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蕾 通讯员 冯晓璐
“妈妈,我赚了15元。”
“妈妈,我又赚了8元。”
10岁男孩小余拿着妈妈的手机开心地炫耀着,忙碌的妈妈并没有听进去。她不知道,此时的儿子陶醉在发个收款码就能收到钱的狂喜之中,实际上已经落入了骗子的圈套……
9月3日是周六,当天下午小余跟着妈妈来到自家的烧烤店。妈妈忙着生意,闲着无事的小余就拿起妈妈的手机玩了起来。
他登录了自己的QQ。
16时25分许,小余突然被拉进了一个名为“孤勇者17”的QQ群。
他正莫名其妙呢,群管理员就说“只要给网红刷流量,就可以轻松赚取报酬。”
为了表示“诚意”,群员只要将收款码发到群里,就可以免费领取15元红包。随后,小余看到群内“其他人”纷纷表示已经领到了红包。
10岁孩子哪里能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考验?小余也将收款码发了上去。
但15元并没有如约到账。
小余去问QQ群管理员,套路开始了……
QQ群管理员表示需要下载一个名为“迅迈文化”的APP,小余下载后,在APP上输入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15元到账了,小余开心不已,忍不住向妈妈炫耀,可是这并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或者重视。
随后,小余根据对方的提示进行了第一项“任务”,收到了8元的报酬。
正当小余打算继续“赚钱”的时候,瓶窑派出所反诈专班的电话打了进来。
警察蜀黍告诉小余这是诈骗,要求他立即停止手上的操作,等待反诈队员上门。10分钟后,反诈辅警何佳金、金建龙赶到了小余家开的烧烤店。详细了解情况后,他们对小余和妈妈都进行了反诈宣传,叫小余删除了“迅迈文化”APP并告知李女士要及时更改手机支付密码,平时注意孩子玩手机的情况。
李女士说,自己手机支付宝账号上有10万余元,幸好反诈队员及时阻止了儿子,不然家里辛苦攒的钱可能就被骗了。
警方提醒: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玩手机的情况,教育孩子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信网络上“做任务”“拿红包”“付费激活订单”等术语,更不能向陌生人转账汇款。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