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对接袁隆平院士团队,已签约在文昌建设海南海水稻万亩研发示范基地项目。该消息经南国都市报8月3日报道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大家既兴奋又怀有浓厚兴趣。
“目前我们正准备在文昌市铺前镇培育100亩海水稻秧苗。”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刘雄对记者说。 刘雄介绍,“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盐碱地及滩涂上存活生长的一类特殊的水稻,具有无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因此可让荒地变为良田。
据媒体报道,近两年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海水稻”获得丰收。经收割测评,亩产最高可达620.95公斤。而在2018年9月27日,苍南县龙港新城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地里的“海水稻”开割,这意味着成长了4个多月的“海水稻”在温州试种成功,为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推广种植“海水稻”奠定了基础。
海水稻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取样测算“海水稻”亩产(资料图)
“海水稻”的“身高”比常规水稻要矮。另外,“海水稻”的种植周期与普通水稻也不一样。青岛水稻研发中心技术总监万吉丽介绍,盐碱地土地种植作物困难,成活率低、效益差,能在这里种出“海水稻”已是取得突破性进展。
前段时间,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和签约文昌分会场活动在文城举行。当天现场签约中有海南海水稻万亩研发示范基地项目。文昌市长王晓桥代表文昌市政府就该项目与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湖南省弘大教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8月4日,文昌市招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昌市政府与袁隆平院士团队签约在文昌建设海南海水稻万亩研发示范基地项目后,目前正在抓紧落实租地事宜,示范基地坐落在文昌北部片区铺前、锦山一带。
文昌市罗豆农场曾是海南的重要水稻产区,早、晚水稻种植面积最高时达7万亩。但随着年复一年的种植,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加上台风和海水倒灌影响,北部片区土地盐碱化日趋严重,撂荒地越来越多。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直击文昌,东寨港的潮水瞬间漫过11.9公里长的防潮堤,罗豆农场大片农田和村庄顿成泽国,平均深度1.4米,最深处达2.5米,农场山良村、港东村等23个村庄先后被淹,10117亩良田被海水浸泡。因土壤中盐碱量过高,当初试种农作物失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初,文昌市北部的铺前镇、锦山镇、冯坡镇、翁田镇及罗豆农场这四镇一农场约有撂荒地3.53万亩。“撂荒土地不仅浪费资源,也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文昌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能在这些盐碱地上种植海水稻,是再好不过了。
海水稻”籽粒饱满(资料图)
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稻育种专家、海南大学农林学院教授罗越华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虽然目前的“海水稻”产量还不高,但经过科学的育种和培养,“海水稻”的推广价值正在被不断发现。
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公里,现有滩涂总面积3518万亩;海南岛的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有滩涂面积217万亩。“水稻是沿海滩涂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效宁表示,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若能开发1亿亩盐碱地,将可以解决2亿人的粮食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袁隆平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耕地少,又是人口大国,必须要发展农业。对海南,袁隆平有着很深的情。他说,他与海南的缘,最早可追溯到他的祖父;民国年代,他祖父还曾被任命为海南文昌县长。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海水稻的研究成为袁隆平工作的重点。所谓“海水稻”,学术上称作 “耐盐碱水稻”,上世纪三十年代,国际上已开始研究。袁隆平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他把海水稻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称为拓荒人精神。
海南海水稻万亩研发示范基地项目有关负责人刘雄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目前文昌市有关部门正在配合我们推动这个项目,已经跟农户洽谈落实部分土地。今年我们准备在文昌铺前镇租地千余亩试种海水稻,如今正要进行100亩海水稻的育种,我们团队的专家、技术人员等已经进驻文昌。”
“稻花飘香闪金光”,在不久的将来,铺前镇大片大片的“海水稻”将在阳光下呈现出黄灿灿的颜色。
来源:南国都市报、新浪综合
记者:吴岳文
编辑:王焕焕
值班主任: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