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是微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是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虚拟网络空间,在这上面进行记录分享自己所见所闻,一方面可以巩固已有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新的社会关系,“无论是新兴的‘点赞’还是传统的互动按钮‘评论’,用户对这些按钮的使用都隐含他们想通过人际交流互动来提高社会资本的隐性期待”[1]。这也是微信能够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虽然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可以有助于个人社会资本的培育,但是依然可以察觉到罕见现象的存在,即一小部分用户在微信朋友圈中充当起沉默者的角色,放弃了积极互动带来的隐性社会资本积累的机会。这一问题值得深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部分用户的沉默?
一、隐私权的公共化
微信朋友圈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两种属性,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微信朋友圈的大众传播属性愈发得以凸显,大众传播属性会使得受众产生扁平化趋势,容易导致语境消解。虽然微信朋友圈独有的圈式信息系统可以对受众进行圈式切割,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人际语境线索,改善受众扁平化的现状,但这只能暂时缓解语境消解问题,治标不治本。因为微信朋友圈只是机械地将受众进行圈式切割,把用户对具体社交语境的需求等同于对朋友圈这一社交圈的需求,其圈式信息系统“忽视用户在社会化不同阶段、不同圈子中的角色扮演及多维个性差异呈现”[2]。同时,媒介具有场景偏向性,微信这一社交媒介也不例外,是偏向于融合交往场景的媒介。因为微信平台默认朋友圈中所有好友是全体在场的,所以微信用户通过该媒介发布的内容会不加区别地传播给所有的受众(除特别分组外),导致接收方很难对发布方群发的动态作出具体合适的互动规范,在这样的背景下互动双方的身份、地点、时间、场合等信息就会模糊化。这里涉及的是语境线索的问题。波伊德将语境线索分为两类,即人际语境线索和情境语境线索。简而言之,“语境线索包括人、时间和空间三要素,是用户进行自我呈现与情境定义的基础与素材”[3]。微信朋友圈圈式信息系统以及独有的场景偏向使得用户很难对人际和情境语境线索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因此互动失范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隐私的公共化属于互动失范的一种类型。
学界学者也有从隐私管理规则以及隐私边界规划的制定原则角度进行探讨,“传播隐私理论认为商议某些信息的共享规则是一个负责的过程,主要包括边界渗透性、边界联系性和边界所有权的商讨”[4]。由于微信技术的限制,发布者无法从技术层面上对发布信息注明开放程度,因此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接收者则无法与发布者进行边界渗透性、联系性和所有权的探讨,这些信息接收者将发布的信息一概默认为公共领域的内容,导致转发的随意性、自主性。其实,关于边界渗透性、联系性和所有权探讨的缺失,从本质上依然是语境消解的问题,语境消解使得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互动所必须遵循的一套社会规范。诸如“何炅吃空饷”“人大师生断绝关系”热点事件,都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最终被媒体曝光。微信的私密性不断受到冲击,部分源于微信用户双方互动规范意识的缺失。在现实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互动具有或明或暗的线索,“社会映照着个人;对于什么行为可取,什么行为不可取,社会提供了反馈意见。看看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他们的‘表情行为’表示着他们对我们的行为的看法”[5];在虚拟交往过程中,尤其发布者在朋友圈中发布动态,属于群发行为,因此具体个人缺少了相应的情境语境线索的辅助,互动缺少了身份、场合、价值观等提示性的信息,人的自主意识容易发生混乱。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主我”和“客我”的持续互动中形成的。朋友圈隐私不断被公共化,主要因为语境消解导致了人们的“客我”的缺失,继而引起“主我”在虚拟空间的无处安放,因此人们不能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合理呈现自己,具体体现为随意转发他人朋友圈中的个人观点导致隐私的公共化。
二、安宁权的侵扰
当今处于第三媒介时代,“互联网媒介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移植、适应、创新三个发展阶段”[6],而微信媒介处于互联网媒介创新阶段,在人际传播方面具体体现为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的传播的特征,弥补了移植、适应阶段人际传播表现出来的一对一的信息交互的缺点。同时,随着微信的发展成熟,微信表现出普及率高、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等特点。朋友圈作为微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与上面一样的传播特征以及强大的号召力。微商看重的就是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覆盖面广的特点。另外,朋友圈中的广告营销是一种低成本、低门槛的营销,所以在此背景下,微信朋友圈自然而然成为了微商推销产品服务的主阵地。最后,朋友圈中的微妙关系也是微商看重的,中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微信朋友圈里能够得以体现,它是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缩影,微商巧妙利用朋友圈中微妙关系进行产品推销。早期,微信朋友圈可以看成是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虚拟社交圈,由于朋友之间强关系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用户对于被推销产品会形成优先式解读,即使用户对朋友推销的产品形成的是抵抗式解读,但是碍于人情面子,可能也会进行适当的互动。后期,微信朋友圈在发展成熟的同时其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性质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变成了以弱关系为主,强关系为辅,微信用户朋友圈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在此背景下,用户不仅承受着熟人刷屏行为带来的痛苦,而且也在承受着陌生人刷屏行为带来的痛苦。广告的狂轰滥炸几乎占领了用户朋友圈,严重侵犯了微信用户的安宁权,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朋友圈动态淹没在广告汪洋之中,因此,用户要想看到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如今是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用户很难腾出大量空闲时间到朋友圈里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动态。因此,用户在朋友圈里评论的频率就会降低,甚至会将微商隔离在自己朋友圈之外,无论从发布者还是接收者角度,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沉默行为。
三、社会角色的复杂化
一般的微信用户,其积累的人脉在逐年增加,具体体现为不仅包括家里的亲戚长辈,而且还有工作上的同事、领导和客户,甚至还有偶然机会结识的陌生人,因此微信朋友圈里的动态是五花八门,像似一锅大杂烩。基于此,微信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会保持沉默的状态。其中缘由到底如何,笔者在此概括为两点:一是消极回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部分用户因无法预测其潜在的风险,直接放弃社会资本的培育。二是积极回避,虽然能够看到潜在的风险,但为了社会资本依然充当起活跃者的角色,但由于承担的角色过多或角色间差距过大,往往会形成角色压力,最终因情感疲惫导致沉默。
根据学界的研究结论,用户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总是希望通过控制自我形象来向受众呈现一个良好的形象。而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出的形象与微信朋友圈中的良好形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中的个体自我包含三个维度: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6],这种差距源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或者应该自我之间的不对称。为了弥补这种不对称情形,就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来弥补其中的差距。多重的社会关系就会产生多重的差距,为了弥补多重的差距,就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多重角色中不仅包括角色多,而且包括角色差距大。由于扮演的角色过多或者角色之间的差距过大从而使得扮演者无法胜任角色的扮演,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产生角色压力。如果用户长期处于角色压力下,那么就会产生情感疲惫现象,沉默行为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结语
微信朋友圈中的沉默现象,一是归结于微信技术的发展还未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如微信朋友圈机械式的圈式分割只能满足用户某一段时间对人际和情境语境线索的需求,无法为用户持续不断地提供动态变化的人际和情境语境线索;二是归结于人际关系的复杂,即文中提及的角色的复杂,导致用户情感疲惫;三是归结于微商对微信用户安宁权的侵扰。
还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本文中谈及的沉默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即绝对沉默和相对沉默两种行为。绝对沉默无需多言,在这里,笔者想要对相对沉默行为作具体界定,相对沉默行为即用户在工作学习领域活跃却在日常生活领域保持沉默,这体现的是人为隐形的朋友圈分组,是技术层面无法做到的。技术的分组依然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旦让被屏蔽者获知,很容易引起人际关系问题,而隐形分组可以弥补技术分组的缺点。工作学习领域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日常领域个性化、情绪化信息有所区别,外行朋友因对该行业陌生,缺乏行业认同感,往往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度不高甚至会自动过滤这些信息,因此在不用技术干预的条件下就起到了分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懿瑾,魏佳纯.“点赞”还是“评论”?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个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新闻大学,2016(1).
[2]吕冬青.微信朋友圈“语境消解”的定性研究[J].编辑之友,2016(8).
[3]殷俊,冯夏楠.论微信朋友圈中的传播隐私管理[J].新闻界,2015(23).
[4]高姗.“公正的旁观者”不公正——微信朋友圈中的人际交往研究[J].青年记者,2015(5).
[5]陈建群.移植——适应——创新:互联网媒介形态演变的基本轨迹[J].新闻界,2016(17).
[6]郭佳航.角色压力对社会化媒体潜水意向的影响研究——以微信朋友圈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