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梁门外往北的环城公园内,经常有不少老年人一起锻炼身体,非常热闹。在这些老人中,有一名老人非常擅长抖空竹,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名老人叫王修志,今年72岁,由于喜欢玩,他还给自己取个网名叫“老玩童”。
说起自己喜欢的空竹,王修志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说:“空竹以前是木质的,技术好的木匠才能做出来,名字叫空中。后来,经过演变,空中变成了空钟。再后来,由于空钟上面有哨子,转起来嗡嗡作响,又被叫作抖牛、空竹……从空中到空钟再到空竹,空竹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很多木匠都会做空竹,因此空竹在开封也很流行。现在,空竹在不同的地方,名字也不太一样。比如在上海叫作铃铛,在南京叫作嗡子……”
王修志老人回忆说,他小的时候在东三道街住,他家附近许多老人都会抖空竹。尤其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很多人都会玩空竹。“当时,我的年纪比较小,买一个空竹需要好几毛钱,我买不起,只能羡慕别人玩。从那以后,空竹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修志笑着说,他上班后,当了一名机械修理工。由于掌握技术,喜欢空竹的他就和弟弟一起弄起了必需的设备,自己画图,制作空竹。由于当时的空竹是纯手工做的,做得比较慢、产量不高,一个月下来,他们最多也就做40多个。生意好的时候,谁要买他们的空竹,需要提前一个月预定。“做空竹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一定的精密度,比如动平衡要做得好,否则就没法玩儿转。这么多年以来,我做过的最大的空竹直径是1.2米,重量是38公斤。在开封市第六届运动会上,我拿那个大空竹还去表演了呢。”王修志高兴地说。他们做空竹10多年以后,塑料空竹问世。由于塑料空竹的成本低、价格便宜且能进行批量生产,传统的手工木质空竹逐渐被市场淘汰,他们也就不再做空竹了,但玩空竹的爱好却一直都没有改变。经过多年的反复练习和积累,短竿、长竿、软竿、徒手空竹等他都熟练掌握。他说,别看他现在玩得溜,但开始的时候,可没少吃苦。早些年的空竹没有轴承,很容易绞线,稍微不小心,空竹就会飞起来打到脸上、打到背上,伤到人。现在的空竹都有一个单向轴承,不容易绞线。只要掌握熟练一点儿,基本上不会伤到人。“学抖空竹可没少吃苦,我身上现在还有伤疤。但是我不后悔,毕竟玩儿得开心嘛!”
如今,他经常和朋友在环城公园抖空竹,“通过玩儿空竹,我结交了朋友、锻炼了身体,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王修志老人笑着说。
来源: 汴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