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十年代开始,在巩义市回郭镇有两个举止奇怪的人,一个是文人,就是号称“郭城站”的曹站长,当时我去一中上学时总看见他在粮管所前面或者政通桥上练习毛笔字。另一个是出力人,喜欢活跃在大街小巷,他的名字叫水龙。
水龙是巩义市回郭镇北杨庄村人,属狗,应该是生于五十年代吧,今年大概有六十多了。听老一辈人讲,他爹妈死的早,和哥嫂在一起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和哥嫂合不来,就经常出去帮工养活自己。以至于每当我看见他,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们豫剧《卷席筒》中的小仓娃。印象中,水龙经常是穿一身黑衣服,这样脏了也看不出来。胳膊下总是夹一个黑皮包,里面可以放好心人给他的馍和别的食物。见了村里的人,水龙总是满脸笑容,哥嫂爷奶喊的特别甜。他经常在方圆左近的村里转悠,看见谁家有出力活了,就去帮助干点活,来换取一顿饭或者几个馍。
小的时候,我经常在我们村子里看见水龙的身影。有些伙伴追在他后面喊他憨子 ,他也不生气。平心而论,他并不憨,只是生活让他变成了见人总是卑微的样子。记得那时候我家门口有棵大槐树,盛夏时节,总有一群人在树下乘凉。水龙过来了,总是大婶大爷的喊着,问问需要干活不需要。水龙说,自己不怕出力,打煤球,担茅粪的活都会干。这样,需要他干活的人就会喊他去干活,结束后给他几个蒸馍或者管顿饭,于是皆大欢喜。
水龙经常在村里转,所以谁家办红白事了,他都知道。这时候,他就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吃几天大餐。具体做法就是,该办事了,他用身上仅有的几毛钱,买几张纸,送到主家。当然,结婚嫁闺女了,他送的是红纸。办白事(埋人)了,他送几张白纸。一般对于这样的人和举动,主家都是欢迎的,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样的人越多,说明主家的人缘越好 。而水龙呢,花几毛钱,换来几天的大餐,也不错。运气好的话,还能弄几根烟抽,对于他来说,就是神仙日子了。
记得有一次,奶奶在我家住,他见了奶奶赶紧喊,奶奶,我的褂子烂了,你给我补补吧。奶奶心疼的给他拿了一个父亲的旧褂子让他换上,把他脱下来的褂子仔细补好,又洗了洗。大夏天的,一会儿就干了,水龙感激的喊了好几声奶奶,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有时候,人们也逗水龙,你努力挣钱,也娶个袖子(老婆),晚上给你暖被窝。每到这时候,他总是沉下脸来,扭过头去看着远方,闷闷不乐的心情。想想也是,没有父母了,靠哥嫂和自己出苦力,哪有人跟他过日子啊。何况家里不知道有他自己的屋子没有呢。
去年,我在路上又看见水龙了几回。有一次他在垃圾箱里捡东西吃,我给他掏了五块钱,让他去买吃的,他也没说谢谢。可能年龄大的缘故吧,变得沉默寡言了。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头发一点也没有白,或许是心里不想太多事的缘故。按理他是没有钱去染头发的。六十多的人,心态好,整天就是吃吃睡睡,无忧无虑。这就是他眼里的幸福生活吧。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水龙这一辈子活着,无忧无虑,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幸福生活吧……
作者:张献策
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