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兔子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它的每一次出场都令人记忆深刻。
比如在月宫中的玉兔,那模样实在太招人喜欢了,当嫦娥抱着这只小玉兔时,就更加生动形象的诠释了什么叫“怜爱”。
在十二生肖中,长脚兔为了给村民找到解药,最后在和呼噜怪的搏斗中被大火烧死,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年,将这一年命名为兔年。
2023年的兔年很不一般,老人说癸卯兔年不仅是“双春”,还是闰二月,而且古语有云:“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是否预示着来年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目前有阳历和农历两种计时方式,所以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这是因为阳历的计算方式是: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一年有365天,分为12个月。
而农历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来进行计算的,绕行一周即为一个月,29.5天,按照12个月来计算,一年的时间就是354天。和阳历的计算方式之间,相差了11天时间。
一年就会相差11天,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为了能够让阳历和农历都符合二十四节气的计算方式,所以古人就有了闰月的想法。
“三年一闰”,到第四年的时候,就加上一个月,这被增加的一个月,便是“闰月”。
古人又有“六十甲子”一个循环的计算方式,所以闰二月的时间是每隔19年就还有一次,上一次是2004年,接下来是2023年,再下一次要到2042年了。所以,在兔年遇上闰二月,还是很难得的。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农谚俗语“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其实还有一句才完整:“七人分饼”。
连起来的完整版为:“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老祖宗讲的是接下来的2023年,将会由“一条龙”来掌控全年的降雨量,耕地的时候,需要十头牛一起用力。在生活上,可能会出现七个人分享一个饼的情况。
先来看“一龙治水”,在神话传说中,龙王掌管降雨量,而龙王又是听玉皇大帝指挥的,而且龙王还不止一个。
也就是说,有的年景中,可能会出现多个龙王共同决定降雨量的问题。这在做决定之前,至少得几个龙王坐在一起开个会讨论一番。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要想着甩锅。
这样一番折腾之后,办事效率肯定就很低。要么不降雨,要么降雨量过大,也就造成了旱灾和水灾两个极端。
大家所熟知的《西游记》里面也有“魏征斩泾河龙王”的故事,大致也就差不多。
但一个龙王(一龙治水)来治理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累点,但会有计划的进行任务,降雨量也就比较均衡,极个别地方可能会出现雨量过剩的情况,但不会太极端。
再来看看“十牛耕田”,在我们的记忆中,耕田只会用到一头牛,那是因为使用的农具有了改进。
在古代,人们耕作的时候,使用的是曲辕犁,又称为江东犁,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
但这种农具采用的是二牛抬杠的形式,所以在实际耕地的时候,是需要两头牛来进行操作的。
既然要“十牛耕田”了,那说明全国范围内的土地都适合及时种植作物,没有干旱的地方,放眼望去,一片忙碌的身影,也预示着会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最后来看看“七人分饼”,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七个人去分食饼,说明粮食很吃紧。但这里也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并没有明确说是七个人分食了几个饼,所以具体的含义还得视情况而定。
结语:
俗语“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在古人生活的年代里,是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毕竟在农作时,就是依靠这些生活经验来计划农事生产的。
至于每年的年景如何,是不是一个丰收年,还得根据实际的天气预报来做参考。从古人留下来的相关俗语,我们也可以先做一个预测。
比如俗语:“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这就很适合2023年的特征。癸卯兔年正好是“双春”,第一个立春日,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四日;而第二个立春日,则是在腊月的二十五日。而且还是闰二月。
这样的年景会怎么样呢:“春寒逢秋旱”,这就说明会有倒春寒出现,而且秋天的时候还有旱情。总体来说,不太乐观。但依照“一龙治水”来看,风调雨顺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俗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气候的变化,古人的生活经验并不完全适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