体平台Spotify付费用户超90%。两者相差巨大。
实际上,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广告和付费收入并不高,更多的是靠直播创收。例如,2019年前三季度,以流媒体直播服务为核心的社交娱乐服务营收在腾讯音乐集团总营收中占比达72.4%。
广告和付费收入低,但同时版权费用又很高,是不少在线音频企业面临的现状,喜马拉雅就多次陷入版权侵权风波。要不侵权那就得花钱买版权,一季度,腾讯音乐版权等方面的各项成本高达43.34亿元。
网易CEO丁磊近日也称,版权费用目前是网易云音乐最大的成本支出。“世界三大唱片公司在中国采取独家销售模式,使音乐平台要花超过合理价格2倍至3倍的成本购买。”
另一方面,这个市场很大。截至2020年3月底,我国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为6.33亿,占手机网民规模70.5%。所以一旦广告和收费模式成形,前景不可估量。
音频插播广告的事儿,全球知名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早就开始这样做了,其对于免费用户来说,听一会歌曲后就会不定时插播音频广告。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