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一个名为“蓝鲸”(Blue Whale Challenge)的死亡游戏正由国外传进中国,有国内网友已经在社交媒体上组织相关代号为名的游戏群组,而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游戏的主要内容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种自虐任务,最终以自杀结束,而一旦选择开始这个游戏,就不能退出。
蓝鲸死亡游戏或流入国内
这个游戏到底可怕在哪里呢?
参与这个网络游戏的玩家会被配置给一名“主人”,这个“主人”每天会给玩家布置一个任务,玩家须在50天内完成各种自残任务,包括在半夜醒来然后割伤自己。
当病态游戏进行到最后一天,幕后“主人”就会命令参与者自杀。
听起来像是另一个黑暗的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情,有没有?
然而,这个来自俄罗斯的自杀式游戏,已成功煽动多名俄罗斯青少年结束了生命!更可怕的是,它已藉由社交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国都发布警告,提醒家长对孩子在网络上的行动多加注意。
日前,国内有网友举报称,这种游戏可能已经流入中国,甚至广东!
腾讯启动对相关QQ群排查处理
腾讯公司向记者表示,QQ安全团队于5月6日对涉及该关键词的QQ群进行排查,共对12个疑似相关QQ群进行了处理,同步启动了相关关键词的搜索屏蔽。
QQ安全团队称,在“蓝鲸死亡游戏”被更多媒体曝光后,根据“蓝鲸”热点关键词建立起来的相关及无关的新群还在增加,QQ安全团队正在进一步进行排查和打击,并扩大关键词的屏蔽范围。
目前“蓝鲸”话题已经在互联网多个平台不断升温。对这一话题的引导和控制,腾讯表示,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全网络平台的协作,同时也需要网友的积极配合。希望所有QQ用户能够积极协助,一旦发现涉嫌此类话题的群信息,请务必立即举报。
同时,腾讯郑重提醒,“蓝鲸死亡游戏”这类行为已经涉嫌组织、教唆他人自杀自残,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一经发现将向司法机关举报。
游戏发明者已落网 但仍有孩子因“蓝鲸”自杀
今年2月,俄罗斯有两名分别15及16岁少女,双双从公寓跳下死亡,其中 15 岁的尤利娅在离世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鲸鱼的图片,而 16 岁的维罗妮卡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手臂上用刀刻出的鲸鱼的照片。
随后在英国、阿根廷等地都传出与“蓝鲸游戏”相关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有网友表示,这款撒旦游戏的玩法像极了电影《玩命直播》的情节。
据媒体统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俄罗斯境内发生的130起少年自杀事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蓝鲸”有关。
少男少女如着魔一般相继自杀,引起俄罗斯当局的重视。2016年,21岁的游戏发明者菲利普被逮捕 。他被控在过去三年里,在社交媒体上组织了八个“蓝鲸”组织,并诱导青年们自杀。
青少年是该游戏主要玩家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青少年会受到“蓝鲸”游戏的吸引甚至最后自杀?
菲利普被捕后曾说:“这款游戏给予孩子现实生活中缺乏的东西:理解、沟通、温暖。”
“温暖”?
虽然在成年人或者心理健康人士看来,这款游戏简直匪夷所思,但对于价值观尚未建立完整又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来说,“蓝鲸游戏”宣传和包装上的神秘感、内容的黑暗性很容易对他们起到煽动作用,加上游戏任务的设置实际上是不断在生理折磨的同时进行心理诱导和恐吓,更容易使青少年走上不归路。
俄媒体曾采访心理学家:“这些孩子的家庭条件都不差,但生活空虚,性格较为孤僻。”
此外,这个游戏满足了青春期的特征——叛逆。自残、自杀的元素也是部分青少年觉得“很酷”、让自己与众不同的东西。
12岁左右,青春期开始。这时的青少年,有了自己对事情的喜恶,开始有强烈的自尊心。但与此同时,又因为对自身能力尚未达到成年人水平,不少偏激或对自己要求过高的青少年会产生不自信。
有些孩子会用厚厚的保护层来掩藏自己的不自信,或通过一些激烈方式进行排解,从另一面帮助自己支撑自尊心。不细心的家长甚至不会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家长认为平时很开朗的孩子,怎么突然间就割腕了、跳楼了……
父母与孩子多沟通 对特定人群多关注
那么,怎么做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
1 细心观察孩子,多沟通
细心观察自己孩子的行为和对待别人的态度,发现问题不急于强行干涉,找机会用孩子接受的沟通方式聊聊天。
2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用坦然客观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告诉他们哪些底线不能触碰,如何保护自己。
3 提高孩子抗压和受挫能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少些责骂和训斥,先接纳他们的情绪,然后引导他们战胜负面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逆境不可怕,但是能不能找到走出逆境的路,这点很重要。
4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的确发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那么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让专业人士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5 对特定人群多一份关爱
一些青少年由于特定的家庭原因,如单亲、留守儿童,平时可能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容易产生空虚和无助感,加上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萌动,易被新奇事物诱惑。对这类青少年儿童,要更多一份关爱。
总之,家长要警惕孩子手机里类似“蓝鲸”、 “4:20叫醒我” 等字眼的社交群,不是开玩笑,务必警惕!
综合 | 广州日报、澎拜新闻等
编辑 |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