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年代剧《人世间》,刷爆了朋友圈。
这部央视力荐的现实主义大剧,在用小人物的悲欢引发广泛共情的同时,也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屏幕后的李路。
其实,作为导演,李路早已凭借《人民的名义》走入大众视野,跻身“顶流导演”之列。
对他而言,《人民的名义》像是一座无法超越的高峰,标注出事业的上限。
如今看来,李路似乎又通过《人世间》,完成了自我超越。
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
李路笑着回答说:想要做好剧,我必须“很霸道”!
坚持做自己,不轻易妥协,似乎是李路56年来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人生如戏,你可以在上天给出的剧本里顺流而下,也可以像李路这样,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对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
李路的前半生,平静地像一条河。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儿时随父母迁居东北生活,童年里全是温馨的回忆。
多年后,李路时常谈起在吉林大学和滑冰场上和小伙伴疯玩的场景;也不止一次感慨那片黑土地带给他的幸福感。
在贫穷尚未远去的岁月里,胡同里的邻居,比亲人都亲。
不管到谁家吃饭,招呼都不用打,坐下来就吃。
彼时,他的人生节奏并没有什么不同,和所有人一样,读书、考学、找工作、结婚生子。
80年代,李路从吉林艺术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进入江苏电视台做起了小职员。
他每天两点一线,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干了十几年,做到了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的位子。
然而,这种安稳的日子,却在2007年出现了不小的颠簸。
这年,李路在北京电影节上,偶然看了剧本《老大的幸福》。
一时间,他像被电流击中,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念头:剧本太好了,我要做这个剧的导演。
之后的三年,李路一门心思扑在拍戏上。
因为没有经验,为了不出错,李路从拍摄到后期,从头盯到尾。
这期间,老婆孩子得了感冒,他也不回去看看,结果被老婆痛骂了一顿。
但沉迷拍剧的李路却说:“恨不得戴上射击眼镜,把两边都挡住,要做出好东西,一定得专注。”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老大的幸福》一炮而红。
但这在李路的亲友看来,却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部剧的成功,点燃了李路深埋心中的理想,他再也不可能回单位去抱“铁饭碗”了。
他辞职了,这年他44岁。
李路心里较着股劲儿,头也不回地闯进人生的另一个赛道。
有人劝他,有人替他感到可惜,更多的人担心他走不好“导演”这条路。
对此,李路霸气回应:
“我可以吃路边摊,也可以吃五星级大餐,都无所谓,只要让我开开心心地做几部好剧。”
人到中年,前途未卜,李路不确定命运的指针会落在成败的哪边,但他确定人生已被自己改写。
俗话说:“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一个人的命运,凭天造,也靠人为。
弱者,在“听天由命”中怨天尤人;强者,在“事在人为”中掌控自己。
不想认命就得拼命,李路也即将踏上一条无比艰辛的路。
对理想:敢拼才能赢
2012年,李路辞职后的第二年,他拍完了电视剧版的《山楂树之恋》。
或许是因为前有张艺谋电影版的《山楂树之恋》,李路的这部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更是籍籍无名,无人问津。
直到2017年,他执导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火了,大家才记起,还有一个叫李路的导演。
《人民的名义》,一经湖南卫视首播,就创下了8%的收视率,以强势的风头席卷各大网络平台。
热议之下,李路筹拍此剧的更多细节随之浮出水面。
两年前,李路偶然间听说老友周梅森正在写一个反腐题材的剧本。
他二话不说提着两瓶酒去了,与周梅森彻夜深谈。
很快,他便决定拿下这个剧,可第二天给周梅森打电话的时候,对方却说:“这几天我耳朵不好使,没听见你说什么。”
李路明白老友的顾虑,于是他又上门拜访,苦口婆心地说服了周梅森。怕他后悔,李路还立即支付了稿酬,悬在剧本上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剧本搞定了,可投资又出了问题。
本来谈妥的投资方,在电视剧开拍前纷纷撤资。
说到底,他们信不过李路,怕钱打了水漂,更信不过这个剧,怕惹祸上身。
面对这个情况,李路竟然一步不退,他坚持演员必须用一线阵容,制作上必须一流水准。
而这些,都需要钱。
关键时刻,李路靠着个人关系拉投资,他说:“实在不行,我卖房子!”
2016年大年初三,在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李路开机了。直到湖南台投来橄榄枝,他的拍摄才进入正常化。
后来李路回忆说:“那两年,我一个囫囵觉没睡过”,可见其压力之大。
拍摄期间,每天最早去和最晚离开的,一定是李路。
当天的戏如果不过关,再晚也得重新拍,李路对全剧组说:
你们不要不高兴,我必须看到我想要的东西。我如果不是这么强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李路对别人强势,对自己更狠。
他经常通宵工作,睡眠严重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出租车上睡着了,司机怎么也叫不醒,吓得差点报警。
在李路看来,只要“拍好剧”的理想不变,他就会一直拼下去。
有人说:“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真正有理想的人,才会拼;只有敢拼命的人,才会赢。
这种拼劲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一个人强大的内心。
对自己:“不敢败”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李路一度风光无两,剧本和投资纷纷主动上门,大有开启“李路时代”的苗头。
然而,已是五十知天命的他,却将一切拒之门外。
他渐渐从喧嚣的名利场中隐身而退,开始思索自己这辈子到底想拍个什么剧。
2018年,他看了作家梁晓声的《人世间》,被其深深打动。
这本书讲述了东北建筑工人周志刚一家,在半个世纪里的命运转换,作品聚焦在数百个小人物身上,折射出的却是祖国发展的宏大命题。
书是好书,但影视改编的难度却非常巨大,因为里面尽是小老百姓的琐碎日常,并没有太多激烈的剧情冲突,而国家命运的主题又显得太大。
可李路一眼就看上了《人世间》,说“这就是我的菜”。
他说:“我觉得‘人世间’这三个字就非常有价值,敢叫这个名字,一定是内核承载得起的,书中人物的众生相,对人生百态的描摹,都是近年来少有的。”
《人世间》,正是李路发自内心想拍的,在这个剧上,他说自己“不敢败”。
为了还原年代质感,光外景就搭建了四万平方米,灯光线就用了七万五千米。
大到地上的黑土,小到屋子里的挂历、电风扇、收音机,都是剧组向老百姓借的。
李路说:“这些80年代的产物,一点儿都不能错。”
对“道具”尚且如此,对演员人选,李路更是严格把关。
他承认在选角上“自己很较真”,他拒绝了很多“关系户”,一点儿不怕得罪人。
拍摄《人世间》时,每天收工后,李路都会叫着主创人员反复探讨剧本。
他坚信“只要沉浸在这个故事中,哪场戏哪句台词哪个角色跑偏了,大家都会有感觉。”
李路就是这样谨慎又专注地拍完了《人世间》,拍完后,他第一时间请原著作者梁晓声看。
可梁晓声看完后,却紧皱眉头,问了一句:“他们真的是演员?”
此话一出,全剧组瞬间哑然,李路更是如芒在背。
几分钟后,有人小心翼翼地说:“梁老师,他们其实……以前也演过大主角或者大配角的……”
不等这人说完,梁晓声忙说:“我不是否定你们,我的意思是这些人演得太好了,很像我年轻时的那堆朋友,真想和他们一起喝喝酒,侃侃大山。”
尴尬的气氛瞬间瓦解,李路大舒一口气,他知道,这部剧成了。
梁晓声与李路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过自己的关,渡自己的河,翻自己的山。”
很多时候,向别人证明自己简单,做到问心无愧却很难。
真正的强者,永远对得起自己的心。
有网友戏称李路是“爆款输出机”。
从《老大的幸福》到《山楂树之恋》,从《人民的名义》到《人世间》,他的作品题材不同,风格迥异。
但相同的是,我们能从他的作品里看到一个人对于理想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时代和众生的悲悯与敬畏。
他曾说:“每个类型的剧我只拍一次,所以我要做到极致。”
这份“极致”背后,是李路敢于逆天改命的格局、不服输不妥协的魄力以及“实现自我”的勇气。
《人世间》会演完,但生活的剧情永远在继续。
愿俗尘中的我们,也能像李路一样“霸道”地行走于艰难的人世间。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