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很火的话题,emo到什么程度才要看心理医生?
自从emo在社交媒体上“一炮而红”。emo这个词就开始备受Z世代年轻人的推崇,小到掉了东西,大到失恋分手、事业学业不顺,似乎一句emo可以代替所有焦虑。
在充斥着QQ空间和博客的年代,200字都写不够的情绪,如今却全部汇聚成了一句话:“我emo了”。
成年人的崩溃或许只在一瞬间。emo背后的,是无处宣泄的情绪价值:与我无关的事不关己,可能说emo的那个人带着三分玩笑、三分无奈、三分漫不经心,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无处宣泄负面情绪。
你真的知道你生病了吗?如果你不断emo,抑郁的情绪不断增加,就可能会引发心理焦虑,乃至抑郁症的出现。
现代人,工作繁重,精神压力大。近两年,emo乃至抑郁的人越来越多。根据《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目前中国有高达9500万抑郁症患者。
而在新冠疫情后,全球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
而冥想就在这个时候悄悄走红了,在小红书上,关于“冥想”有近52万篇笔记,内容涵盖冥想课程分享、心得体会交流、打卡练习等。
来源:小红书
喜马拉雅上8分钟的冥想音频,播放量已近4000万,据不完全统计,冥想APP“潮汐”去年的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100%,累计用户量破千万。
虽然抑郁症在我们生活中已不罕见,但这种高增长趋势也说明我们必须重视情绪上出现的问题,情绪价值的重要性无疑在进一步提高。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据金融界12月9日报道,电子木鱼已被申请商标,00后购买木鱼的人数增速超中年人2倍。
无数焦虑的年轻人,正在催生出一门价值百亿的生意!DataBridge数据显示,全球冥想市场规模在2029年将达到205亿美元。
焦虑的年轻人,价值百亿的生意
冥想,最早起源于佛教和印度教的一种正念精神训练行为,1978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卡巴金将其引入心理治疗领域,开创了“正念减压疗法”。
如今,正念和冥想在全球流行并演变成一种改变自我意识的心灵自律行为,并由此衍生出相关的商业模式,成就了“冥想生意”。
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冥想已经成为一项主流的生活方式,风潮早已从互联网圈和科技圈的精英群体,蔓延到普通大众。
冬奥会期间,谷爱凌在接受奥组委采访时表示,面对比赛压力,她喜欢通过弹钢琴和冥想的方式减压;
很多创业者正试图通过冥想提升工作效率,拉近自己与成功的距离。
比尔·盖茨称冥想是提高专注力的好方法,并坚持冥想以便让思绪能够从繁杂中抽离出来,保持专注与清醒;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同样将冥想视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就连笔者的朋友黑糖冻奶在美国留学时,也参加过冥想,据她说,这次冥想缓解了她之前失眠的焦虑,她在课堂上睡着了,并且睡得很香。
与此同时,Headspace、Calm等冥想头部品牌收入持续增长,在2020年估值就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陆续进入了独角兽行列。
在国内,冥想虽然尚属小众新鲜事物,不过这门生意近些年也不断积蓄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头部冥想平台用户规模在2020、2021年的年均增速达2-3倍,同时“心理健康赛道”近年热度空前,投融资从数量到规模都实现翻番。
疫情以来,冥想和正念应用下载量激增。Sensor Tower显示,2020年4月,Calm下载量为390万次;Headspace达到150万次,而Meditopia也高达140万次。
冥想这个赛道咋样?融资就是最好的答案。2020年12月,Calm在C轮融资中筹得7500万美元,将公司估值推高至20亿美元,Headspace Health的估值也到了30亿美元左右。
为啥是冥想?
现代人解压,缓解抑郁的方式有很多,运动、看心理医生、吃药,为啥冥想火了?
和其他解压方式不同,冥想可以提高专注力。在加拿大最近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想要看看焦虑和压力过大的人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一项活动。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冥想10分钟可能有助于帮助人们保持专注。所以,正念冥想可能有助于帮助人们专注于工作。
其次,冥想可以摆脱抑郁症患者的药物依赖。抑郁症患者如果可以通过冥想摆脱焦虑心情,就不用吃药了。尤其是抑郁症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常年吃药,长此以往难免有药物依赖。而冥想可以在缓解焦虑的基础上,摆脱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