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视角 雷达兵的守望
守在远方,感悟寒冬的暖
海拔4500多米沱沱河畔,冬至这天的雪还没下透。驻守长江源头的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初升的阳光缓缓跃出山脊,给营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染上一层耀眼的光晕。
分配到这个高原雷达站一年多了,冬至这天清晨,少尉排长刘涛结束了他的首次“单放值班”。推开阵地值班室的大门,一抹迎面扑来的霞光让他不由微阖双眼,一股带着甘甜味道的满足感,倏地涌上心田。
去年春天,单放值班资格考核曾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新排长刘涛的面前。“加油啊,你可是雷达专业毕业的高材生。” 其实用不着雷达站站长瑚彬“激将”,刘涛早已和自己暗暗较上了劲。白天在阵地指挥室学处置,中午跟在老兵身边熟悉操作,晚上铆在学习室反复背记流程……直至半年后顺利通过单放考核,刘涛说,那份激动的心情,堪比当年拿到军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刻。
然而,通过单放考核和真正单放值班又是两回事,就像拿到了驾照和第一次驾车上路之间的区别。雪花纷纷扬扬飘了一夜,各种错综复杂的空情带来的紧张感也持续了一夜。独立完成了值班任务,第一次“放单飞”的刘涛才真正理解了瑚站长所说的雷达兵的自信和底气,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祖国守望空天,雷达兵必须有能力胜任使命。
对使命的真正理解,也成为一茬茬驻守雷达站官兵无悔坚守高原的理由。从年轻时的瑚彬,到今天的刘涛,这也是雷达站官兵血液中凝铸的精神。
坚守高原,在许多雷达兵家属的心里,不仅是爱人的使命,也是她们的信念。就像刘涛说的,这个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除了身边的战友,还有妻子陈思敏。
两人是高中同学,刘涛大学毕业,两人就去领了结婚证。驻守雷达站快2年了,这对小夫妻还没有办婚礼。这个在老家当小学老师的新军嫂,成为丈夫最坚强的后盾。也正是这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的陪伴,让他们彼此的心始终沐浴着暖阳、牵系着思念。
丈夫忙着练“单飞”,这半年来的电话传情就少了些。冬至前夕,一封“兴师问罪”的书信和一个大大的包裹,从四川老家出发,辗转飞到沱沱河。
打开包裹,原来是几罐精心调制的红彤彤的辣椒酱。刘涛和战友们忍不住笑了。他们很多人的家乡在四川湖北,这些辣椒酱真的是“送到了大家的心坎儿上”。“你最近有点瘦得厉害。辣椒酱好下饭,罚你每天多吃一碗饭,春节前不增重五斤,不许见我的面……”刘涛捧着妻子写来的信,用家乡“川普”一字一句读起来,空气中透着浓浓的爱意,也透着浓浓的乡情,让听信的战友们直笑出了眼泪……
“世界上最甜的笑容,绽放在你最关心的人脸上。生活不是你走过了多少天,虚度了多少光阴,而是那些刻在成长记忆中的时光,有多少值得你记住。”这句话,刘涛写在微信朋友圈中。他说,他用这样的方式,记录属于他记忆中的温暖。
“有时候,温暖是寒冷的馈赠。”陈思敏生日那天,刘涛这样对妻子说,如果没有驻守高原,不会懂得越是严苛的环境,内心温暖越是纯粹、真挚。
去年深秋,驻地气温陡降,营区暖水管道被冻裂。天还没亮,刘涛带人直奔营区外,拆开保温棉,顶着风焊接管道。那天,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背,远处一簇生机勃勃的灌木,让他心头洒满阳光。拿出手机,刘涛把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发给远方的妻子。
沱沱河难觅绿色,在这个单色的世界,顽强的生命总是闪耀生命的底色,让人加倍珍惜寒冬的暖阳、盛夏的清凉,远方的牵挂、战友的情谊……在刘涛看来,这些便是青春的色彩,也是作为军人坚守的意义。
何为温暖,雷达站每名官兵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大学生士兵王子喻说,青春是一条河,逆流而上的旅途中,只有奔腾的浪花才能体会奔腾的快乐。
从湖北一所大学毕业,参军入伍来到沱沱河,王子喻坦言自己就是那朵浪花。那天,坐上火车前往高原雷达站,望着车窗外无垠的戈壁,王子喻心中默默喊道:青藏高原,我来了!
下了火车,早已等候在站台上的刘涛,热情地接过王子喻的行李,脸上的笑容像极了那天头顶的暖阳。“勇士”车在天路上奔驰,抵达雷达站已经是凌晨时分,站长瑚彬早已等在门口。食堂里,炊事班长端来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空气中涌动着家的温暖。
一周后,看着镜子里自己“嘴唇乌紫的模样”,耳边响起战友关切的话语,王子喻下定决心把困难“扛”过去。每天递减吸氧时间、增加适应性训练,掰着手指头熬过了一个月,他的身体像是长出了“坚硬的壳”,他的心被磨砺成高原的石头。
“当我们奋力战胜艰险,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内心收获的除了自信和满足,更多是成长的暖意。”在一次连务会上,刘涛和大家分享个人成长心得。在这个围绕“成长的暖意”主题教育会上,每个人讲述的坚守故事都是一段青春。
当激情渐渐消退,当坚守成为使命,平凡的日子也有了意义。冬至过后,瑚彬重新排班,刘涛有了一个“新徒弟”——雷达操作员王子喻。
“值班一分钟,警惕六十秒。记住,这是我们雷达兵的使命职责。”坐在王子喻身边,正在值班的刘涛全神贯注,守望着雷达屏幕,守望着祖国辽阔的蓝天。(解放军报 范云龙 本报记者 郭丰宽)
来源: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