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纵横武林的大侠,总有那么几位,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厉害,比如慕容复、令狐冲、欧阳锋、西门吹雪、东方不败……
但若是给大侠们换个姓,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路人甲的聚会:王复、张冲、李锋、陈吹雪、高不败……
慕容复听了都摇头。来源/97版《天龙八部》截图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考虑给孩子取四个字的名字,听起来就与众不同。
为什么复姓莫名给人一种很高级、很稀有的感觉?难道复姓真的和古代贵族有什么渊源?
复姓究竟怎么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姓的来历。
如今的普遍现象是子随父姓,但第一个拥有姓氏的人又随谁呢?一个比较魔幻的传说是,混沌初开时,天帝在天上捏了好几排小人儿,然后随手撒向地面,落在石头上的姓石,落在树上的姓叶,落在花丛里的姓花,落在池塘里的就姓池。
这个随意又浪漫的神话,体现了我国先民的图腾崇拜。一般认为,古姓起源于图腾,人类的女始祖“母感天而生子”,这才有了人类。最早的几个姓在很长时间内延续不变,数量很少。西周时期,可明确考定的姓也不过数十个,且都是女字旁:姬、姒、姜、嬴、妊、妃、好、姚等,基本都是单字。
夏启,夏朝第二任君王,姓姒,建立世袭制。图为夏启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大舜》截图
古姓多为女字旁,是因为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些有着同一母系、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的姓是一样的,所以姓是一种符号标志。因此,姓其实体现着某种寻根意识,寻到了种族最初的那个女始祖,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根。
但是,这些数量有限的姓并不具备发展出后世“百家姓”的能力,为大量新姓提供来源的其实是氏。
先秦时期,姓和氏并不是一个东西。西周基于宗法制行分封,周天子嫡长子继承王位,为大宗;庶子们则被分封成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又继承国君位,为大宗,一众庶子则再被分封出去,成卿大夫,为小宗……姓是大宗的族号,代表着根的传承;而被分封出去的小宗需要再给自己起个族号,这就是氏,比如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封(康叔)被分封卫国,于是姬封就以“卫”为氏,成为卫氏(姓)后代的始祖。
西周分封示意图。来源/高中历史教科书
所以,氏其实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姓不能乱起,但氏相对灵活。梁启超认为,周代命氏的方式有四种:以国为氏、以王父之字为氏、以官为氏、以封地(采邑)为氏。
宋代史学家郑樵对氏的起源进行了归类,足有33类之多,包括以国、以郡国、以邑、以乡、以亭、以地、以字、以名、以序、以族、以官、以爵与谱系等28类,还有代北、关西、诸方的复姓等5类。
此处,复姓出现了,但这里的复姓或者说复氏,来自于古代少数民族,且另作他论。大量的复姓其实来源于以各种依据命名的氏,也就是说,在各小宗给自己命氏的时候,如果碰上两个字的地名、官名、邑名等,就有可能给自己来一个复氏。所以,复氏的出现没有特殊的理由,它和其他单字的氏也没什么两样。
根据先秦时期人们命氏的依据,复氏的来历差不多就是郑樵归纳的那几类,此处列几个较为常见的复氏来源:
第一,以地名为氏。比如楚庄王的小儿子子兰,是小宗,被分封到上官这个地方做卿大夫,所以子兰就以“上官”为氏,成为后世上官一族之祖。欧阳、贺兰、百里等复氏也均来自地名。
还记得当年艾利斯顿树下的上官瑞谦和慕容云海吗?来源/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截图
第二,以官名为氏。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所灭,杞简公的弟弟佗一路逃到了鲁国。当时,鲁悼公念杞人为夏王族之后,于是为佗封侯,为“夏侯”,佗的后辈觉得脸上有光,于是就以夏侯为氏,一路传承,夏侯惇就是佗的知名后代。
第三,以方位为氏。这个很直白,如“北宫”。周文王之后姬括,世代袭为卫国上卿,住在京都北宫门外,于是以北宫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一大夫住在西门,所以其后人便都以“西门”为氏,比如西门吹雪、西门庆。
“搞笑版”西门吹雪。来源/电影《大内密探零零发》截图
第四,以爵与谱系为氏。夏商周三代,公爵居五爵位之首,公爵的后人觉得倍儿有面儿,所以满足地以“公孙”为氏,以显血统高贵,大概《水浒传》中的“入云龙”公孙胜也带点“高贵”血统吧!
以上几种复氏的来源比较多见,像上官、欧阳、夏侯等复氏一直沿用至今。秦汉时期,姓氏合一,后世不再区分姓和氏,种类繁多的单字氏、复氏也就成为单姓、复姓,逐渐变成了今天的“百家姓”。
复姓和少数民族有什么关系?
前面说到,代北、关西、诸方等地的复姓来源于古代少数民族,那么民族融合会不会是复姓产生与流行的重要原因呢?
不完全是。虽然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不同民族不断与华夏族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汉族与姓氏文化,但汉姓胡化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历史上,汉人的姓被改为胡姓,一般是少数民族统治者采取行政手段,推行变姓或直接向汉人赐姓的产物。
例如,公元557年,鲜卑人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立北周。宇文家族命令曾改了汉姓的鲜卑族人都改回原姓,比如将“元”改回“拓跋”,单姓一律恢复成复姓。同时,赐予汉人鲜卑复姓,如为蔡氏赐姓“大利稽”,为张氏赐姓“叱罗”,为周氏赐姓“车非”。宇文氏还命各位士兵跟着他们将帅的姓,均改为鲜卑姓。直至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做北周宰相时,被改姓的文武百官们才恢复汉姓。
影视剧中的宇文觉。来源/电视剧《独孤天下》截图
元代时,蒙古族统治者也推行过“汉姓胡化”,不过有人是主动要求改姓的。那时,统治者提倡汉人说蒙语,蒙古族人的政治地位也高于汉人,所以一些汉人以取蒙古名为荣。比如:刘哈剌不花——其实是江西人;杨朵儿只——其实是宁夏人;高宣蒙古名塔失不花——其实是辽阳人。
除了官方主导的改姓,也有一些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人,受民族文化的感染而改为少数名族的姓氏。
虽然“汉姓胡化”确实存在,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结果主要为“胡姓汉化”,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首先,和推行改姓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样,汉族帝王也会通过行政手段向异族首领或将官赐姓。比如,汉武帝赐匈奴太子日䃅“金”姓,诸葛亮赐哀牢夷首领“赵”“张”“杨”“李”等姓,唐太宗赐西夏拓跋赤辞“李”姓。
其次,少数民族统治者会主动接受汉文化,倡导改汉姓。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发起的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孝文帝原来的名字叫拓跋宏,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拜,他将国都迁至汉人聚居的洛阳,并且从上到下地废胡服、禁胡语,将汉语定为国语,还鼓励鲜卑人娶汉人为妻。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命鲜卑族人改鲜卑姓为汉姓,作为皇族的拓跋氏带头将自己的姓改为“元”,孝文帝即叫元宏。其他的如改“贺鲁”为“周”,“去斤”为“艾”,“叱罗”为“罗”,“柯拔”为“柯”,“步六孤”为“陆”,林林总总一共改了144种姓氏。这里且做一个大胆推断,没准后世艾、柯的人,有一点点鲜卑血统。
再者,就是一些人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而改从汉姓,或是因为一些重大事件,如迁徙、避祸等基于现实需要而改从汉姓。
总体来看,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后,并不都是由多字变为单字,二字姓、三字姓,甚至九字姓都是存在的。而随着各民族间进一步的相互融合,这些复姓与多字姓也都逐渐变为单姓。如今天的广西有很多姓银的人,他们的祖先银述可是金国女真族的一员大将,因久居广西,其后裔的姓氏逐渐变为单字“银”。
姓氏演变的历史其实是民族融合的切片,这种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元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复姓的来源其实也不能排除古代少数民族复姓音译成汉姓这一点,比如“慕容”,但是数量可能远远没有由命氏而来的多。
复姓和贵族又有什么关系?
根据复姓的来源及其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可以看出复姓之人未必就是贵族,因为复姓和单姓的来源是大体一致的;复姓之人也不一定就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血统,毕竟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且双向的过程。
但是,姓氏在历朝历代,确实或多或少代表过出身与门第,在不同程度上为一个人是天生“不同凡响”还是“平平无奇”贴上标签。
先秦时期,小宗虽然不能像大宗一样继承君位,但是有命氏之权,而其他平民百姓是没有这层血缘关系的,所以连氏都没有。随着父权社会的演化,以父姓始祖为源的氏逐渐成为象征贵族阶级的符号,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如郑樵所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孔子周游列国时,半路上碰到的长沮、桀溺等人就是没有姓氏的人,因为他们出身于寒门。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来源/电影《孔子》截图
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行郡县,依附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命氏制度没了意义,所以再把“氏”作为区分贵贱的标志也着实无趣。既然氏没了彰显身份的作用,那么它与标记血缘的姓也就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直接促成了姓氏合一,并为后世的姓氏文化奠定了基础。
西汉初年,刘邦决心消灭各地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下令将战国时期那些“名门望族”的后裔全部赶到湖北一带集中居住。这些没落贵族迎来了新的人生阶段,有的给自己整了一个配套称号。比如,身为齐国望族子孙的田登,住在一个叫第二门的地方,就将自己的姓氏改为“第二”。其他如“第五”“第七”“第八”等复姓,也都有可能是这么来的。奇妙的是,这些在特定心境与情景中产生的复姓,一直传承到今天,陕西咸阳的魏洛村就聚居着很多姓“第五”的人,有的则逐渐演化为“伍”姓、“第”姓等单姓。
后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门阀制度的兴起又赋予姓氏彰显身份的能力,且日渐成风。但是,很多贵族姓氏都是单姓,不多见复姓。
所以说,先秦时期的氏虽然为贵族专享,但复氏和单字氏的地位是一样的,复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身份表征,甚至在秦汉之后还有可能是落魄贵族后代“我落泪,情绪零碎”的产物。纵使门阀制度又掀起了以姓氏论贵贱之风,但复姓也并不是贵族姓氏的主流。
可以得出结论:复姓和贵族毫无瓜葛。
今日的复姓为何会增多?
既然复姓和“不同凡响”没啥关系,为何近年来新生儿的父母会青睐复姓和四字名呢?人们又为什么会觉得复姓不一般?
回看历史,复姓的整体趋势是逐渐减少的,因为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一字姓+一字名或两字名是常见用法,比较符合汉语节律。但是,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复姓井喷的时期。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各诸侯国和各种各样的卿大夫循着分封制不断分支、不断命氏,致使当时新出现的氏乱七八糟,重名现象层出不穷。仅就孔氏而言,就有鲁国后代、卫国后代、郑国后代、宋国后代等等扎堆“抢注”。氏重复了,名字就很有可能重复,同名同氏的人便越来越多。
为了避免重名,春秋中后期出现了一些复氏,至春秋末期则出现了复氏直线增加的局面。读《论语》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学生里面,复姓的人一会儿就冒出来一个,比如端木、南宫、公伯、司马、公孙、奚容……据统计,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有二十三人为复氏。
节目中的孔子弟子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来源/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截图
而这一热潮随着分封制瓦解、姓氏合一逐渐平息,因为不会再有由小宗定取、横空出世的氏了;春秋末期出现的这些复姓,有的在后世传承中因不便使用而演化为单姓,如钟离变为钟、司寇变为寇、宗伯变为宗等;也有的延续至今。这波复姓浪潮应该是后世复姓的最主要来源。
钟无艳,一说其原复姓钟离,名无盐,齐宣王之妻,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是才华横溢。来源/电影《钟无艳》截图
今天的复姓,除了少数子随父姓的传统复姓,很多都是“新复姓”。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以父母二人的姓氏并作复姓,比如张杨果而。也有的是将母亲的姓氏与父亲的姓氏隔开,置于四字名中。
对应曾经因父权兴起而成为身份与血缘标志的氏,现在将父母的姓氏各取一字入名的潮流,也反映了社会性别意识与家庭观念的变迁。而对应春秋时期复姓的增加,当时是出于实用目的,今天还是出于实用目的。现在以新复姓取名,主要目的不是避免重名,而是将双倍的爱注入孩子的漫漫人生,是“双系抚育”观念的体现。
曾有新闻报道称,有父母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虽然新复姓趋向多元,但是这样的名字多少还是有些随意了!来源/“青海生活频道”报道截图
至于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复姓自带高级感,大概就是五个字:物以稀为贵。
不过,文艺作品也在其中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武侠小说。20世纪80-90年代,金庸、古龙等作品被纷纷搬上屏幕,掀起了年轻人读武侠的热潮。那些跳动在他们脑海与记忆深处的大侠,几乎都拥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复姓名字。只要想起这些名字,豪情、洒脱、仗义便统统涌现,再加上浩渺江湖和神秘武林的加持,人名自然也带着“高级”质感,还仿佛有不一般的历史渊源。
深入人心的东方不败。来源/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截图
当然了,偶像剧也“功不可没”。荧屏背后的男女主角,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有一个贵族气质满满、几乎不会重名的复姓名字,比如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南风瑾、慕容云海的另一个好朋友端木磊。这些主角总是和优秀、浪漫、高颜值挂钩,因复姓名字而显得仙气飘飘,演员的出挑外形也在无形中加深了观众对复姓很高级的“刻板印象”。
可如果南宫仆射变成南宫二柱、公孙绿萼改名公孙翠花,复姓的形象又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想象一下,如果她叫南宫二柱……来源/电视剧《雪中悍刀行》剧照
所以,复姓真的很高级吗?都是错觉!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著.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2]陈建魁著.中国姓氏文化[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3]何晓明著.中国姓名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4]田河,朱力伟. 秦印复姓初步统计[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3).
[5]陈光田. 战国私玺中所见古代复姓及其源流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