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qq炫舞个性字符名字、个性伤感qq炫舞名字?

时间:2023-04-04 17:17:4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戈壁是一个梦,一个遥远的梦,它一直在我想象的深处,珍藏着,珍藏着。

无论你从书本上得到多少认识,那都是表象的,“凡事得来须躬行”,那种真实的视觉绝对会带给你冲击和震撼。

思维的触角最近一度异常活跃,团结出版社的编辑给了我一个书稿选题《西域大漠与汗血宝马》,这促成了我的西域之行。西域之行有河北青年散文家、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刘瘦云,河北青年散文家吴毅我们三个人,加上兰州“地接”老盖跑到火车上来“会师”了,四个人凑齐了。老盖是正定人在兰州,文化工作者。

五月十二日,这不年不节的,去兰州的列车上居然人满为患,说无立锥之处,没有多少夸张。到餐车上去买个茶座也要排队等候,没办法,站立一个多小时到了邯郸才轮到餐座。身后是两对男女岁数都在五十多的样子,脸庞黝黑,棱角分明,男的都戴着西部牛仔帽,女的头上服饰发型都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全是藏族服饰的打扮,立时让你感到与平时日日所处环境的不一样。

经过一夜难耐的煎熬,五月十三日早晨六点钟被从餐车“驱逐”,人家要卖早餐了。上午十点多到达了兰州,老盖夫人驾车接我们。下车第一件事,赶紧去正宗的兰州拉面馆,大快朵颐一把。人家的拉面就是拉面就是拉面,牛肉、白萝卜片、辣椒油这些作料自行搭配。老盖说这样的特色拉面馆兰州有一百五十多家。石家庄的拉面是面、作料一碗烩在一起,直接就是快餐。

黄河河畔观水

下午,我们到黄河雁滩公园欣赏黄河,想不到的在河滩上还有野鸡。观光的我们在看着野鸡,野鸡也在悠闲地看着观光的人们。这只野鸡是一只雄鸡,有着十分漂亮华丽的羽毛。自然环境真的趋向于好转了。

黄河对于我们民族是一个复杂的象征。气势雄伟时说黄河,忧心忡忡时也说黄河,黄河早已深深刻入时间的每一道裂缝。谁知道黄河是哪天哪年开始在这个世界上日夜不息地奔流着。

黄河,他的意义早已不仅仅是一条河,他更是中国的母亲河,他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个牵引神思的故事。

站在河岸边想起二千多年前孔子与他的弟子子贡的一番对话。

子贡问孔子,君子为什么每遇到水都要停下来观看。

孔子说:“水能够不停地向前流动,惠溉四方,润泽八荒,却不自认为自己有什么恩德,就像德;

“水流动时,虽然有时在低处,有时在高处,但必定遵循同一个理,姿势低下,这就像义;

“水势浩荡,永不枯竭,永不停息,这就像道;

“水到了应该流向万丈深谷时,也是勇往直前,毫无惧色,这就像勇;

“它能作为衡量地平面的标准,总是趋向于平,这就像法;

“水满了不必用概来刮平,它自然就流下去,自然平正、端正,这就像正;

“水周到得无所不至,可流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就像明察;

“水从源头出发以后,就一定是奔向东方,不变其志,这就像有志向;

“水流出流入,无论到哪里,都能把那里的万物净化,这就像善于教化的圣者。

“水的好品德有这么多,一切东西因此变得洁净,像是它善于教化和感化。水是真君子啊!所以有德的人见了它,一定会高兴的仔细观看。”

——掠过武威

我们这次西域之行,终极目的地是游览敦煌,在兰州休息一个晚上之后,第二日启程前往敦煌,由此领略了河西四郡的风土人情。

酒泉、张掖、敦煌、武威是西汉武帝拓边后设置的四郡,统称河西四郡,这四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四人驾驶着老盖兄得北京戴尔奔驰,我与老盖轮流驾驶。车轮开始飞驰在西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

出兰州后,高速公路两侧立即变成绵延的荒山,寸草不生,西部大漠的荒凉、沧桑、雄厚、深邃体现在你的眼前。

延绵不断的是祁连山,祁连山山势由东南朝西北长卧着,险峻雄伟,冰川积雪的高峰一座连一座。绝大部分山岭裸露出土石,颜色便愈加土黄,山崖被太阳光静静地照着,凸显的青石晒得淡黑了。山道蜿蜒着,我们遇到景色秀美的地方就停下车,欣赏一下风景。这就是自驾游最大的乐趣。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西南依祁连山,东靠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地处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南高北低。武威是西进的第一个要塞,武威东连兰州,南接西宁,北临银川、呼和浩特,西通新疆,自古就是“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这座城市之名来历很有故事。

武威,亦称凉州。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汉武帝派霍去病率万骑出陇西越过焉支山出击匈奴,占领了整个河西地区,获得了匈奴的祭天金人,送交长安以显示武功,史称“河西战役”。为显示汉军的“武功军威”而在这里设置了武威郡,意为汉朝武功军威显示之地,武威由此得名。

同年夏天,霍去病领兵再次进军河西,一举歼灭了匈奴昆邪王,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同年秋,损兵失地后的昆邪王率众四万降汉。当地流传下来的匈奴民歌说:“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使我六畜不蕃息”,“使我嫁妇无颜色”,这样的歌词让人很伤感,但这是无奈的,这就是蚂蚁撼大树付出的代价。

隋大业5年(609年),隋炀帝西行时,登焉支山谒见西域27国使臣,甘、凉州府派仕女歌舞队在路口朝迎,史书多有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不到溯雪寒“的绝句,也使焉支山名扬华夏。焉支山还有“小黄山”之称,我以为称之“胭脂山”才是。

河西战役胜利后,边患威胁基本解除,汉朝开始在这里置郡设县,建立自己的行政体系。先设武威、酒泉二郡,又从二郡中分设张掖、敦煌郡,史称河西四郡。

三国时,魏文帝因这里地处西方气候寒冷而设置凉州,上升为全国十三州之一,凉州从此在历史上奠定它的重要地位。凉州成为显赫一时的“五凉古都”。在这块土地上萌生繁衍的五凉文化、佛教文化、西夏文化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起过多彩的浪花,都曾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武威这座城市还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

武威在我们的风驰的车轮之下掠过。

再见,“武功军威”的武威。

——留宿张掖

车轮继续在飞。

可以说,我们从兰州到张掖是跟着火车赛跑过来的。

老盖兄的同学夫人是张掖一个大学的学生处处长,正好这日从兰州到张掖,她是下午三点的火车,由于提前已经买好了火车票,我们在拉了她的一些物品走公路,她坐火车。

我们晚上八点到了大学院内,等候一个多小时之后到达的火车,老盖的同学去接他的夫人。

在校园内,凉风习习,月亮爬上了树梢,月亮是透明清澈的那种。其实,月亮本身一直都是透明清澈的,只是由于所处的环境不一样而感觉不一样罢了。

等候同学回来的时间里,老盖给我们讲了他的这位同学。同学的故事有一些,但和他的故乡民勤县相比,我们还是说说民勤县吧。

民勤县是一个令人惆怅的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民勤县是全世界的治沙典范,人们大张旗鼓的植树造林,垦荒种田,绿洲成辐射状,人进沙退,把“人有多大大胆,地有多大产”佐证了这句话,让持不同声音的人瞠目结舌。

阿富汗及一些沙漠国家纷纷到民勤县来学习治沙经验,民勤人好不自豪。

然而,过去了还不到半个世纪,由于地表种植了严重超负荷的绿色植被,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树木开始成批的枯死,农田干旱的早已无法耕种。2004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干涸,民勤地表水断流,生态恶化加剧。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在向民勤绿洲逼近,民勤绿洲有可能在二十多年后消失。所谓“绿洲”,就是沙漠里有水支撑的一块绿地。治沙,这难道是令人绝望的工程?

老盖说:几年前一个夏天,民勤一个村子有两名男青年嫌天热,便结伴到村口外的夜宿,这夜后半宿一场大风,两个年轻的生命在睡梦中被沙魔吞噬。

“民勤处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夹击中,倘若两大沙漠合拢,将一举诞生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大沙漠,到时内地与新疆只能隔沙相望。”这是有关人士的预测,我不愿意说是专家。听到这种预测,谁能没有种恐怖的感觉呢?

今天,后人仍在为前人的一腔豪气在埋单。“人定胜天”吗?大自然的报复可是没有余地可回旋的。

当时的温家宝总理在2001年对民勤治沙问题做出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十年过去了,民勤人口大量流失,居民生活用水依赖政府送水车来维系。

罗布泊真不愿去想象。这个故事令人惆怅,一种抹不掉的沉重压在心头。

在张掖留宿一宿,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闷卷子。其实和河北铺天盖地的大盘鸡差不多,大面片与大盘鸡在一起。特色并不是人人喜爱的,刘主席在闷卷子上的没胃口就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张掖,甘肃人则有这样的说法: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河西几个城市在古代都有不同的称呼。武威是凉州,张掖是甘州,酒泉是肃州,安西是瓜州,敦煌是沙州。甘肃得名是由于甘州和肃州而来。

张掖的第二日,去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西夏大佛寺游览一番。

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大佛寺为西北内陆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有“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的美誉。长35米卧佛是亚洲最大的。寺内古建林立,古树参天,碧草成荫,环境优美。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大佛寺建于神秘的西夏时代。张掖的塔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

在大佛寺里,我们看到了那“生则一千年不死,死则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腐”的胡杨,这古老的树干里藏有多少秘密?

中午左右,我们游毕了大佛寺,准备离开了,品尝了当地的旱黄瓜、西红柿,那真是新鲜,特有味道。可比内地的同类果蔬滋味好多了,绝对的不一样。

张掖市古称甘州,柳永词牌《八声甘州》,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北有合黎山,是古“丝绸之路”和“居延古道”的交汇点,重要一环,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曾在此停留长达一年时间。张掖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月氏黑水国遗址、长城烽燧、隋代木塔、唐代五松园遗址、明代钟楼、临松山马蹄石窟等。除了这些沉甸甸的历史遗存之外,还有当年的皇家马场——山丹军马场。山丹军马场有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对于张掖这个地名的来历,一定要交代一下:

公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离开张掖,西行10公里处,过了一条叫黑河的河流,桥面离水面干涸的河床较为接近,没有几米高。这条河和华北的大部分河流一样,几近干涸了。但这条河流的名字到了额济纳,就极富于诗意了,称为“弱水”。就是贾宝玉说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弱水。如今,弱水真的很弱了。倘若真有个贾宝玉再世,他又那里去取那一瓢饮。

张掖丹霞地貌还是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很值得一看。我们的车轮已经飞驰过去了。

再见,张掖。下一站酒泉。

——天生的酒泉

汽车的车轮在荒漠中飞。

在张掖市时还是风和日丽,汽车刚刚驶离张掖绿洲,驶向酒泉的高速,这一路上可不寂寞。狂风、沙尘暴不期而至,在属于他的领域中自由的游荡。

风或者沙尘暴总是漫天而来,远处,他在祁连山头上旋舞着,如强悍的飞天,忽的又无影无踪;忽的自由飘逸的横穿高速公路,你只能减速让他先过;忽的又来到你的车前,席卷你的风挡玻璃,什么也看不见,只好停车,也不断地祈祷后面的来车也能停下来,防止追尾。这里就是风的世界,风来主宰。

老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旅行者孤身一人骑着摩托车要完成穿越西域各地的目标,当他行进到就是我们走到的这个路段时,遇上狂风,风咆哮着,天地失色,那个男子,和他的摩托车被风沙驱逐着,近如浮萍,他终于抓住一棵树,用自己的腰带把自己和摩托车绑在树上,就这样挨了三天两夜,奄奄一息之际,一辆军车路过这里,车上的两名军人发现了他解救了他。把他送至邻近的医院,其中的一名战士还通知自己的哥哥来照顾他。这期间两名战士还来看过他,三四天之后,这名旅行者痊愈,他骑着摩托车又回到他遭遇狂风的地方。这里的景象很让他震惊,这里明明又发生过不小于他曾遭遇过的飓风,四处一片破落,他四处看着,找那棵救了他性命的大树,看到了,走到跟前,再往前是一个沟壑,里面有一辆翻了的汽车,是军用的卡车。这名旅行者心中大惊,他来不及想什么,赶紧冲到汽车旁,被飓风掀翻的驾驶室里两名身穿军装的战士早已经气绝身亡。他呆住了,毫无疑问这是曾经救了他性命的两名战士。

这一瞬间,苍天无语。亦无须再讲下去了。

这一路又是二百多公里出去,一直沿着祁连山脉在走。

酒泉市古称肃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霍去病当年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那时的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汉朝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命名酒泉郡的。

我们进入酒泉市,这个城市的绿化非常好,在林荫间看到这样的景色,谁能想到这是在沙漠和戈壁的包围之中?

我们来到酒泉日报接上老盖的一位同学,酒泉日报的一位副总,一同去花城湖,那里的另外一位同学已经在等候我们。他们加上先前提到的民勤的同学,四人是兰州大学中文系的同学。

酒泉有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由导弹发射试验场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长征”,“神舟”系列的卫星发射,使酒泉为世界瞩目。

老盖介绍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段公共路段限速40,.这是绝对不可以超越的。这不是什么要命的,你开车时小心点遵守就是了。要命的是这路段有两句标语口号:“泄密必被抓,抓住必砍头。”有关卫星的事情绝对是国家机密,不能含糊。

我们没有走到这条路,但在去花城湖的一条不太宽的公路上,有交警配合部队的军人在对过往的车辆进行询问登记,也盘查了我们的车。让人感觉到军事禁区的威严。

在花城湖,老盖的同学花城湖的舵主,梁教授备下丰盛的酒席款待我们。他们同学相见,老盖说他开车,我们三人则是酒喝得分外眼红了。

花城湖是典型的沙湖,地处沙漠戈壁腹地,连绵的沙丘拥一弘碧水,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茂盛的芦苇随风摇曳。掬一捧冰凉清水洗洗脸是不错的感觉。

花城湖集大漠戈壁、草原、山峰、湖泊、沙丘、长城烽燧为一身,可谓浓缩的大西北。花城湖北面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天晴日朗,这里常能见到“海市蜃楼”的奇观,当龙卷风旋起时,大漠孤烟直上,一定会吓煞了你。

我们是一顿海喝酒了,海市蜃楼没运气看到。

这酒喝的昏天蔽日,酒泉日报的副总说:“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不应生酒泉。人若不爱酒,何必来酒泉。”那就喝吧,傻喝也不行,还要划拳助兴,人家同学三个都是行家里手,我们三个都是书呆子旱鸭子,只能来三岁孩子都会得石头剪子布,老虎棒子虫,这人真是丢大了。刘主席说,回去一定要补上这一课。

花城湖的名字来源是这样的:传说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见此处湖广草茂,便在湖边修筑营城、率兵御胡。花城湖之名由此而得。

花城湖有块立于水中土墩之上的石碑,人称“李陵碑”。相传,汉武帝时骑都尉李陵率军由肃州北出居延海抗击匈奴,大获全胜,班师凯旋后见花城湖一带水草茂密,四面沙丘回护,是个屯兵的好地方,便下令在此驻扎。李陵亲笔书写了“誉满边关”,署名“骑都尉李少卿题”,刻字勒石,立于墩台之上。

花城湖还有“第二个月牙泉”之称,又有“不是月牙泉,胜似月牙泉”之美誉。

花城湖的酒喝了三个多小时,把梁舵主喝高了,迎着夕阳我们上路,去嘉峪关。

——狂风席卷嘉峪关

老盖说:“嘉峪关有这样的歌谣,‘一过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前面是戈壁,后面是沙滩。’”

没错,这一路上,我们的眼前连绵不断的一直就是沙漠——戈壁,戈壁——沙漠,常常是上百公里不见人烟,真是不到戈壁不知道祖国之大。面对这无边无际的沙漠戈壁忽地想哭。要是把你置身于这茫茫戈壁你不哭才怪。

看到对面有个影子,你一定会大声呼喊:“对面来的是人吗?”

对面回答:“你搞错了。我不是。”这是刘主席杜撰的幽默,这样的对答千万不要发生,又令人期待。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疾驰,追着夕阳,晚上六点多钟,我们到了嘉峪关关隘。遗憾的是人家收工了,没有夜场。我们悻悻而去,转到嘉峪关市区找旅店住宿。

晚饭吃的是特色羊肉砂锅,不时从小吃店对过穿过抑扬顿挫的秦腔。吃过了饭,我们四人专门站在这家秦腔表演馆门口免费听了一段秦腔。四个人一对半没听懂。

次日早晨,我们又来到了嘉峪关关隘,购票进入。

这时,风起了,仿佛从四面八方而来,又仿佛到八方四面而去,在这写满沧桑的土地上,你会感觉到是那样的六神无主,瞬间失忆。你唯一的感觉就是漫天的风沙飘飘洒洒,你的口里总是感觉牙碜。

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触及在汪洋大海中,回头望去,一片苍翠,海洋、陆地迥然两样,人间万象一目了然。更有一丝凄凉的美。悲壮而辉煌。

站在这座充满神奇传说色彩的城楼上,放眼望去,南面延绵的祁连山脉雪山终年不化,远处看起来像蒙着面纱的美女,仿佛近在眼前。戈壁荒野上,巨龙般的长城蜿蜒绵亘着,伸向祁连山深处;北面的马鬃山长城依山势起伏,若隐若现,直向黑山的峭壁上攀去;南北两面的长城如一双伸开的巨大手臂,扼住了东西通道,使雄关更添主宰天地之气势。向西望去,无垠的沙漠让你会倍感孤独,体会在天地间的那份渺小。炎炎烈日在你的头顶之上,让你无法仰视,一种大漠英雄的豪爽之气,雄壮的美令你感到语言的苍白。这就是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原因所在。

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经了168年(1372-1539年)才完全建成,是明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关隘。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享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距今已有600多年,记载着这里曾经有过、发生过、存在过的一切!如今,只剩下一些历史的模型伫立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向人们诉说着远去的一切。

关城里的古代人物塑像一定要好好看看,那是蜡像的,非常逼真,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表情。比内地旅游景点表情呆板的千篇一律的雕塑好多了。还要仔细地看看长城博物馆,非常有参观学习价值。

从长风盘旋的嘉峪关城关中走出,大家决定不去什么第一敦等景点。被强制花了的门票钱打了水漂。这里的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长城西起嘉峪关,只见墩墩不见墙。”

尽管第一敦不只是一个土墩子。

悬壁长城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忍不住要对嘉峪关旅游管理部门提出意见,人家是冲着嘉峪关城关来的,你不要搞什么捆绑销售,硬把什么第一墩、悬臂长城捆绑在一起,强迫游客购买,许多游客如我们一样,只是转了关城,根本不去什么关城之外的景点。

嘉峪关,别了。不想说再见。

——传说中的敦煌

中午左右,我们从嘉峪关出来继续西进。

我们又一次驶上连霍高速,风依然很大,从嘉峪关到敦煌还有360多公里的路程,走到玉门服务区我们用午餐。

这里就是玉门了,“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悄悄地来了,还将悄悄地去。虽然有些匆匆,仍然让人难忘。忽然看到“王进喜纪念馆”的招牌,铁人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的代名词啊,和玉门也有联系吗?连忙问老盖。老盖说,王进喜就是玉门人,曾在玉门油田工作。原来如此。

“玉门关”、“阳关”、包括王进喜……这些书本上才有的字符,突然间,已在我们的眼前,已在我们的脚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斯言诚是。

在途经安西布隆吉时,我驾驶着汽车看到了“雅丹地貌观景台”的指示牌,但当时风太大了,加上汽车油不多了,我没敢停车,直接奔下一个服务区而去。

雅丹地貌是地球表面上的另一种奇观,布隆吉一带由于千万年的风吹日晒,使地表平坦的砂岩层形成风蚀壁翕、风蚀蘑菇、风蚀柱、残丘、城堡等各种地貌形态,风景壮观的雅丹地貌。

沿途经过的安西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这种巨风天气往往使雅丹地貌的姿态发生巨大变化,形态各异。

又是在下午将近六点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了敦煌。

老盖决定先去敦煌研究院去见敦煌的守护神——樊院长。

樊院长在有限的时间里,和我们见了一个面,说了许多真知灼见,给我们开了参观票,最重的是开了五个特窟。这也是我们来敦煌最期待的地方,那些特窟可不是所有游人都能看到的。

晚饭在敦煌品尝的是伊斯兰烧烤,老马总店,考囊、烤肉味道不错。这里不用怀疑假的事情。不过,很显然,老马总店是他自封的,一种自我宣传炒作而已。

鸣沙山和月牙泉一定要去,那里有驼队待你去体验。鸣沙山自古就以璀璨、传神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人们。

第二日早上,我们先去用这两处景点的。

鸣沙山,月牙泉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著称于世。

旅游点,工作人员高声喊着游客租赁防沙鞋套。为什么要穿这个,我跋涉了三千多里路就是为了来看沙子的,一人一只骆驼,驼铃悠然,向鸣沙山进发,虽是九点多钟,但已经是人头攒动了,从骆驼骑乘点到鸣沙山并不远,只是为了体验一下骑着骆驼走沙滩的感觉,否则绝对应该赤足行走在沙漠中的,那才是你要真实体验的感觉。

我已赤足爬上一个山顶,坐在沙山上,聆听鸣沙山的诉说。风旋舞着,沙飞扬着,我无须去躲闪,也根本无法去躲闪,坦然的接受这份来自自然来自天籁的洗礼。

从从鸣沙山顶望去,沙峰起伏,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座金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你刚刚留下的脚印,在你的凝视中会慢慢被风抚平。人受到的创伤最好能这样没有痕迹的愈合。

“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这是唐代诗人对敦煌鸣沙山奇观的描述。

老盖说,遗憾啊,昨晚我们四个人都在老马总店喝了酒,否则一定要夜间开车来到沙漠,那种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有机会晚上来到敦煌或者是其他的沙漠,一定要来感受一下夜幕沙漠中的心境,特别是有月光的晚上。

鸣沙山环抱着月牙泉,因水面酷似一弯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现在月牙泉只能用人工方法来防渗处理保持泉水,月牙被修饰的太过规整,人工雕饰的痕迹太浓。

——惊艳莫高窟

我们从鸣沙山月牙泉出来终于要去莫高窟了。我有一种期待,就像在等候迎娶我的新娘。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敦煌的描写是:佛教传入西域,再传入内地,敦煌正是从西域到内地的咽喉处。

在人类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最广光芒四射,它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曾经在一个地方交汇过,并被最灿烂地表现出来,她,就是敦煌。四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四千年浓郁的地域风情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地方,那就是敦煌。敦煌,我来了。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世界现存艺术的伟大宝库,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画廊之一,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莫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从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开凿,后历建不断,号为敦煌莫高窟。这座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的佛教艺术圣地,有着无比厚重的历史和神秘的传说。735个洞窟里的4.5万平方米壁画上的2415尊泥质彩塑。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那一尊佛像没有一个启示呢?莫高窟的美丽和震撼。享有了太多的盛誉。

莫高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书。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的标志性佛窟是九层“北大像”遮檐式造型,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窟内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国内第三大坐佛,是世界“室内第一大佛”。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清代都进行了重建。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9层造型。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飞天的身姿各式各样,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漫卷,悠然自得,他们在茫茫宇宙中飘舞。孙悟空有那么多的妖魔鬼怪去降服,飞天的世界里只有祥和。飞天所展示的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这需要怎样的想象力。

莫高窟的飞天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让我惊呆的还有一件事。在我的理解里飞天都是女性,当讲解员告诉我这里还有男生飞天时,我睁大了眼睛,去仔细观看这个出乎意料的男生飞天。

敦煌石窟第61窟中的《五台山图》壁画是我期待的。

我的一位朋友曾绘声绘色对我讲过这幅五台山图,说上面有“山西太原经五台山至河北镇州”图画,图上绘有我们正定大佛寺的山门,这幅图是后汉天福十二年(947)绘成的,《五台山图》长13.45米、高3.42米,它详细地描绘了从“山西太原经五台山至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800余里范围内的山川形势”,其中还画出了大大小小的村庄城镇、寺庙殿塔等200余处建筑。其间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和各种各样的灵异瑞现等等。

《五台山图》规模宏大、构思精密、内容丰富、布局适当、色泽柔和,是敦煌石窟中三大壁画之一。《五台山图》绘制于五代后汉时期,是五代后汉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巨大成就,也是我国古代难得的一幅大型壁画;是一幅翔实细致的古代建筑图、历史地理图、文殊化现图、佛教史迹图、古代交通图、古代旅游图、山水人物图的集大成,不仅展示了五代时期敦煌艺术的成就,而且反映了唐、五代、宋初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历史地理、佛教文化和社会经济生活风貌。

我瞪大了眼睛仔细寻找正定大佛寺。但我失望了,这幅巨幅《五台山古代交通图》图上只有河北镇州的字样,没有任何镇州的建筑图画。呵呵,这位高人一定是道听途说的了。眼见为实,才是。

到过莫高窟的人们都知道一个大名鼎鼎的道士——王圆箓。这个王道士是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功与过被人们争论了近百年。

1900年,王道士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

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之后,他徒步行走50里,赶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并奉送了取自于藏经洞的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起这位官老爷的重视。可惜的是这位姓严的知县不学无术,只不过把这两卷经文视作两张发黄的废纸而已。1902年,敦煌又来了一位新知县汪宗翰。汪知县是位进士,对金石学也很有研究。王道士向汪知县报告了藏经洞的情况。汪知县当即带了一批人马,亲去莫高窟察看,并顺手拣得几卷经文带走。留下一句话,让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经洞。两次找知县没有结果,仍不甘心。于是,他又从藏经洞中挑拣了两箱经卷,赶着毛驴奔赴肃州(酒泉)。他风餐露宿,单枪匹马,冒着狼吃匪抢的危险,行程800多里,才到达目的地,找到了时任安肃兵备道的道台廷栋。这位廷栋大人浏览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经卷上的字不如他的书法好,就此了事。

悲哀啊!悲哀!这不仅是王道士的悲哀,他见过的几名官僚大老爷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应该做的一切。

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到来,他的“虔诚”感动了王道士,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但因,他用卖来的款,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来修缮这些不是和他一个流派的古迹他只是凭着良心和喜欢去做这件事。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莫高窟,又以500两银两向王圆箓购得了570段敦煌文献。这些藏品大都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现拥有与敦煌相关的藏品约1.37万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

敦煌文物的流失不应该把责任归因于任何个人,那是历史对整个中国的嘲讽。

在莫高窟售票处前有座谈黄色的“道士塔”,这里葬着王道士,墓志上记录了他的功德。这座塔是莫高窟众多塔中最大最高的一座,王道士的弟子将一个道士以及他的所有功过归还给了大地。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样的话很精辟。

我想起了老盖说的一件事,来西部最大的感受是生命力;而内地的感觉是死亡。

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好一会。西部绝大部分地域都是荒芜人烟、生命罕见的死亡之地,如何去体现生命?我想:西部的戈壁、沙漠是永恒的,这种生命力是不随着四季的更迭交替而转变,它只是在默默地默默地永恒。这种永恒的生命力是无可比拟的。这里才是生命的永恒。

内地的风花雪月似水流年,如夏虫不可语冰,生生死死之间转瞬就换了人间。这里何谈生命的永恒。

体味一下《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或许能有所启发。

再见!莫高窟。莫高窟,再见!(王伟/文、图)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