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获奖作品、男子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剧照。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在济南落幕。来自各地艺术院团、院校、群艺馆的328件民族民间舞作品报名参评,6件作品获奖。参评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充分体现出舞蹈创作选材和主题的丰富性,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民族民间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独特魅力。如何在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民族审美的基础上,深挖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美,将传统舞蹈素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为舞蹈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人们对舞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艺术传播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民族民间舞要实现“破圈”传播与创新,仍要回归艺术本体。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态始终在发展变化。创作者将民族民间舞从广袤大地搬上舞台,赋予时代内涵,注入当代审美。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中,由22名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生表演的男子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以热烈奔放、活力四射的动人表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刀郎舞与山东鼓子秧歌巧妙融合,表现新疆人民在党的关怀下沐浴幸福阳光的美好生活。长春人文学院原创作品《姥姥的田》将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吉林省的袖头秧歌素材紧密结合,不仅展现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图景,更表达出人民心中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选送的《浪漫草原》将蒙古大草原的景色美与草原人民的生活美相结合,尽显天地辽阔,抒发草原人民的率真性情与浪漫情怀。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创排的《移山》以鼓子秧歌的动态韵律为基础素材,用舞姿勾勒出淳厚朴拙的劳动人民移山开路的坚韧形象。
扎根人民,植根乡土,放飞艺术想象,才能引发情感共鸣,升华思想表达。一部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作品,应该让观众既能品味艺术之美,又能收获深邃的文化哲思。从这个角度看,本届“荷花奖”作品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走出“小圈子”“象牙塔”,在深刻变化的火热生活中,创作者找到了灵感源泉。对民族民间舞内涵的深刻把握,离不开田野调查。创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动自身、相信角色,才能真诚表达、感动观众。从2015年开始,中国舞蹈家协会启动了一系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舞蹈实践活动,这是对舞蹈编创的一次主动尝试。王玫、田露、王舸等青年编导在统一组织下,深入西藏、海南、河北、湖南、内蒙古等地区感受民族民间风情,全面了解当地民族舞蹈文化,吸取养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麦盖提县,舞蹈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编导之一张鹏看到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援疆干部等群体助力下,当地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场上晒太阳的老人、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村里的文化墙等动人场景,让张鹏萌发出创作灵感,并将这些温情真实的瞬间编入作品中。
舞蹈是追求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体现着创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对文化的态度,民族民间舞更应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追求。在本届“荷花奖”中,浙江音乐学院创排的舞蹈《一条大河》用安徽花鼓灯动作语汇转译出大河奔涌不息的滔滔盛景,在抒发家国情怀的同时张扬着诗情画意。舞蹈借女子的形象与身段展现“河流”蜿蜒的流向与地理特征,在“大河”这一意象中,舞者通过扇子与身体的延伸对“大河”进行比拟,通过三道弯的塑造,角度的变换与舞者身体的旋转营造出生生不息的流动感,提取花鼓灯中“颤、颠、抖、梗”四大动作,对传统舞蹈进行创新性表达。烟台市文化艺术中心歌舞剧院创作的舞蹈《货郎小小俊翠花》通过“海阳大秧歌”中典型人物“货郎和翠花”,再现北方传统乡村集市的热闹场景。
无论媒介方式、表达方式如何变化,舞蹈创作者始终要回到生活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在心里”,通过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底蕴和舞蹈艺术的独有魅力。《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8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