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一个冷知识,分享给正在看奥运的大家:中国游泳队在赛场上争金夺银,航天科技功不可没。
你没看错。“立功”的是航天惯性技术,它帮助精细量化评估运动员的每个动作,细到每一秒的姿态和呼吸,这是传统影像记录手段无法企及的。“天上飞”的技术,极大提高了游泳训练的效率。
上天入海、梦幻联动,背后是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我们很容易观察到,科技话题近些年迅速升温,热度可谓全民级别。
讲个故事,大家自行体会。近日在深圳举办的“青年科学家 50²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吴华强分享了一则趣闻:他一个同事101岁的母亲,目前最关心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自己买的黄金会不会升值,第二件事就是国产芯片。
吴华强是清华大学今年刚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这个学院瞄准芯片这一“卡脖子”难题,但吴华强的眼光绝不仅限于微电子这个直接相关的学科,他希望不同的学科加入进来。
“缺芯”等“卡脖子”难题,根子在基础科学;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根子也在基础科学。这在全社会上下也早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你或许听说过企业家任正非的一个见解:“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砸”不单纯指投入资金,毕竟科学研究有自己的节奏和规律,基础科研的突破终究仰赖于科学家群体特别是青年科学家群体的成长。
当今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们探索的问题有多前沿?昨天我在线围观了“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的开幕式和主论坛,大开眼界。举几个例子。生命科学家刘颖关心延长健康寿命的问题,她和团队用一种线虫做实验,通过化学诱变让“虫生”延长2.5倍;潘建伟、陆朝阳团队构建的量子计算机“九章”,让中国在量子计算研究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方阵;物理学家刘江来的团队在地下2400米的地方建了个实验室,探测传说中的暗物质。
△这位优雅的女士就是赋予虫子“超能力”的刘颖老师
听起来是不是和科幻小说一样酷?据我在腾讯的小伙伴说,在腾讯视频、论坛官方视频号、光明日报视频号等平台的直播观看人数,保守估计加起来超过一百万。这么个“小众”的领域,这个数据还挺让人意外的。从不断闪过的互动留言看,多数观众可能是和我一样的24k金纯文科生,好些人直言“听不懂”,但这不妨碍大家热情围观。
参加论坛的青年科学家还票选出了“十大科学技术问题”。说几个关键词:脑机通讯,火星生存,暗物质……是不是特别天马行空、“未来感”满满?
但在我看来,这个论坛充满了现实关切。
关心时政的朋友会强烈感受到,近些年中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比如2018年《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再比如“十四五”规划提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 8%以上”。中央层面的高度重视,让一些科学界人士欣喜,“基础科学的春天来了”。
大环境加持下,如何孕育一种有利于基础科学蓬勃生长的生态,是留给全社会的一个思考题。而“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正是构建类似生态的一种尝试。
也许你早就想问了,“50²”这个奇奇怪怪的名字,究竟有什么寓意?
参加这个论坛的青年科学家,其实是2019、2020年两届“科学探索奖”的获奖者。“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发起,每年评选出50位有望对未来50年的科学技术突破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年龄都在45周岁以下。获奖的科学家,每人奖金300万元,分五年发放,用途不限。不是总说要提高青年科学家的待遇么?那就来点实在的。
我愿意将这个奖项称为“科学家共同体1.0”。它好比给这些基础科研、前沿技术领域的科学家拉了个微信群,形成一个豪华的“朋友圈”。
论坛其实是科学探索奖的延伸,是2.0版本的科学家共同体。群建起来了,聊起来是必须的。怎么聊呢?论坛选择的角度也极富当下感:跨学科碰撞。它针对的是不同学科间壁垒加深的现实问题。我一个外行都能感觉到,几乎每一个参与发言和讨论的科学家,视野都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他们似乎有一种自觉。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科学委员会成员汤超用了个比喻,“拆墙”,意思是打破边界,科学才可能获得新生。所谓“50²”,取的是交叉“相乘”之意。
△“神仙群聊”现场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有两个主办方,一个是腾讯,一个是南方科技大学。结合其依托的城市深圳,我们从中能感知到时代的脉搏。首先,这是社会力量主导的跨学科交流探索,以这种路径回应中央政策精神,和这座以市场创新先行者著称的城市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再则,“科学家探索奖-青年科学家论坛”构成的生态几乎不以短期成果或者应用转化为目标,这和深圳一贯的务实风格似乎违和,却与时代变迁同频:中国从未像当下一般需要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探索突破,而深圳又是粤港澳大湾区科创“C位”,这就要求深圳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高规格的科学家论坛总会让人想起索尔维会议。你可能看过那张科学界的著名合影,里面的“大神”包括但不仅限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被文青玩坏了的薛定谔。照片拍摄于最著名的一届索尔维会议。我不知道深圳或是其他地方的科学家论坛能不能成为中国版本的“索尔维会议”,但十分期待未来“科学家共同体3.0”的诞生,它一定更具国际视野、更接近公众。
这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文/张静雯)
微信号:Talkpark
声明:文章如需转载,请添加文章作者、文章出处、微信号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