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名字里带芬——qq名字带龙头…

时间:2023-04-09 22:22:0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Joe Tippens(中文:乔·蒂彭)是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位老人。今年年初,乔通过网络和媒体表示,他通过服用宠物驱虫药芬苯达唑治愈了自己的肺癌,并在网站公开了用药方案。数月以来,乔在中国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他们给乔起了一个更接地气的名字“乔大爷”,把乔的宠物驱虫药治疗方法称作“乔方案”。

“兽药抗癌”是否真的有令人惊叹的表现?芬苯达唑的作用是否有科学依据?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深入采访发现,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将抗癌的希望寄托在完全没经过临床检验的药物上,更多的效果只是“望梅止渴”;而擅自主张使用未知的药物,最坏的结果则可能是“饮鸩止渴”。

01 一位美国老人的“神奇经历”

乔的故事刚刚传到国内时,并没有引起公众太多的关注,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大事件”。“实现了CR(肿瘤完全消失并且维持4周以上),这是最鼓舞人心的地方。”李明的父亲去年5月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腺癌4期,他偶然在医院病房听人说起乔的故事,很快去仔细研究了这位美国老人的治疗经过和方案,并决定让父亲试一试。

2016年8月,乔被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将自己的检查报告传真给了MD安德森癌症诊疗中心,并在第二天一早赶到那里住院。在这家全球知名的癌症专科医院,乔最初获得的治疗措施是常规的化疗和放疗。在此期间,乔失去了40千克的体重和所有的头发。

2017年1月,乔在结束最后一次放疗后接受了PET扫描。好消息是,此前的治疗已经对他左肺的原发病灶产生了效果,而坏消息结伴而来。“在PET扫描结果上,从头到脚都像圣诞树一样被点亮了,癌症已经蔓延到脖子、右肺、胃、肝脏、膀胱、胰腺和尾骨,一共有几十个肿瘤。”乔在自述中说。

这种情况下的平均寿命只有3个月,但医生并没有放弃为乔寻找机会,安排他进入了一项新药的临床试验,并告诉他最好的结果是延长一年寿命。就在这时,乔在网络上发现了一个帖子,发帖人是一位与他相识的兽医。这位兽医告诉他,有人曾服用一种犬用驱虫药6周治愈了脑癌,这种驱虫药就是芬苯达唑。

“我是各种替代方法的贪婪研究者。”乔在自述中说。他接受兽医的建议,在一周内连续3天服用芬苯达唑后停药4天,并同时采用了其他治疗方案,包括每天服用维生素E、姜黄素、CBD油(大麻二酚)。为了不被踢出临床试验,乔并没有告诉医生自己偷偷开始的替代治疗方案,他在自述中将多种治疗方案并行的这段时间称为“未知的时期”。

大约3个月后,“奇迹”到来。新的一次PET扫描完全阴性,没有任何异常,乔的肿瘤病灶全部消失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你是临床试验中唯一有这种反应的病人。”听见医生疑惑地告诉自己这些话,乔坚定地认为“绝对不是临床试验药物发生了作用”。又过了3个月,PET复查仍是同样的结果。

乔把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在了自己建立的一个网站上,很快,乔成了当地的新闻人物。通过电视新闻讲述自己的故事时,60多岁的他在视频中显得精神不错,也重新长出了头发。在乔的网站上,他还提供了40多个在他帮助下取得疗效的案例,这些案例中的疾病包括胰腺癌、前列腺癌和黑色素瘤等。

02 或有上万人正在自行试药

通过网购,李明很快买齐了“乔方案”里的药品。从父亲第一天服用芬苯达唑开始,李明就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用药记录。作为试用芬苯达唑的“开拓者”之一,他逐渐在网络上获得了近千人的关注。而李明也掌握了很多此前并不了解的知识,“姜黄素本身就有一定抗癌效果,大麻二酚也被发现有越来越大的药用价值,应该是这些药的联合作用帮助乔治愈了癌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试用“乔方案”,以交流抗癌经验为主题的贴吧、QQ群等网络交流组织逐渐多了起来。以“芬苯达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应的QQ群多达数十个,有几个群已经超过2000人。粗略估算,这些抗癌经验交流群的成员数过万,绝大多数是正在服用或准备服用芬苯达唑的患者或家属。

芬苯达唑并不是难以获得的药物,国产药品直邮、海外药品代购都很方便,因具体含量和产地等不同,价格相差较大,但总体并不昂贵。由于是动物驱虫药,芬苯达唑并没有明确的人用方法和剂量,“吃三停四”只是乔推荐的经验用法,不少人在各自摸索不同的服药方式。有人“吃四停三”,也有人“吃五停二”,有人用橄榄油送服,也有人压碎后搅进酸奶一块服用。在各个交流群里,用法用量是大家最常交流的问题。

“芬苯方案不是神丹妙药,不要被不切实际的期望冲昏了头脑。现在国内还没有确切的芬苯方案有效率和成功案例,甚至最终结果完全无效也未可知。”在某个QQ群的公告里,管理员提醒群成员,“芬苯达唑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来使用,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给出建议的人也不是医生,一切言行后果自行承担。”

李明是其中一个QQ群里的元老级成员,为不少群友买药、用药提供过建议或帮助。“在网络上结识的人越来越多,开始询问我父亲用药效果的人也越来越多。”李明感觉到,群里的交流不知不觉变味了,所有人都在期盼着一个CR的出现,“甚至有些人自己都没有用过,就信口开河地指导别人用药”。

《芬苯方案商品版本及购买渠道》《芬苯达唑用法探讨》,除了这些关于药品购买和使用的交流文章,在很多网络交流群里,还有人分享《芬苯达唑研究报告》《芬苯达唑药理发现》这样的帖子,内容多为自行整理的科研资料。

03 心怀叵测的人看到了商机

芬苯达唑或“乔方案”的真实疗效如何?在记者加入的几个QQ群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询问,但主动分享治疗效果的人并没有几个,群主或管理员分享的也多是国外案例的翻译。

李明说,他的父亲在服用芬苯达唑的4个月里,肿瘤病灶略有缩小,血清癌胚抗原的检测值从200多降到了53,“最明显的变化是整个人的精神越来越好了,饮食和体力状况也比以前有了改善,能打麻将、带孩子了”。但李明也特别强调,在服用芬苯达唑的同时,他的父亲一直在坚持服用肺癌靶向药物。

蒋华的父亲同样患有肺癌,在怀疑靶向药物产生耐药后,她开始让父亲附加应用“乔方案”。“吃了两天芬苯达唑,父亲的左胸疼痛就开始减轻了,但精神状况依旧不好;吃了两周以后就不怎么喊疼了,精神也好了不少。”蒋华和家人都认为是“乔方案”在起作用。

网上流传的唯一一个CR案例来自宋兵分享的资料。今年3月,宋兵的父亲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接受了5次化疗后,CT扫描显示,宋兵父亲肺部的肿瘤消失了。

但宋兵分享的“治疗效果”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倒是他推荐药物的行为引来了非议。“首先要肯定小细胞肺癌对化疗的敏感,化疗有主要功劳,芬苯起了助攻增敏的作用,但是我家3次化疗后加入鸡尾酒方案效果惊人。”宋兵表达自己对于药物鸡尾酒与芬苯达唑联合化疗效果的赞叹,并开始在群里推广药物鸡尾酒方案,附带一些药物的淘宝链接。随后,宋兵被人质疑为药贩子,被群主禁言了。

记者发现,在有限的现实分享中,大多是像蒋华父亲这样“体感改善”的案例。交流群中的每一位患者,几乎都是在坚持常规治疗的同时,“偷偷”附加服用芬苯达唑等其他药品或非药品,因此没有人可以肯定地将积极的治疗进展归功于芬苯达唑。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心怀叵测的人看到了商机。在记者“潜伏”的几个QQ群里,每天都有人专门售卖“乔方案”的相关药品,美版、英版、国产,不同类型的芬苯达唑、维生素E等一应俱全,来源不得而知。除此之外,每个交流群里都有人不遗余力地推销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方偏方,如“癌症感恩自愈秘法”“驱虫饥饿疗法”“蛇舌草雾化治疗方案”。尽管这些人经常会遭到其他成员的质疑,但仍能看到有人被骗的消息。李明说,他所在的群里,还曾揪出一个贩卖假药的骗子。

04 不能忽视“幸存者偏差”

“乔方案”在中国发酵至此,拥有了一众拥趸,但一些问题始终没有搞清楚。究竟如何看待乔战胜肿瘤的经历?乔又是否隐瞒了什么?芬苯达唑是否被过度神化了?

首先,乔的经历是否可信?截至目前,并没有人发声质疑乔自述经历的真实性,包括他就诊的MD安德森癌症诊疗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主任医师张石川表示,乔的检查和治疗过程基本可信,MD安德森作为全球顶尖的癌症治疗中心,几乎所有晚期患者都有条件参加新药和新疗法的临床研究。但乔在放疗后接受的PET检查,让专业人士多少有些疑惑。

按照诊疗常规,PET检查一般会在治疗前开展,但乔在自述中的检查时间却接近放疗结束。除此之外,张石川表示,在放化疗刚结束后,一般肿瘤的糖代谢会受到暂时抑制,很少会出现全身多处代谢增高,也就是乔所描述的“像圣诞树一样被点亮”的状况。“小细胞肺癌一般对放疗非常敏感,专家也告诉乔局部治疗是有效的,很难理解放疗刚结束仍然会出现很高的代谢”,这一点存在专业方面无法解释的矛盾。

其次,芬苯达唑是否有抗癌效果?至此,这个问题仍然没有确切答案。芬苯达唑属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有着几十年应用历史的动物驱虫药。专家表示,此前确实有文献报道,芬苯达唑被发现具有干扰微管形成、抑制细胞糖摄取的作用。如果芬苯达唑能够抑制肿瘤,可能是通过这两种机制实现的。此外,也有国外研究称,芬苯达唑联合维生素补充剂可以抑制小鼠身上种植的淋巴瘤生长。

但反证同样存在。张石川表示,真正意义上应用芬苯达唑或类似物治疗恶性肿瘤成功的个案,迄今尚未报道一例;不支持芬苯达唑具有抗癌效果的文献也不少见,甚至有研究发现服用芬苯达唑促进了大鼠肝脏肿瘤的生成。美国俄克拉何马医学研究基金会主席斯蒂芬·普雷斯科特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药物直接对癌症产生了作用,也没有任何用芬苯达唑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

最后,乔治疗癌症实现CR,是否可以认定是芬苯达唑的功效?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专家表示,乔在服用芬苯达唑等药物的同时,一直在接受一项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直至该临床试验结束,究竟是芬苯达唑还是临床试验发挥了更重要的抗肿瘤作用,无从得知。而且,在这项临床试验中,是否如乔所言,真的只有他一人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仍需等待该临床研究结果的印证。

在所有服用芬苯达唑的患者中,乔可以算是一个幸运者。张石川表示,基于他的经历作出任何结论,都有可能犯下“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错误。

二战时期,美军研究发现,战斗机机翼和机尾分布的弹孔最多,有人因此建议加强这两个地方的装甲防护。但统计学家指出,这些数据均来自成功返航的飞机,而中弹坠毁的飞机所提供的信息才更有价值。“幸存者偏差”就是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却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因筛选丢掉的关键信息。就像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些的偏方治愈患者的案例,却很少听说失败案例一样。

05 望梅止渴还是饮鸩止渴

事实上,记者经多方查证发现,早在10多年前,科学界就已经发现了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抗癌潜力。除了上述2008年芬苯达唑联合维生素可抑制小鼠肿瘤生长的文献报道外,2012年的一项体外实验表明,芬苯达唑可以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衰亡;2018年的一项动物实验表明,芬苯达唑可通过破坏微管蛋白等途径诱导癌细胞死亡。

2019年,刊发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Cancer Letters》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更是在科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与芬苯达唑属同类化合物、同为动物驱虫药的氟苯达唑,在一项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同样可通过多种途径杀死癌细胞,抑制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更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氟苯达唑可抑制癌细胞表面的PD-1蛋白活性,促进免疫系统攻击肿瘤,而这一机理与近年来全球大热的免疫疗法如出一辙。

新药研发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研发的PD-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难道早已被这类“古老”的化合物实现?动辄上万元一针的前沿药物,就这样被每千克原料药仅需几百元的兽药替代了?

目前,关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抗癌研究的数据,全部来自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与临床试验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而距离创新药物的问世则更加遥远。”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主任焦顺昌表示,“即使在临床前研究中得到再漂亮的数据,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人类有效抗击疾病的新药。”据统计,美国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只有约5%能够进入临床前研究,只有约2%的临床前研究能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即使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也有高达80%会被淘汰,新药研发之难可见一斑。

某创新药物研发企业的临床试验招募负责人表示,新药研发是一项充满风险、复杂且严谨的工作,需要对药物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药代药效动力学、毒理学评价以及后续的临床试验等。临床前研究只是新药研发的起点,进行靶点的选择、化合物的筛选、生物活性的确认,以及动物疗效、安全性评价。“临床前研究的结果只是给药物是否可以进入临床研究提供判断依据,临床前所观察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复制,完全没有定论。”

现实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手段,IDO抑制剂曾获得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IDO联合PD-1一度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肿瘤治疗手段。IDO的抗肿瘤机理主要为通过抑制色氨酸的降解,扭转树突状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从而激活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最终抑制或消灭肿瘤组织,这在小鼠模型中得以证实。甚至在早期临床试验中,IDO联合PD-1也取得了十分激动人心的疗效,CR率超过10%、疾病控制率超过70%。然而,2018年,IDO却遭受了沉重打击,在后期大样本三期对照试验中,相比单独使用PD-1抑制剂,并没有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三期临床试验未达主要终点而失败。上述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警示一些临床前的研究结果无法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复制和确认。

此外,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决定了其在抗肿瘤研究方面存在难题。一位药物临床研究专家表示,此类物质不溶于水的特性决定了它很难被胃肠道吸收,很多临床前模型研究不得不采用特殊的给药方式以保证药物浓度,包括直接腹膜内注射、肿瘤内注射等。“而临床试验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这种给药方式人体根本无法承受也不可能实现,无异于望梅止渴。”

“临床前模型研究与临床研究有着天壤之别,对于患者而言,临床前研究的结果也许并没有实际意义。”上述专家表示,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完备的今天,对于经典化合物缺乏专利保护的猜测并不成立,药物制备方法专利、新用途专利同样可以获得保护;芬苯达唑、氟苯达唑等没有走上临床研究,说明科学界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在临床研究数据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未知药物、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无异于拿患者的生命在冒险,‘望梅止渴’也许会变成‘饮鸩止渴’。”

(文中提及所有患者及家属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面对可能到来的死亡,每一份对生命的追求都应该得到尊重。但遗憾的是,即使在现代医学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也仍然是有限的,癌症也还是医学尚不能完全征服的疾病,这是我们必须正确看待的科学现实。

这个选题的采写过程,让我感受到了人们在面对癌症时的复杂心情,也让我真切体会到了科学是多么复杂、深奥,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是多么艰难。乔的经历大致是真实的,相关科研文章也有据可查,难道真的是一类经典化合物的抗癌作用被科学界忽略了吗?随着采访的深入,即使依然难有科学定论,但心中的疑惑已逐渐扫清,再回头看,就发现了自己最初的认知局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作为普通公众的我们,掌握的疾病知识越来越多。加之网络时代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我们在面对疾病时对知识储备拥有了更多自信,于是开始有人自我诊断、自我治疗。但是,疾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科学还有很多尚未被认知的规律。面对复杂的疾病,盲目的自我诊疗可能暗藏着隐患和风险。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健康科普任重道远。真诚地希望有更多医者、科学家能够积极发声,帮助公众更加科学地面对疾病,远离未知的迷途。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刘志勇 记者 喻文苏

图:韩鹤松绘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