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贾琰—贾琰 简介

时间:2023-04-18 20:06:3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北周武帝柴荣死后,赵匡胤趁北周皇帝年幼,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王朝。宋王朝建立后逐步消灭后蜀、南唐、南汉等各个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朝以来五代十国割据分裂时代,中原大地重新获得统一。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尤其获得消灭各个割据政权后,总结唐朝以来军阀割据、频频更朝换代的教训,认为之所以军阀割据互相混战,主要是因为武将的权力太大,再加上自己也是被手下"黄袍加身"推上皇位的,赵匡胤也担心保不准哪天哪个拥兵自重的将领也被部下来个"黄袍加身",那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岂不是又成为别人的了?

赵匡胤剧照

鉴于此,赵匡胤决心削夺武将的军权,你没有了军队想造反也造不成了吧!但是,赵匡胤又不想背上汉高祖刘邦那样诛杀功臣的骂名,思来想去,觉得汉光武帝刘秀的做法很符合自己的胃口。

于是,赵匡胤大摆筵席,来了个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喝了一顿酒,把武将的军权都给罢免了,大权在握,又避免了流血事件,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使开国大将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成为历史上和东汉光武帝一样少有的"相对仁慈"的开国之君。

“杯酒释兵权”

开国武将的权利被罢免后,赵匡胤又制订了一系列限制武将的措施,文臣的地位被不断提高,文臣权利越来越大,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也有一定的才能,很受赵匡胤器重,先任命他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之后又让他临时担任大内都点检,出任开封府尹,五代以来,凡属皇族担任此职,就预示着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性。随着权力越来越大,赵光义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想方设法培植自己的势力,打造自己的利益集团。赵光义为了继承皇位,派人四处活动,壮大自己实力,还派人游说太后,以北周皇帝年幼最后皇权旁落为由,让赵匡胤立自己为大宋储君。

赵光义凭着皇弟的身份优势,在朝中压过赵普,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利益集团。赵光义在担任重要的开封府尹期间,凭借上通下达的职务之便,掌管大小事宜,在府中广结豪俊,聚集文武兼备的幕僚,并且贿赂朝中的文武大臣,在汴京培植安插自己的势力。赵匡胤虽有所察觉,但是碍于亲情,没有及时打压赵光义势力。

赵光义随着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逐渐膨胀

开封是北周都城,赵匡胤以宋朝取代后周,暂时定都开封也是出于不得已,因为开封是后周的都城,黄袍加身式的篡位必须在开封完成。赵匡胤统一后,开始考虑选择更加合适的地点作为大宋王朝的都城,打算以长安和洛阳为京城。

其实迁都的考虑是明智的,开封虽然水网发达,连接各大水系,成为有名的繁华大都市,但是把开封作为大宋都城却有三个不利因素:

其一,开封四周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尤其是燕云十六州还没有被收复,大宋从辽国控制的燕云地区一直到京城开封都是平原,游牧民族铁骑可以迅速到达,一旦开战,京城很快就会暴露在敌人的打击之下,形势非常不利,这是非常致命的一个不利因素。

开封以北地势平坦,没有山脉阻隔,无险可守

后来的史实证明,宋辽的澶渊之盟,就是辽军长驱直入,使大宋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被迫签下盟约;再之后的金国更是如此,女真铁骑能够迅速南下攻破汴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就是因为北方地势平坦,前线战事失利后金国铁骑畅通无阻来的太快,宋朝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金国铁骑就已经兵临城下了。

再就是,因为没有险关要隘的屏障,和平年代宋朝也不得不在京师附近屯驻大量的军队以防不测,长期以往,必定会开支巨大,劳民伤财,损耗国力。

其二,开封水路四通八达,南来的北往的,都云集于开封地区,长此以往,发达的城市经济让宋朝君臣沉迷于花鸟虫鱼,逐渐失去开拓精神和危机意识,一副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朝汴京的繁华昌盛,却也透漏着无限的隐藏危机。宋徽宗对花鸟虫鱼的喜爱,跟他经常在汴京耳濡目染脱不开关系。

一幅清明上河图,尽显宋朝开封的繁华景象

其三,开封水路发达有利于交通运输,但如果遇到大的洪水灾害,威胁也是致命的。黄河几次决堤改道,开封数次被淹,形成了"城摞城"奇观,在如今的开封城下,还有六个开封古城。作为国都,一旦天灾人祸发生,将会损失惨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王朝的兴衰命运。

但是,一旦迁都的话就会极大的触动曾经担任过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利益,赵光义原先在汴京精心安排的班底全都白费,为了私利,赵光义置国家长久之计不顾,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迁都。赵匡胤说出迁都原因:"我立意西迁,没有别的目的,只因洛阳和长安有山河之险,迁都于彼可以节省大量军力,周、秦、汉、唐都是这样安定天下的。"

赵匡胤以历史和军事防卫角度来说明迁都的重要性,赵光义却从儒家经典中找另一种根据,他说:"自古治民治国在于王德,不在山川险要。"赵匡胤一时愣住。赵光义告退后,赵匡胤叹息道:"晋王所言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暂且采纳他的意见。我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就会因此贫殚的!"言语中透漏着无奈,更是对赵光义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长久之计而不顾的失望。

以赵光义为首的利益集团极力反对下,赵匡胤不得不作罢,迁都一事不了了之。迁都之争不到半年,赵匡胤就驾崩了。

毫无疑问,在古代山川险要对于一个王朝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治民治国在德不在险的论调也很有道理,但是却难保后世之君全都是有德之君,一旦哪个皇帝失德,没有屏障保护的王朝很快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宋真宗的胆小怕战,结果在宋军有利的情况下签订了"澶渊之盟",每年向辽送十万两白银和二十万匹绢,加重了百姓负担;宋徽宗的昏聩,加上宋钦宗的软弱,造成"靖康之耻"的发生,北宋灭亡;宋高宗的苟且偷安、杀害忠良,使南宋偏安一隅,直到灭亡。

北宋都城选址不利,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除此之外,不同寻常的上位方式,也影响了朝臣构成,赵光义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在幕府时的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让他们陆续担任朝廷要职,逐渐替换赵匡胤时期的大臣,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方便控制的京师附近做官。赵光义让自己的亲信傅潜、王超、柴禹锡、赵镕、张逊、杨守一等为禁军统帅,牢牢掌握军权,但他们多是庸碌之徒,临阵怯战,造成了宋军的进一步积贫积弱,这也是宋军在战场上常常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朝初年因为赵氏兄弟的皇位权力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成不正常的兄终弟及皇位继承形式。这种不正常的权力交接方式,又造成了统治者内部的斗争,进而直接影响了宋王朝的百年大计,宋朝的迁都计划也因之夭折。而对都城的选择不当,直接造成之后宋朝在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是导致"靖康之耻"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造成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不正常的权力交接方式,造成了统治者内部的斗争

可见,有时候王朝内部看似很小的不寻常行为,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直接会影响一个王朝的兴亡,和现在社会的"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有着相同的道理。

见微知著,发现历史角落,揭秘历史真相,方能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现实生活。欢迎大家关注津城沐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参考文献:

《宋史》,

《两宋风云》,

《宋史纪事本末》,

《细说宋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