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独特的qq社会名字,独特的qq名字英文名字…

时间:2023-04-06 01:23:1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

梅州地处闽粤赣交界处,是客家人聚居的中心地,有“世界客都”之称。梅州市所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大埔县、丰顺县、平远县和蕉岭县,其中丰顺县为客闽双方言区,其他县市区则为纯客方言区。文章分成两大部分:一、梅州地名的命名理据分析;二、梅州地名命名蕴含的文化内涵。根据《梅州地名志》收集的2682个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名,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作了全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地名的命名理据作了细致分析和考证。

关键词:

梅州;地名;命名理据;客家文化

关于地名的研究,前辈和时贤均有不少研究成果:有对地名研究提出总体要求和做法的,如黄家教的《地名的研究与应用》;有论述地名命名必须遵循的原则,如王际桐的《论我国地名的命名原则》;有阐明地名与文化的关系的,如肖中琼、戴卫平的《中国地名与中国文化》;也有对客家地名的特征进行概述的,如曹保平的《赣南客家地名的特征》、马显彬的《客家方言地名“围”》;还有对广东地名的分部、区域特征和标准化等问题进行探讨的,如袁源的《论广东地名的区域特征》、邵宜的《广东地名分布的特点及地名标准化问题》;然而专门对梅州地名进行研究的为数不多,如宋德剑的《历史上梅州山区的开发:地名学的视野》。本文试从梅州地名的命名理据去分析、研究和考证,揭示其命名的规律,以及其蕴含的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侨乡文化。

《梅州市地名志》收录了具有代表性、使用频率高的地名2682条。其中,政区地名180条,聚落地名1961条,自然地名79条,人工地名79条,人工建筑地名116条,企业地名157条,文化历史地名189条。下面以梅州市各类地名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地名、自然地名,以及少数政区地名和文化地名,详细分析其命名的理据,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一、梅州地名的命名理据分析

梅州市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据史料记载,其祖先几经迁徙来到粤东山区定居,世代在此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历经2000多年了。后来由于时代的变迁,政局的动荡,加上家族的逐步兴旺,出现人多田少、房姓纷争等局面,许多客家人便离乡背井,远赴南洋,开拓新的生计,为家族、为子女客居海外一辈子,辛苦拼搏,成就事业。这就形成了梅州客家地区独特的移民文化、农耕文化和侨乡文化等印记。如今梅州地名里仍然留存着这些烙印,其命名理据主要划分为以地形特点命名、以传说典故命名、以姓氏聚居命名、以物产矿藏命名、以方言谐音命名、以行政区域变革而得名等六大类。

(一)以地形特点命名

梅州地名以地形命名的占了绝大多数,我们选取了以“坑”、“陂”、“岽”、“嶂”、“塘”、“岗”、“坪”、“畲”、“岭”、“”、“溪”、“湖”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字命名的地名,其分布情况以下边表格列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梅州各县市区以“坑”、“陂”、“岽”、“嶂”、“塘”、“岗”、“坪”、“畲”、“岭”、“”、“溪”、“湖”等12个字命名的地名比较普遍,也比较集中。下面选几个代表字作全面分析。

1.坑:《玉篇·土部》:“坑,堑也;丘虚也;壑也。”这里是沟壑之义。晋葛洪《抱朴子》:“坑穽充蹊,则麟虞敛迹。”《广雅·释言》:“穽,坑也。”这里是洼下去、深坑之义。黄钊《石窟一征》:“山涧曰坑,亦曰坑空。”这里是山坑、沟壑的意思。梅州地名中以“坑”字命名的最为普遍,各县市区均有:梅江区2个,梅县区28个,兴宁17个,五华16个,大埔22个,丰顺17个,蕉岭16个,平远21个。如,上坑:属梅县区城东镇;四面群山环抱,中心凹陷成坑,形成自然村落,地处山坑上头,故以其地形和方位名为“上坑”。散坑:属五华县平南镇;聚落盐山沟呈块状,因村民沿山沟散居于10多个自然村,故名为“散坑”。再如,角坑:属平远县大柘镇;因地处海拔1030米的角山嶂东麓,且境内多山坑,故名“角坑”。可见,以“坑”为名的地名各县市区均常用,反映了客家人居住环境是沿山坑而居,生存环境比较差,但客家人还是能因地制宜,靠山吃山。

2.岽:《集韵·东韵》:“岽,山脊。”意为山顶,山峰等。黄钊《石窟一征》:“山宽平曰冈,陡峻曰屻,绝高曰岽。”这里指高山。梅州地名中以“岽”字命名的一般在自然地名中使用,各县市区的使用情况:大埔9个,丰顺4个,蕉岭1个,平远3个,梅江区、梅县区、兴宁、五华均无“岽”字命名的地名。如,大埔县的鹰子岽,位于大埔县双溪乡三溪村与饶平县交界处,海拔996米,方圆约15公里;该山有块形似雄鹰的大石屹立在山顶上,故名“鹰子岽”。鸡嫲岽,原名鸡嫲石岽,大埔县丰溪林场最高的主峰,海拔1100米;顶部有一大堆由大小不等的圆形花岗岩堆成的石堆,遥望犹如一群小鸡徘徊在母鸡身旁,故名“鸡嫲岽”。再如,丰顺县的猴子岽,属建桥乡环清、青潭村境内;海拔651米,由于山峦叠嶂,奇峰活像猴子,故名“猴子岽”。可见,以“岽”字命名的地名虽然不是特别普遍,但均很有特色,表示“山梁、山脊”之义,体现了梅州山区的地形和地势状况。

3.嶂:《广韵·漾韵》:“嶂,峰嶂。”《集韵·漾韵》:“蟑,山之高险者。”意思是高山、峰岭。梅州地名中以“嶂”字命名的也较为普遍,一般在自然地名中使用,各县市区使用情况:梅江区1个,梅县区5个,兴宁3个,五华2个,丰顺2个,蕉岭2个,平远3个,大埔没有。如,梅县区梅南镇与丰顺龙岗乡交界处的“九龙嶂”,嶂顶海拔1013米,山高林密,峰峦起伏,登嶂顶远眺,四周锯齿状的山峦若起若伏,有99个,形如九条龙腾空奔驰,向西南方向而去,故名曰“九龙嶂”。四望蟑:处于兴宁市黄槐与平远县石正交界处,主峰猫公顶海拔833米,登峰顶南可望铁山嶂与神光山,西可眺大望山诸峰并远及龙川县酒瓮石,东可望平远、蕉岭一带山峰,北可远眺江西省寻乌县境内岭峰,故称“四望嶂”。这些以“嶂”字命名的山嶂,可以看出梅州境内多高山,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4.坪:《说文·土部》:“坪,地平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地平也者,《广雅》:‘坪,平也。’赵臣光曰:蜀峨眉山有雷洞坪。”《正字通·土部》:“坪。地平处。”“坪”指平坦的场地,泛指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梅州地名中以“坪”字命名的地名很普遍,意思是山谷或丘陵之间的平地,一般在聚落地名中使用,各县市使用情况:梅江区2个,梅县区6个,兴宁 10个,五华6个,大埔16个,丰顺6个,蕉岭2个,平远3个。如,大坪:梅县区大坪镇,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平地,故名“大坪”。茅坪:属大埔县茶阳镇,境内四面群山环抱,因村坪茅草丛生,始祖除草辟壤,建村起屋,命名“茅坪”。柿子坪:属兴宁市罗岗镇,因该地草坪生长一棵柿子树,因而该村的名柿子坪。可见,客家人喜欢以“坪”来命名,则为山地间偶或开垦出一块平地,给生产生活带来了方便,故对“坪”字情有独钟。

5.畬:《说文·田部》:“畬,三岁治田也。”《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这里“畬”指开垦过三年的田地。胡耐安《中国民族志·苗族系·畬民》:“畬民,一曰畬客,又称畬民或佘民。畬一作輋,又通作畬,或别作畲。旧称畬或畬蛮。畬字训义‘烧榛种田’(火耕),亦即‘刀耕火种’的更种方法,亦可解释为‘种山的人’。畬是的同族,实可说畬是的分支。”这里指出:畬与畲通用,畬首先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族名叫“畬族”,还可以指耕种的方法、耕种的人。《石窟一征》:“山居曰畲,亦曰窝。”这里指山畲,山窝。梅州地名中以“畲”字命名的地名很普遍,因为梅州客家人从福建、江西等地迁入梅州时,平坦宽敞的地势已经没有了,就只能选择山地,那里当时就有畲族人居住了。故“畲”的意思,一是指畲族,二是指坡地、窝地。一般在聚落地名中使用,各县市使用情况:梅江区没有,梅县区2个,兴宁2个,五华4个,大埔1个,丰顺2个,蕉岭4个,平远13个。如,梅子畲:平远县泗水乡;据传宋元时畲人聚居,此地因很多梅树而得名“梅子畲”;这是因畲族人聚居于此而命名。五家畲:属大埔县平原乡;相传吴姓人先人居住,该地地域狭长,沿坑畔傍山聚居,故命名为“吴家畲”;因客家话“五”与“吴”谐音,后改称“五家畲”。良畲:属平远县中行乡;传说客家人来此地之前,畲族人在此居住,因畲族人心地善良,故称此地为“良畲”。粉畲:属丰顺县潭江镇;因村旁山上的土质松散如粉,故名为“粉畲”,这也是因地形特点命名。这些以“畲”字命名的地名,可以了解客家人迁徙情况和与畲族人友好相处的历史。

6.陂:《说文·阜部》:“陂,阪也。一曰沱也。”《尔雅·释地》:“陂者曰阪。”《广韵·支韵》:“陂,泽障。”陂有山坡、斜坡,以及拦水坝的意思。《国语·周语下》:“陂塘汙庳,以钟其美。”韦昭注:“蓄水为陂,塘也。”这里的陂是池塘之义。梅州地名中以“陂”字命名的极为普遍,一般用于聚落地名中,其常用为“拦水坝”之义:梅江区1个,梅县区1个,兴宁22个,五华4个,大埔3个,蕉岭4个,丰顺、平远没有。为何兴宁市特别多以“陂”字命名的地名?因为兴宁地处盆地,土地平整,沟渠众多,故以“陂”字命名的地名特别多。如,石陂:属兴宁龙北镇;因该村内有溪水自北向南流过,且有一个石筑的陂头,故该村得名“石陂”。高陂:属兴宁宁新镇;因村中与山河支流较高处有1陂头,故名“高陂”。福陂:属五华县的安流镇;中兴河上游兴建一座引水陂,故取名“陂下”,后改为“福陂”。可见,梅州地名中的“陂”字,多取“水陂”之义,即“泽障”。这就说明客家人善于利用聚居的地形,筑陂引水,发展农业生产。

7.(磜):《正字通·石部》:“磜,阶磜也,与砌通。”这里指石阶、台阶。梅州地名中以“(磜)”字命名的地名较为普遍,很有特色,意思是以石砌成的“石坡、石坝”的意思。一般在聚落地名中使用,各县市使用情况:梅江区没有,梅县区1个,兴宁1个,五华5个,大埔2个,丰顺1个,蕉岭6个,平远4个。如,头:属平远县仁居镇,四周群山重叠,因村头有一高达70米的水而得名。上:属蕉岭县蓝坊乡,因地势较高,又有一落差50多米的石溪水流注峰口而得名。白水:属蕉岭县南乡;相传明成化初年(约1470年),白姓在村内水定居,故名“白水”。上子:属平远县泅水乡,村南有一高,瀑布直泻,因该村处于头上而得名。高酥:属五华县大田乡;因原来在闸水潭有一个,高达一丈多,故称高。可见,梅州地名中以“”字命名的较多,且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有关。

8.溪:《玉篇·水部》:“溪,溪涧。”指山间的小河沟。《石窟一征》:“河曰溪,沟曰圳。”梅州地名与溪有关的非常普遍,表示小河沟、山涧、溪水等意思。一般在聚落地名中使用,各县市使用情况:梅江区1个,梅县区12个,兴宁8个,五华6个,大埔15个,丰顺9个,蕉岭1个,平远4个。常以村中的溪水命名。如,鲤溪:属梅县区白宫镇(现与西阳镇合并);源于明山的鲤溪水流经全村,因群众多聚居在鲤溪边,故以“鲤溪”命村名。青溪:属大埔县青溪乡;境内有一溪流穿村而过,溪水清澈,两岸尽是绿林翠竹,故名“清溪”,后省“氵”旁为“青溪”。丰溪:丰顺县丰良镇,由东厢、南厢两村联成,以丰溪河而得名。洑溪:五华县安流镇,以湫溪河得名。丽溪:兴宁市龙田镇,因村内有一条美丽的山溪,故名“丽溪”。这些以“溪”字命名的地名,说明客家人居住的环境是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有利于农业生产。

此外,梅州地名中还有一些以形似命名、比喻命名的地名。如,象鼻:属丰顺县汤坑镇,因村中的山形如大象之鼻,故名“象鼻”。月形:属五华县油田乡,因地形象月初的月亮,故以地形命村名为“月形”。象牙:属平远县河头乡,相传刘氏祖先最早在此定居,因老屋建在山形似象牙之处而得名。马山:属兴宁市径心镇,该村四面环山,山峦通叠,起伏迁回,形似“马鞍”,古人称“马子山”;上世纪50年代后,称“马山村”。狮子石:属五华县周江镇,因村旁有一石形似狮子,故名“狮子石”。龟形:属平远县大柘镇,相传因村后山体偏圆,宛若龟背而得名。

以上例子说明:梅州的客家人居住地多为山区或丘陵,地势高低不平,形成的自然风貌亦多姿多彩;有嶂有(磜),有坑有溪,有坪有畲,有岭有岗,有山有岽,有溪有湖,有塘有陂,均因地形特点命名,其命名理据十分清晰,符合客家人的生存环境;换句话说,这些地名的命名与梅州客家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集中反映了客家人人迁梅州的艰苦环境和开山垦田、筑陂引水的基本概貌。

(二)以传说典故命名

客家人几经迁徙,辗转来到梅州定居后,辛苦劳作,勤俭持家,追求稳定平安的生活。然而,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局限,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不是一时半载就能实现的,他们往往寄寓于一些传说典故里,那些传说典故无处不渗透着客家人对新生活的憧憬,这种理想代代相传,就连地名的命名也留有遗风。如,隍:属丰顺县隍;传说宋帝赵昺南逃至韩江边的万江古庙,恰逢大雨无法前行,便夜宿古庙;当时庙前有棵大榕树,韩江水缓缓流过古庙,风景优美,于是留有“万江古庙可留皇”的诗句,因而此地得名“留皇”;为避嫌疑,担心殃及无辜百姓,便将“留皇”写作“隍”,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洛阳:属五华县棉阳镇;传说乾隆皇帝问榜限曾复琼,家乡有什么名山胜景,曾回禀说:“左有南极,右有北斗,前有天柱,后有尖山,家住洛阳围。”后人便称该地为“洛阳围”,简称“洛阳”。神光:属兴宁市福兴乡;相传宋代探花罗孟郊在此山读书,经常夜见五色光芒,故有“神光映月”之称,故名“神光山”,以山名命村名“神光”。田坑:属平远泗水乡;相传明清间有三户人家在此地,因铸锅艺高而致富,建有九厅十八井的房屋,取名“钱坑”,后因衰败绝嗣;畲族吴姓人分居此地后,改为“田坑”,“钱”与“田”客家话谐音。平安:属五华县棉洋镇;此地流传“铁网挂牛头(地名),狮子把水口,天下纷纷乱,平安不用愁”的俗语,故名“平安镇”,后称“平安”。凤朝坑:属平远县大柘镇;该地为瓜子形的偏僻山村,周围群山逶迤起伏,各具气势,美称“百凤朝阳”,故名“凤朝坑”。丙村:梅县区辖区;据传南宋末少帝赵爵南逃时曾经此地,留名以记之“昺村”;“昺”与“丙”同音,后改为今名“丙村”。瓜坪:属平远县长田乡;据传300年前,黄姓由蕉岭迁此地定居,其堂号为“江夏堂”,以自己比作黄瓜,能在这块坪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故名“瓜坪”。才子地:属平远县长田乡;相传吴姓门前有处坟地,形似猴,称“猴子地”;后丘姓父子同科考取秀才,名扬乡里,因此改称“才子地”。

以上地名例证表明,梅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梅州的客家人勤奋善良、崇文重教、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望。

(三)以姓氏聚居命名

梅州客家人在南下迁徙的过程中,一般以家族、宗族为群体,艰难前行,迁徙到适于居住的地方就定居下来,也是聚族而居的。因此客家人对家族、宗族的情感维系是根深蒂固的。我们从现今留存的地名中发现,很多都是以姓氏来对聚居地命名的。如,彭陂:属兴宁市的叶塘镇,因该村居民均由彭陂围迁来,均姓彭,故称“彭陂”。潘洞:属兴宁市罗岗镇;相传几百年前潘姓人落居在此大石洞而得名“潘洞”。彭坑:属蕉岭县属新铺镇;明末清初(约1645年)彭姓迁此定居,得名彭坑。严湖:一名严蔡胡,在丰顺县的下八乡;旧时因居住着严、蔡、胡三姓而得名“严蔡胡”,后人以客家话谐音易名为“严湖”。徐溪:又名桂塘村,属蕉城县徐溪乡;明万历二年(1574年)三圳圩尾一徐氏迁居“急水”,依山傍水,得名徐溪。朱坑:属丰顺县小胜乡,地处谷地,朱氏于此创基,故名朱坑。田头角:属蕉岭县三圳镇;相传此地原有“田”、“侯”、“郭”3姓定居,人们称之为“田侯郭”,后取方言谐音“田头角”。澄坑:属梅县区石坑镇,因陈姓人开基而得名,“澄”与“陈”谐音。黄机塘:属平远县东石镇,该村开基者为黄姓、吕、唐3姓,客家话谐音为“黄机塘”。冯坑:属丰顺县仙洞乡,该地居民均姓冯,故名“冯坑”。黎家坪:大埔县湖寮镇,传说是由黎姓人最早迁来此地而定此名。

由此可见,梅州客家人一般根据姓氏聚集而居,聚族而徙。当家族兴旺,房屋不够住,田地不够分时,他们也会往地理位置较好,容易生存的地方迁徙,因此,这些地名体现了梅州客家人的移民状况和生存概貌。

(四)以物产矿藏命名

梅州地处山区,气候多变,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等,水果有蜜柚、金柚、杨桃、荔枝、龙眼、李子等,植物亦随环境生长,种类繁多。此外,梅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54种,已开发利用矿产有40种,其中金属类有铁、锰、铜、铅、锌、钨、锡、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属类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钾长石等。梅州这些物产矿产资源也体现在地名的命名上,颇具特色。如,杨桃墩:属梅江区东区,南面沿梅江河有一泥墩,种有杨桃树,故名杨桃墩。葵岭:属梅县区城东镇;南面有一座山叫葵花岭,过去盛产葵花,故名“葵花岭”。莲塘:梅县区城东镇,境内竹管塘门前的鱼塘种植莲藕,故名“莲塘”。樟坑里:属平远超竹乡;因旧时整条坑生长着茂盛的樟树而得名“樟坑里”。麻坑:属蕉岭县长潭乡;相传原土地干旱,乡人多种芝麻,故名麻坑。檀溪:又名檀江,属梅县隆文镇;因山峦叠嶂,村中长满檀树,故旧称“檀树岗”;因有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经流,又易名“檀溪”。玉茶:属五华县水寨镇;据说600多年前,这里树木成荫,绿茶满山,以上好茶叶出名,故名“玉茶”。丹竹坑:属丰顺县小胜乡;因村庄满山坡是竹子而得名“丹竹坑”。李子坪:大埔县银江乡;旧时盛产梨子,故名“梨子坪”,后谐音改为“李子坪”。铁山蟑:平远县东部的泗水、茅坪与蕉岭县三圳镇交界处,境内地下矿藏丰富,主要有磁铁矿、钨、锡及煤炭、硫磺等,故名“铁山嶂”。银营:属梅县区城北乡;相传德国商人曾来此扎营开采银矿,至今仍遗留很多矿窿,故名“银营”。富岭:位于大埔县光德镇;据传村内有乌金砂矿,俗称“乌岭”,“有金则富”,又称“富岭”,寄寓着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锡坪:位于五华县潭下镇南部6公里处;相传明朝时,采矿者发现此地遍地是锡矿,故命名“锡坪”。陶溪:属大埔县高陂镇;相传400年前该村入口处办有碗厂(窑地在上窑子、窑背窠等处,今仍有遗址),且有一条溪水绕村而去,历史上乃称“碗窑溪”;1949年建国后改称“陶溪”,因“窑”与“陶”客家话同音。

可见,梅州客家山区物产矿产资源丰富,有矿有陶土,有茶有麻,有竹木,有莲藕,这些都是梅州百姓赖以生存的物产,透过这些以物产矿藏来命名的地名,我们就能了解梅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况。

(五)以方言谐音命名

梅州客家话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梅县话是客家话的代表话。梅州地名的命名过程中,利用客家话的谐音关系,将原来的俗名字换成比较雅致或吉利的名字,有时为了避讳,或为了借美好的寓意,有时还为了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等,将原有的地名改换。如,富坑:在丰顺县附城乡;村后有一高山耸立,形似老虎头,原名“虎头岽”,因为“虎”生性凶猛,残害生灵,加上客家话方言“虎”、“富”谐音,后改为“富坑”,取其“富贵”的好寓意。陶坑:兴宁市大坪镇;该村有1山坑,拥有多处木炭窑和瓦窑,由于“窑”字比较俗气,“窑”、“陶”客家话谐音,故名“陶坑”,显得文雅。苏坪:原名思茅坪,丰顺县上八乡,旧时因漫山遍野均长着思茅草,故名。因“思”、“苏”客家话谐音,乃改为“苏坪”。横岗:属蕉岭县蕉城镇,清乾隆年问黄、江、夏三姓人迁居此地,咸丰年间因战乱又迁移别地,人们就称此地名为“黄江夏”;但后来取方言谐音“横岗下”,继而又称“横岗”。浮美:属兴宁市罗浮镇;因地处罗浮的尾部,客家人一般做事勤奋认真,希望能出人头地,孩子学习要考头名,不喜欢尾名,因方言“尾”与“美”谐音,故称“浮美”,取“美好”的意思。老寨:属丰顺县附城乡;因汤坑地域的蔡氏在此村的中田围创居,故称“老蔡”;又方言“蔡”与“寨”谐音,“寨”有“寨子”之意,故名曰“老寨”,显得大气。耀山:属五华县大都乡;传说在该村旁有一鹞形地,名叫“鹞山”,客家人称老鹰为“鹞婆”,因它专吃家禽,会给人厌恶的联想,“耀”为光宗耀祖之耀,因“鹞”与“耀”谐音,后人称为“耀山”。浒竹:属蕉岭县兴福乡;明末清初(约1654年)因该地盛产“苦竹”,“苦”字给人“辛苦、艰苦”的联想,故方言谐音为“浒竹”,沿用至今。学园:属五华县安流镇;古时此地松林中常有成群白鹤栖息(即白鹭),称为“鹤园”,方言“鹤”与“学”谐音,故称为“学园”;客家人崇文重教,以“学”谐“鹤”,意为该村能称为学习的乐园,希望孩子们能成才。

这些以方言谐音命名的地名,显示了客家方言的魅力,寄寓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乐观豁达的生活理念。

(六)行政区域变更而得名

梅州的地名有时因行政区域的变更,或村乡镇的合并,地名也随之调整和变更。一般采取各取原来的地名的其中一个字,合并称新地名的方法处理。如,坑:属五华县平南镇;由于砾下、坑尾合并而得名“坑”。三塘:属五华县转水镇;由里塘、旱塘、枫林塘合并而得名“三塘”。荣华:属五华县棉洋镇;由联荣、联华合并得名。环陂:属兴宁市龙田镇;由草环岗、新楼、张陂3个村民点组成,取草环岗的“环”,张陂的“陂”字而得名“环陂”。蓝顺:属梅县区梅南镇;原分蓝溪、顺里两个大村,1984年合并称今名。荷玉:属梅县松源镇,由荷畲、玉浆组成,故称“荷玉”;荷畲原为畲族聚居地,玉浆村有一股清泉,水质甜润似琼浆玉液,故名。松陂:属兴宁市下堡乡,由上峭陂和松林坝合并时各取一字命名。有些则旧时用的老地名,后来乡镇拆分以后地名也没有变更的,仍旧沿用老地名的。如,河郑:属兴宁市城刁坊镇;建国前郑岗村与河塘村共为一个乡,名曰“河郑”;建国后,河塘村不在此范围了,但“河郑”名字仍沿用至今。

这些以行政区域变更而得名的地名很多,其命名理据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展现了梅州行政区域规划的过去和现状,给我们留下来行政区域与自然地名完美结合的历史痕迹。

梅州地名市还有因寺庵、宫亭等得名的。如,墨池:属兴宁市刁坊镇;村内靠山处有一寺名曰“墨池寺”,故该村称为“墨池村”。招福:蕉岭县三圳镇,地处石窟河畔,历史上常遭水灾,村民以避灾招福之意,在此建一寺,定名“招福寺”,村以寺得名“招福”。丰乐:兴宁市龙北镇,解放前这里有一座茶亭叫“丰乐亭”,因此该村取名为丰乐村。宫前:五华县龙村镇,200年前,村中有座“北帝宫”,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村民在官前“会景”(迎神赛景),故名“宫前”。庵坑:丰顺县留隍镇,因旧时有庵堂,该村得名为“庵坑”。

此外,还有一些地名因新中国成立和解放初土改、农业合作社等重大事件命名的,寄托了梅州百姓对新时代、新社会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如,金星:属蕉岭县兴福乡;解放前属陂角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称“金星”,有“金色的星星”之意。红光:梅县区丙村镇,原名井塘,靠井架吸水灌田,故名“井架”;1954年合作化时,建红光高级社,“红光”沿用至今。新乐:大埔县百侯镇,原名新村畲;土改时取“农民有了土地,将过着快乐幸福的新生活”之意,改名为“新乐”,沿用至今。新丰:平远县东石镇,建国后起名“新丰”,意为“新中国诞生,群众丰衣足食”。红庄:兴宁市罗岗镇,1954年合作化时,以“红色村庄”之含义取名“红庄社”。然新:丰顺县潭山乡,原无统一地名,土改后命名为“然新乡”,有“焕然一新”之意。还有一些用学校名字命村名的。如,明德:属大埔县银江乡,以明德学校名名村名。新廉:兴宁市永和镇,原名廉子路,后在该村新建一座小学,称新廉小学,故该村又称“新廉村”。

总之,梅州地名的命名理据多种多样,我们探析其中命名的缘由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这些地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了解客家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艰苦创业、顽强生存、自强不息的良好精神状态。

二、梅州地名命名蕴含的文化内涵

梅州地名中透露出许多客家人迁徙、生存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迁徙的痕迹,靠农耕维持生存的遗风,以及旅居海外的客家人为家乡做的贡献,还有红色苏区的历史遗迹。

(一)移民文化

梅州的客家人绝大部分是从福建、江西迁入本土的,有些也会因为生存环境问题,本地也有相互迁徙的,故地名中蕴含着鲜明的移民文化。

屋场:丰顺县附城乡;蔡氏创基定居之地,故名“屋场”。家荣:大埔县大东乡;相传400年前赖姓人先在此定居,故叫“赖家荣”;后来赖姓人迁走了,故改称“家荣”。白罗:大埔县百侯镇;相传白罗人的祖先由梅县松源迁来,开荒种粮,年收百箩,故名“百箩村”,解放后改为“百罗”。西山:梅县区程江乡;300年前由陈西山、陈西奎兄弟开基建业,故名;后人为了纪念祖业,在村中建有西山公学和西山宫;1964年改为红卫村,1983年恢复西山村。夏阜:在水寨南部10公里处,横陂南部3公里,属横陂镇;相传魏氏始祖在元朝时由江西石城迁至此地,动身时肩挑一窝刚上孵的鸡蛋,20天便到了现在的夏阜,小鸡破壳而出,就决定定居此地,并将此地命名为“下孵”,因“下孵”与“夏阜”谐音,后人就说成夏阜,沿用至今。黄花:丰顺县砂田因开基者为黄姓,原称黄家村,后改为“黄花村”。蓝屋角:丰顺县大龙华乡;因本村左上角原为蓝氏始祖定居之地,故名“蓝屋角”。白湖:蕉岭县文福乡;相传原有白、黎、胡3姓在此开基,后人称白泥湖,又称“白湖”。罗坑里:平远县长田乡;据传500年前,罗、胡、颜、何4姓居此,罗姓居多,居住整条坑,故称“罗坑”;4姓外迁后,兴宁岗背钟姓迁入此地定居,仍称“罗坑”。上举:平远县上举乡;明代中叶,肖姓始迁居此地,下游已有下举村,因地处该村上游,故名“上举”。古登:平远县黄畲乡;明嘉靖十二年,杨氏祖先从闽长宁迁居于此,因居住地势高,每到一宅,皆似登山,时人称为“古登”。欧畲:平远县仁居镇;据传是由明末京官欧进士迁居于此而得名。邹洞:兴宁市水口镇;相传千年前有一邹姓人家来此定居,因其四面山丘环绕,中间如洞,故名“邹洞”。

这些地名里有些带着姓氏,有些带着名字,有些则为传说故事,但地名解释中不难看出“开基”、“移居”、“迁居”、“定居”等字眼,或从福建,或从江西,或梅州本地等迁至聚居地,这很能说明梅州客家人的迁徙情况,他们是从外乡移居梅州现今聚居地的。

(二)农耕文化

梅州地名中,很多命名体现了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地名,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画卷,彰显了农耕文明的实质。如,尚田:蕉岭县北乡;相传该村为山洪冲积而成,后人垦荒为田,原称“水涨田”,后称为“尚田”。载田:蕉岭县北砾乡;原称田,以地处水山田得名,后称“载田”。古田:梅江区城北乡;明朝年间,古原(人名)拥有古田一带的田庄,因而得名“古田”。新田:梅县区城北乡,含九福寨、福瑞岗三乡寨,九州坪3个自然村;从前苦旱,1965年打通了穿山隧道引来杨文河水,改变了长期缺水的状况,出现了一片新的良田,故名“新田”。田头:梅县区丙村镇,世代耕田为业,世称“田头”。润田:梅县区松东乡;地形狭长,南北两支山脉夹一溪水,蜿蜒流经全村;旧时多用竹、木简引水灌田,故名“简田”,谐音称为“涧田”。堑垣:蕉岭县兴福乡;此地原是古河床地,原石窟河由桃溪流经寨上沙子渡,至石岩寨,为改变石窟河道,里人温大府率众在村庄周围的低洼地带筑堤,防洪防涝,故称“堑垣”。谷仓:蕉岭县兴福乡,处石窟河的谷地平原,清代镇平县知县曾在此地建l粮仓,遭火焚烧,后人称为“谷仓村”。新田:五华县潭下镇;原名“官田”,相传西汉汉武帝时期,赵佗称王实行屯田制,故名“官田”;建国初期改为“新田”。棉洋:五华县棉洋镇;因古时广种棉花和生产土布,又因地处平坦开阔的河谷,当地称为洋,故名“棉洋”。泮田:五华县桥江乡,故称“冇田 ”;相传古时稻田经常倒覆,穗白谷冇,故称“冇田”;又因方言“冇”与“泮”谐音,后人称为“泮田”。

这些地名得名的由来,均与农田灌溉、穿山引水等有关,再现了梅州客家人聚居山区,以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境况。

(三)侨乡文化

梅州是著名的侨乡,梅州客家人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陆续远赴重洋到海外谋生,有当劳工的、经商的、继承家业的、留学的、教书的······他们忍辱负重,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环境中勤奋工作,艰苦生存,寻求立身之地。当他们有了好的光景后,就寄钱回家,买田地,做善事,不忘亲人,捐资捐物,回报故乡。我们发现梅州的一些地名中,如建筑名称、文化设施、学校、农场等或带有“华侨”两个字或与华侨息息相关,颇具侨乡特色。例如,华侨新村:位于梅江区东郊东较场东侧;上世纪70年代梅州市政府划定该地约100亩地作为华侨投资建造住宅的基地,目前建有30座别墅,为华侨侨眷居住。华侨大厦:位于梅江区东区的梅江边;是上世纪60-80年代梅州城市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也是旅居海外华侨回乡省亲的唯一下榻的宾馆。华侨影剧院:位于梅江区西区元城路,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二层钢筋水泥结构,具有80年的历史建筑;前身为“高乐戏院”,1936年由古金材、叶树恩等人合股经营;不久改为“新光戏院”;1957年由广东省侨联副主任刘嘉琪和梅县副县长刘宜应先生,以及海外知名侨胞等投资重建,1958年落成,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何香凝亲笔题写了“华侨戏院”。填江:属丰顺县潘田镇;旧时属潘田镇的潭角、塘角、太阳、铁坑4个保;1930年由塘角的海外华侨陈叔坤投资,在荒田岗脚下建起学校,命名为“填江小学”,后以学校名改称村名为“填江”。侨乡:属梅县区南口镇,含大塘、高枧下、寺前排;全村住户几乎都是华侨家属,1958年命名“侨乡村”,沿用至今。华侨农场:属蕉岭县,原称双田村;1962年建成华侨农场后,安制了3270多名归国华侨在此定居(由于1962年前后,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反华排华事件频发,梅州籍华侨很多选择回归故乡,当时政府为安制这些归国华侨而建的华侨农场)。嘉应大学(现为嘉应学院):1913年创办,1924年停办,1985年复办,得到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支持,捐资捐物,曾宪梓、田家炳、何侨生、刘焕昌、肖畹香等一批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的乡贤鼎立资助嘉应大学的复办和课室大楼、教学设施等,校名也是华侨乡贤确定的。

此外,梅州市除五华县外,每个县都有华侨中学,说明梅州的华侨心系桑梓,对家乡的教育做出了极大贡献。梅县华侨中学:1953年冬梅县侨联会借梅县联合中学的教室设立“梅县侨联夜中补习班”,后改为“梅县侨联文化补习学校”;1955年正式成立“梅县华侨中学”;该校在1965年以前属“侨办公助”性质,1978年后改为“公办侨助”;1955年至1984年问,华侨、港澳同胞热心捐资兴建礼堂、教室和宿舍等,还有游泳池和校办微生物厂等。蕉岭县华侨中学:创办于1957年,由热心乡梓教育事业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支持,先后捐款兴建课室14间,宿舍2座,以及牌楼、石拱桥等,使学校初具规模,开始为全日制初级中学,学制三年,招生对象以归侨、侨眷子女为主。兴宁华侨中学:创办于1956年7月,前身为“兴宁华侨子弟中等补习学校”,校址在宁中枫岭;校名“兴宁华侨中学”为原全国侨联主席何香凝手书;该校80%以上的校舍均为华侨、港澳同胞兴建。大埔华侨中学:1955年冬由旅居海外的侨胞肖畹香先生、肖仪臣、钟振才、范子英捐资创办,1969年停办;1980年秋,由肖老先生、田家炳、卓济民、蓝松南、赵良木、蓝仁昌、田伟民、罗焕敦等旅外侨胞捐资复办。

这些以“华侨”命名的文化地名,洋溢着浓郁的侨乡文化气息,海外赤子的爱国爱家之心感动着每一位梅州人,而梅州家乡人民也处处牵挂着海外侨胞,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红色文化

梅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市。为了纪念先烈的事迹,让后代记住英雄的名字,梅州很多地名的命名中,有些用了革命烈士、将领等的名字来命村名、路名等,无处不彰显出红色文化。如,先觉:大埔县三河镇;原名山客畲,后改为三甲畲;1927年“八一”起义军抵达三河坝时,三甲畲是较早成立苏维埃政权的乡村之一,后来余百川等领导人就把三甲畲改为“先觉村”,取“先觉悟”之意。益昌:梅县区南口镇,在南口圩东1.2公里处,与南口圩相连;1953年土改时,以陈益昌(即陈光)烈士名字命村名。锦华:兴宁市福兴乡,原名为矮岗村,建国后为纪念革命烈士陈锦华改名为“锦华”。胜青:兴宁县叶塘镇,为纪念蓝胜青烈士命名。辅庭路:梅江区西区,因此段路有一排水涵洞,故名曰水涌头;1936年改称中华南路;建国后为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饶辅庭而命名辅庭路;现为居民住宅区。周增路:梅江区中区;是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周增而命名。仲元路:梅江区中区;为纪念民主革命家、军事家邓仲元而命名;分仲元东路、仲元西路。将军:兴宁市坭陂镇;相传曾有一位爱民将领,远征出战受伤途径此地时,因伤重身亡,安葬于村内一个小丘,后人称为“将军岭”,村人在附近建房时门前筑上围墙,故称“将军围”,后简称“将军”。光夏:兴宁市下堡乡;原名柏树下,建国后为纪念刘光夏革命烈士改为“光夏”,以烈士名命村名。屏汉:兴宁市大坪镇,为纪念革命先烈罗屏汉烈士,以烈士名命村名为“屏汉村”。

这些带着红色印记的地名至今沿用,教育后人:不忘过去、铭记历史,珍惜美好的生活,为国争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奋斗!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梅州地名命名理据的探析,发现梅州地名较全面地反映了客家人的移居聚居的环境和定居的生活状况,这些地名的命名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展示了客家人的思维习惯,勾勒出客家人的生活画卷。这些地名,无论是何种命名方式,还是因其他原因改名,均有理有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作者:魏宇文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选稿:黎淑琪

编辑:邹怡思

校对:计梦菲

审定:黎淑琪

责编:吴雪菲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