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油柑火了,潮汕人笑了

时间:2022-12-10 22:37:3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很多人种了一辈子油柑,都没能看到过这样的价格”

年轻时的朱乃兵(右)。受访者供图

文 | 《财经》记者 陈敏

编辑 | 余乐

如果说2020年的夏天是属于五条人的,那么2021年的夏天可能是属于油柑的。

前者是来自广东边陲小城海丰的一支独立乐队,因为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走入大众视野;后者是多见于潮汕地区的小众水果,借着新式茶饮的东风成为今夏爆款。

5月27日,奈雪的茶发布五条人参演的四条广告短片,为新品霸气玉油柑宣传造势:从聚餐时甲方爸爸的夺命连环call,暑假里总也做不完的作业,到父母安排的相亲局、醉酒后怒怼老板的社死现场——在一系列尴尬、焦虑、“小确丧”的生活场景中,仁科和阿茂穿着熟悉的花衬衫“从天而降”,潇洒地说一句“没关系,来喝茶”。

当然,少不了仁科标志性的塑料英语:霸气玉油柑,生活No problem。

仁科(左)与阿茂(右) 。图源:奈雪霸气玉油柑广告片

油柑的果实呈黄绿色,成熟后渐红。鲜果酸甜酥脆,初入口时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子,俗称油柑(甘)子、牛柑子、滇橄榄、青果等。今年以前,油柑都只在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产区内拥有姓名,在外界少为人知。

转折点出现在3月23日那一天。奈雪推出新品霸气玉油柑之后,油柑的网络搜索指数一路走高。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测评攻略。正如广告中描述的,三秒苦涩,五秒回甘,油柑汁层次丰富的口感让不少初次接触的外地消费者大呼新奇。

“油柑”的百度搜索趋势与地域分布

据奈雪方面数据,霸气玉油柑面世后在茶饮产品中的销量占比最高达到25%,超越常年居于榜首的霸气芝士草莓。除了深圳、广州、佛山、厦门等城市,也闯入了华北、华东、西北、华中等地区的销量前十。

5月18日,喜茶不甘落后,一口气推出双榨杨桃油柑、王榨油柑、双榨橄榄油柑三款油柑饮品,再次推高油柑的热度。紧接着,早先仅在广州限定出售油柑汁的乐乐茶,也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卖油柑津津柠檬茶。

至此,油柑成功攻略“喜、奈、乐”三家新式茶饮头部品牌,迎来高光时刻。

茶饮届这边卷得正欢,油柑产地的果农也乐见其成。在潮汕一带常言,先苦后甜油柑命。眼见着油柑的收购价格从往年的一斤四、五块,一路涨到最高40多一斤,种植地的果农们隐隐地预感到,好日子,似乎真的要来了。

原产地“一柑难求”

“价格每天都在变,一天能涨两块钱。”广东普宁市云落镇的果农小陈说。他种植油柑已有6、7年,也还是第一次碰上这样的阵仗。他所在的果园位于崩坎上圩村,种植面积近百亩,在当地算得上是“种植大户”。

按照每亩4000斤产量、每斤15元的涨幅计算,今年这一波油柑行情就能让果园增收600万元。“不过现在没有果子了,开不了价。”小陈说。

相较于天生娇贵的荔枝、杨梅,油柑就像生在山上的土娃娃,耐旱耐贫瘠,对肥水要求不高,病虫害较少,所需的人工管理成本也较低。油柑的挂果期也很长,大约从中秋节前后的“小收”开始,一直持续到过年时的“大收”。在采摘过程中,油柑树会再次开出乳黄色的小花,果农们便知道,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5、6月份恰好是“大收”与“小收”之间青黄不接的油柑尾季。笔者询问潮汕地区多家果园,得到的答复不是“还没成熟,要等6月中下旬”,就是被告知“现在的新果个头不大,口感比较苦涩”。

虽然今秋的行情需要等到摘果后才能揭晓,但果农们对于新果能卖个高价普遍很有信心。在一家潮汕发货的淘宝店铺评论区,一位顾客抱怨买的油柑“没有市场里的好吃,价格还贵了两倍”。店家毫不客气地回复:“5月份还想买十几块钱一斤的油柑?梦里会有的。”

如此信心并非盲目而来。一般来说,第二批成熟的油柑果由于“吃肥”不够,产量、大小和口感都比不上第一批。但小陈观察到,“前阵子卖的价格已经明显超过第一批了。”

汕尾日耀农夫油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朱日耀也表示,以往基地的油柑大多批发给农贸市场,但今年已经有好几家上海、福建、深圳的茶饮公司来预定货源,希望能跳过中间商直接向基地收购,“但果子都还没摘,我们也不着急卖。”

准备嫁接果树的朱日耀。受访者供图

一边是陆续入场的饮品店愈来愈旺盛的需求,一边是不断飙高的价格和一“柑”难求的现状。潮汕当地敏锐的果农蠢蠢欲动,开始准备动手扩种,一时间,油柑树苗也成了抢手货。预计今年,广东省的油柑种植面积将扩大2万亩—3万亩。

“很多人种了一辈子油柑都没能看到过这样的价格,现在估计他们也蒙掉了。”邹先生是深圳原创茶饮品牌“茶力的小怪兽”负责人,据他回忆,潮汕地区的果农并不会专门大面积种植油柑。“小时侯揭阳老家的果农,都是家里的玉米地旁多出一小块地,就随便种十几棵油柑,卖都卖不出去。”

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100亩-2000亩不等的种植基地,但油柑种植仍以散户为主,这也是目前油柑产能不足的主因之一。据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数据,中国油柑商品化栽培面积约30万亩,广东省占据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揭阳普宁市、汕尾市、汕头潮阳区等地,盛产面积5-6万亩,估计年产量达10万吨。相较之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预测的今年荔枝产量将达到140万吨。

深圳创意果汁品牌“混果汁”在采购过程中了解到,真正适合并能够用于制作油柑汁的油柑年产量也就4000万-5000万斤。按照奈雪“66颗榨一杯”的说法,每月大约需要234万斤油柑果才能支撑起销售量。

奈雪店面内摆放的油柑汁。摄影:陈敏

混果汁创始人程向东估计,市面上至少已有十多家成规模的连锁茶饮品牌推出了油柑饮品,甚至连深圳城中村的牛肉店里都在卖。“深圳这边的茶饮圈子很小,大家都互相盯着。油柑现在就像期货一样了。”

无奈之下,混果汁在今年5月宣布,因油柑告急、成本激增,决定下架油柑津津茶、超浓油柑津津王和油柑津津青苹果三款产品。

另一边,茶力的小怪兽也选择暂时停售油柑相关饮品。“一杯真正好喝的油柑汁讲究果香、果酸、回甘,现在的果子达不到要求,所以我们就先缓一下。”

油柑是怎么变甜的?

其实,油柑原本一点也不好吃。现在的“三秒微涩、五秒回甘”,是当地果农们努力培育的结果。

初尝油柑汁的时候,木木“都没法把它和生果联系在一起。”对于生在潮汕、长在福建的她来说,油柑是一种“非正式水果”。除了作为中秋节拜月娘的供品,每逢过年,都有小贩吆喝着叫卖油柑糖葫芦,一块钱三串,“涩得不行,完全是靠着那层厚厚的糖才吃得下。”

另一种常见的吃法是腌制。将油柑洗净晾干后,用盐包裹好继续晾晒,再放入装满盐水的透明玻璃罐中。浸泡一段时日,用牙签扎着当零食吃,或者泡水喝。当地人认为,油柑果甘苦、性凉,具有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去油、助消化的功效。2002年,油柑(余甘子)就被卫生部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名单。

营养归营养,从前的油柑生果和美味二字是很难挂上钩的。五条人歌中唱的“不去书房读书,跑到山顶,偷摘叔舅的荔果”这样的事也只会发生在荔枝而非油柑的身上。漫山的野油柑,往往无人问津。

而如今大多数茶饮店所采用的“甜种油柑”,其实也就是近10年间的产物。

2007年的秋天,正值油柑成熟的季节,普宁市云落红光果林场的场长朱乃兵在上湖山发现了一株野生油柑,果实硕大、口感也更甜脆。苦寻新品种已久的朱乃兵激动不已,将这株野生油柑的枝条嫁接到自家的果树上,实验、改良、优化,培育出了最早一批的甜油柑,一改那几年油柑滞销贱卖的处境。

严格来说,所谓的甜油柑只是相较于传统本地油柑“入口异常酸涩”而产生的叫法,目前尚未制定科学评判标准。可以肯定的是,甜油柑中的单宁含量较低、纤维较少,而单宁在和口腔唾液发生反应时,会使舌面收缩、变得紧致,也就是俗称的“涩”。

提起甜油柑,朱乃兵仍抑制不住兴奋,“这个油柑好啊,全身是宝,全身是宝啊。”从小跟着父亲上山种果的他如今已经62岁,依旧满脑子都是油柑,不是骑着一辆摩托车在山上跑,就是在和家人分装加工。红光果林场的工人也多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我老爸种田种到90多,我再种30年也才90岁。”朱乃兵感慨,“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干活了。”

与靠山吃山、世代种果的朱乃兵不同,汕尾日耀农夫油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朱日耀直到26岁才接触油柑种植。在他的老家——汕尾陆河县河口镇田墩村,有一棵近千年的油柑古树,曾一年挂果1300斤。其具体的树龄已难以考据,但朱日耀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这棵树很早很早就长在我们村里,这里是先有了油柑,再有的人。”

2006年,在东莞闯荡数年的朱日耀回到老家时却发现,千年古树还一如既往地扎根在山沟里,许多村民却都随流搬到了县城,家里的山地也大多丢荒了,田墩村快要成了“空壳村”。

朱日耀觉得很可惜,就此萌生了种油柑创业的想法。之后几天的时间里,他先后走访了陆河县、普宁、揭西的果农。回村后,他从村民手里租下山地,在原有的低产劣质油柑树上慢慢改良,就这样五、六年,才培育出了“农田1号”甜油柑。

而今,拥有3500多人的田墩村里,超过90%的村民都在从事相关工作,大多数是留下的老人和妇女。从种苗、施肥施药、除草,到摘果、加工,他们成为了油柑种植的主要劳动力。日耀农夫合作社也已经由刚成立时的5户发展至176户,全村油柑种植面积约2000亩,今年的总产量将达800万斤。

近几年,村里好多上百年的古树,也陆续被朱日耀改良成了最新培育的“农田2号”。熬过了两年的等待和年初的霜冻,终于开始挂果了。其中个头最大的,16个就有一斤重,几乎是常规果子的3倍。“千年古树今年挂的果,已经有人出价200元一斤了。”朱日耀说。

“东鹏饮料现在也自己建了一个油柑基地,种了我们的农田2号。”2019年,以功能饮料为主战场的东鹏饮料为拓宽目标受众,推出了主打消脂的“由柑柠檬茶”。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林木勤正是广东汕尾人,“不单是广东,云南、广西、福建那边的很多油柑,都是卖给他的。”

“农田2号”。受访者供图

也是在2019年,前文提到的茶力的小怪兽推出新品“山泉油柑”,成为最早一批将油柑作为新式茶饮原材料的品牌。

由于需要手工去核、榨汁、滤汁,制作一杯油柑汁大约需花费10分钟。当时,茶力每店每天只限量供应30杯山泉油柑,38元的价格也比店内其它在售产品高出一截,但这并未阻挡油柑登陆深圳的脚步。

茶力的负责人邹先生告诉笔者,茶力都是一些爱玩的年轻人,喜欢研发新鲜、不一样的产品。“这个果子是比较小众的,本身只在我们潮汕老家才有,当地人像嚼槟榔一样吃油柑。但在深圳,平时很少人去吃。现在这么火,也确实有点疯狂。”

油柑会是下一个百香果吗?

广西南宁的咖啡店“醒咖”最近研发了一款新品。今年3月底,醒咖的店主在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上发现了油柑原汁。“原来没想过油柑也能做咖啡,觉得挺有意思,就预定了一批原汁回来倒腾。”

新品取名为“东方油美”,推出后“卖得很不错”。但当店家转头再向供应商采购时,却被告知原汁已经断货,“卖完这周估计就要下线了。”

不仅仅是咖啡,在“万物皆可油柑”的风潮之下,油柑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各类饮品和食谱之中。问题是,这阵风还能持续多久?

仔细打量油柑与以往新式茶饮钟爱的网红水果,澳洲车厘子、突尼斯软籽石榴、墨西哥牛油果、日本月露蜜瓜,就能发现二者之间的细微区别。

“一直以来,羽衣甘蓝、奇亚籽、牛油果这些超级食物都是舶来品,”混果汁自创立至今就主打全球精选材料,但在疫情之后,团队将目光转向了本土。“一是出国受限,二是我们也觉得有必要、有使命,把中国地方的超级食物挖掘出来。”

而在“本土水果网红”中,前辈百香果的经历或许对于油柑更有借鉴意义。相比于那些“好看、好吃、买不起”的进口水果,价格便宜、好养活的百香果与油柑一样更接地气。

2017年前后,百香果同样从福建、广东等地的奶茶店翻红,连“营养价值高、解腻、减肥”的说法也与油柑并无二致。赶上电商平台拼单红利期的百香果一时间供不应求,种植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百香果种植面积达70.9万亩,同比增长74.2%。

然而,百香果产销平台近三年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百香果种植户几乎是“十种七亏”。以主要种植地广西为例,百香果加工果的产地售价已回落至1.5元/千克—2.2元/千克,鲜果价格则在2.5元/千克—5元/千克。

“油柑之后的价格肯定也会回归到一个基础的价格。”茶力的邹先生预测,油柑未来将会成为柠檬一样的常态化产品。按目前成熟示范园的实际情况来看,油甘种植两年后进入挂果期,3年后达到丰产,“不知道3年以后会不会过剩,到时候可能要辛苦那些农民了。”

正在耕种的果农。受访者供图

除了供需关系平稳后价格的回落,百香果沦为“百伤果”,也暴露出了种苗质量参差、种植管理粗放、深加工产业链薄弱等问题。这在油柑的身上或也将逐一体现。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建超表示,油柑种质资源库内有上百种种质资源,但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品种审定或登记。市面上在售的鲜果和树苗普遍存在名称混淆、良莠不分的情况。据他观察,广东以外的油柑市场依然“静悄悄”,当地农民实际上也没有增收多少。

就种植面积而言,福建并不逊色于邻居广东,仅泉州一地,良种栽培面积就有6万亩左右。但由于当地缺少加工企业,除了小部分鲜食,生产的油柑大多外销广东,“比方说采购商今天要多少吨,采了之后就连夜发到广东去。”

王建超提到,去年也曾有一家企业找上门来,想合作一款油柑的轻饮,但谁也不懂怎么实施,项目至今也没能成型。实际上,即便是让王建超羡慕的广东,现阶段的油柑产业链仍不完善,主要发展果茶、果酒等附加值较低的粗加工,深加工产品几乎空白。

如果一味期待着与新式茶饮的短暂情缘能带动持久的产业发展,最后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地烂果。在讲究不断推陈出新的饮品届,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最爱的始终还是下一个。正如茶力的邹先生在面对不断上涨的油柑价格时所说:“油柑只是我们的一款产品,哪怕不卖油柑,我们还可以卖别的。”

6月,茶力的小怪兽迎来新品“潮汕黄金”,使用的是另一种多栽培于岭南地区的特色水果黄皮。黄皮外形似枣,剥皮后晶莹剔透,口味酸甜,像是多核的荔枝。

小红书上,博主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安利。对油柑的爱,似乎比“五秒回甘”散得更快一些。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