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邓的qq名字 邓好听的名字

时间:2023-05-15 08:17: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张用博

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先生(1898 ——1963年),上海人,原名菊初,学名邓士杰,21岁后名铁,字钝铁,30岁后称粪翁,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散木。晚年移居北京,因病截一足,故又号一足,曾名其寓所为三长两短斋。他秉性耿介,解放前因不满旧社会的时政世弊,行径十分狂放,但于艺术则严肃认真,苦学不倦。诗词书画无一不能,尤精于篆刻。他20岁前后开始自学篆刻,从早期作品看,是从秦汉印入手的,间涉浙皖流派及赵之谦、吴昌硕诸家。他曾摹临过大量的汉魏官印,故基础厚实,仅就笔者所见的一本《两汉官印考》,汇集精摹的70余方汉官印来看,确实形神俱似,可以乱真,同时又力攻书法和文字学,精通篆法,谙熟六书,故此治印能有诸多变化。一般来讲,大小篆是不宜共处一印的,然而他却能组合运用,甚至对篆书的原有结构可随意挪让离合,印人能如此而不违六谊者,实在不多。他30岁之后问业于虞山赵古泥,承其师衣钵,故风格早成。在潜心学赵的七、八年间,邓先生已名重大江南北,但他很有自知之明,自40岁后,渐离师门而欲另辟蹊径。从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又重新着眼于秦汉印章、官私古玺,甚至明清流派、古甸封泥、砖璧瓦当……无不旁参博取,以扩大视野,这一阶段大约也有10年左右,直至解放。因此,可以说整个40年代是散木先生自我突破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的作品风格在趋于成熟的同时也容易看到许多师法传统的痕迹,本文拟介绍的正是这时的代表作之一--《高士传印谱》。全谱所刻自先秦至魏历代高士姓名,共91方,均为1.4公分左右大小,而章法各异,风格多样,几乎包括了周玺、汉印直至近代印的主要类型,堪称是创作名章的典范。下面将分几个大类,举例介绍∶

一、类周秦小玺的

周秦小玺本身就形式繁多,有朱、白;有无边栏、界画及杂形等不同,《高士传印谱》中基本上也有相应的风格形式。①白文小擎∶例1"小臣稷",该印在章法上虚右上角,一般较少见,且"小"字的位置也颇具巧思而生动。例2"原宪"亦古拙而虚实分明。例3"程嘉羊"尤佳,点画似乎是有意无意地信手放置,无丝毫习气或倾向,而有超尘脱俗的古风。例4"王倪",有白文边栏再加纵向界画,篆法甚古,简明拙朴。界画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补了二字间过大的空处。例5"牛牢",风格同上,但以甲骨文出之,十分劲挺,造型上甚精美,在众多小印中很为突出。例6"庚桑楚",虽小印,却气势不凡,似已冲出小玺的范围而近拟官玺风度。②朱文小玺∶例7"成公",粗边细文,边栏粗细变化,参封泥形式,印文明快秀挺。例8"黔楼",细边细文,无双边及界画等装饰,但刻得却出奇的好, 线务虽细而遒劲,圆润而富于弹性,神韵如深山道者不染凡尘,当为此谱中朱文之上佳者。例9"子州支父"有十字界画;例 10 "东郭顺子"为4小印组合,均属于杂形玺的形式,清丽隽永,别致有趣。例 11"王斗",有双边栏及纵向界画,是杂形玺比较少见的一种。

二、类秦印的

例12"颜独",白文有日字格,典型的半通印风格,虽无奇险独特之处,却也稳妥不俗。例13"向长",其格局亦来自半通印,除易白为朱外,又将"长"字以大篆出之,就显得别致了。例14"李宏"、例15"公仪潜"均酷似秦印,非常雅致。

三、类汉印的

例16"徐稚"为典型的汉白文私印,刻得浑厚古朴,可见其深厚的汉印功底。例17"段干木"为仿汉之朱白相间者,用刀生辣果断,朱白处理很协调,"干"字作大篆,也较自然。例18"管宁",带有肖形虎,亦属汉私印之一种。例19"陈仲子"为仿汉"四灵"印的形式,"四灵"刻得甚古,若杂于汉印中,当难以区分。例20"任安",同样也是取法汉私印,但风格与例16迥然不同,线条既不光整亦不破碎,质感析佳,结构似未精心安排,一任自然,这是汉印中格调较高的一路,后被吴昌硕等大家发挥,便成雄浑、苍茫、恣肆豪放的风格。

四、属于虞山派风格的

此印谱脱稿于40年代初,至1949年,散木先生又重刻了其中的46方,比较可见,师古面目的体现有所增多,而继承和发展的虞山派风格则趋向成熟,特别于篆法、章法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如例21"曾参"、例 22 "颜回"等。此印谱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一印一款,相得益彰,边款各有简短语句,且用篆隶正草阴阳文出之,意味无穷,如一例23-26。

单从受内容和印面限制的难度看,近百方印能如此极尽变化,已非易事,虽然其中可能还有未尽如人意之处,但《高士传印谱》无疑是一部少见的佳作,一部刻制名章小印的宝贵参考资料。

文章曾刊登于《书法导报》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